【单穴功用】
委中,又名血郄、委中央、郄中、中郄、腿凹。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因其穴居腘窝正中,委曲之处,故名委中。此处血络丰盛,视而可见,临床上常用于放血为治,故又名血郄。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下合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之一。它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治疗腰脊强痛、下肢屈伸不利、丹毒、痧症、霍乱(类似急性胃肠炎)、中暑、小腿肚转筋(腓肠肌痉挛)、中风昏迷,半身不遂、风湿痿痹、热病汗不出、疔疮、发背、湿疹、肛门瘙痒、乳痈、遗溺、小便难、虚汗盗汗。
女膝,又名女须、女婿、丈母,出自《癸辛杂识》。穴居足后跟部,跟骨中央,赤白肉际处(即跟腱附着部下缘处),本穴具有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吐泻转筋、牙槽风、齿龈炎、惊悸、癫狂、气逆等症。
【伍用功能】
委中清血泄热、凉血解毒、舒筋活络、祛风湿、利腰膝;
女膝调和阴阳、镇静安神、舒筋活络、消炎止痛。
委中以清降为主;女膝以镇降为要。二穴配伍,协力为用,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力益彰。
【主治】
发际疮,生于项后头发边沿处,初起形如粟米,渐大如黍豆,坚硬高起,顶白根赤,痛痒较甚,破后流少量脓液,时破时敛,缠绵难愈;亦可治牙槽风(牙龈脓肿)。
【操作法】
委中:俯卧,于腘窝横纹中点,二肌腱之间取穴。直刺0.5 1寸,亦可三棱针点刺放血。
女膝:俯卧或侧卧,于足跟后正中线赤白肉际处取穴。直刺0.2 0.3寸;艾炷灸3 7壮,艾条灸5 15分钟。
【经验】
委中—女膝伍用,用于治疗发际疮(类似多发性毛囊炎),可伍用大椎穴三棱针点刺放血,并加拔火罐,其效更著。然而本病往往经久不愈,故宜坚持治疗,切勿半途而废。据传:刘汉卿郎中患牙槽风,经针刺委中、女膝,是日脓出血止。
导读: 的起源,,你可能听说过“”。那么你知道“放血”的起源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放血的起源。
中医的放血疗法是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操作时,先行皮肤常规消毒,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速刺速出,针刺入一般不宜过深。常用于中暑、头痛、咽喉肿痛、疔疮、腰痛等。
中医放血疗法的起源
中国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针刺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
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案;叶天士用针刺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放血疗法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有少量采用,如中医或藏医还存在采用放血疗法的情况。
中医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方法分为:点刺(又称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缓刺(多用于肘部、膕窝部的浅静脉放血);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等。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7):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
放血疗法特别强调手法宜稳、准、轻,而不宜过猛,且放血不可过多。可见,中医的放血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是有严格规范的。另外,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晕针现象,应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对症状较重者,务必请医生处理。
贴心提示: 体质虚弱、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宜采用放血疗法。非专业人员尤其不可盲目应用“放血疗法”。
、【放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