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用脚跟着地,不仅影响跑步的速度,容易损伤膝关节,还会使内脏、大脑受到较大的震动,对身体不利。而全脚掌滚动式着地也是可行的,但不利于发挥速度,在运动方法上相对不经济。
长跑的正确姿势还包括:肩膀放松,轻握双拳并曲肘,双臂擦着身体两侧前后用力摆动,而不要向后侧方摆动;上身自然挺直,不要弓腰塌背,步幅要稍微大一些。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使用前脚掌跑步时,前脚掌部分略微先落地,随后脚后跟也落地,需要注意的是,脚后跟落地的时候,身体重心仍然是压在前脚掌部分的。前脚掌落地时,最先着地的是前脚掌外侧,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内侧和脚跟。任何着地的过程都会有一个内旋的动作。
前脚掌着地:人的身体是适合前脚掌着地的,因为人类有跟腱,跟腱的唯一目的就是在奔跑的时候前脚掌落地后被拉长,然后收缩产生反弹力,使人继续向前奔跑,它是用来用来储存能量的。所以说在快速奔跑过程中运用前脚掌着地是很好的,因为跟腱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使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发出最大的能量。
过度前伸是有危害的,会导致落地脚在身体重心前方,而落地脚在身体重心前方往往会造成膝盖伸直从而产生刹车效应,这种效应会导致地面反作用力加剧,不仅难以提速还会对膝盖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会震荡到脑部。
大家千万不要把前脚掌落地技术,理解为翘着脚尖跑,脚后跟不落地。这样的跑法会造成小腿肌肉过度紧张,同时乳酸堆积也很快,如果强行用这种错误的认识来学习前掌跑法的话,时间一久很容易会诱发跟腱炎、足底筋膜炎、小腿胫骨应力综合征。
用前脚掌跑法跑步速度较快,更符合人体力学。从人体的生理结构来说,前脚掌着地是最适合人类的跑法,该跑法能充分利用跟腱。跟腱就是脚后跟和小腿中间那条粗粗的“筋”,它能在你跑步过程中像弹簧一样帮助你。虽然前掌落地跑对膝盖压力小了,但是对足弓、脚踝附近韧带以及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压力就大了。很多人刚开始这种跑法,小腿后方的肌肉酸疼就是这种小腿肌肉压力大的不适应反应。
根据跑步者的跑龄、配速和对于跑步的理解深度不一,每个跑者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跑步技术,这种跑步技术的类别各有不同,差别或大或小。如摆臂、上身的稳定形态等等,而最让跑友关心的还是脚的着地方式的差别。我们都知道的三种跑法分别为脚跟着地跑法、全脚掌跑法和前脚掌跑法。那么前脚掌 跑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一、跑步前脚掌着地的优点
1、保护膝盖。跑步时前脚掌着地指的是跑步足部落地时脚前掌先落地,这样在足部落地时会有更多的足部肌肉、肌腱和跟腱参与缓冲,减少膝盖受力。前脚掌着地的方式可以让足弓的弹性来缓冲落地时对膝盖的大部分冲击,从而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前脚掌着地时身体会轻微前倾,这样可以让膝盖保持一定的弯曲而不是伸直。如果膝盖伸直,那么冲击力会全部传到膝关节上,加大膝盖的压力。
2、跑得更快。前脚掌着地的方式会使跑步时身体略微前倾,步幅更小、步频更快,短时间内可以更好的释放力量,并且最大程度的缩短了脚部着地时间,从而跑步速度可以更快。这也是为什么100米快跑都是用前脚掌着地的原因。
二、跑步前脚掌着地的缺点
1、对下肢力量要求高。前脚掌着地的落地方式对小腿肌肉群、脚踝、足弓等部位要求更高,它虽然缓冲了膝盖受到的冲击力,但却把这部分力量转移到了足踝部。对跟腱、足弓、踝足部肌肉、小腿三头肌、韧带、筋膜的压力却变大了。因此前脚掌着地的跑步方式要求下肢力量要够强,否则很容易出现小腿三头肌疼、跟腱疼、胫骨前肌疼、踝关节疼等症状。如果踝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差,那么不建议用此方式跑步。
2、跑步速度要求较快。在用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跑步时,身体会略微前倾,膝盖也会微屈,那么这也要求跑步时要达到一定的速度,以便身体可以保持稳定前进。如果是慢速跑步,是不适合用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跑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