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内皮:分布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1.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2.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
3.HE染色:组胚学最常用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剂组合的染色方法。
4.尼氏体:仅位于胞体和树突内,光镜下呈强嗜碱性,为斑块状或颗粒状。电镜下,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组成,能够合成蛋白质,是神经元机能状态的一样标志。
5.肺小叶:每条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至肺泡组成的。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也是肺病理变化的基础。
6.滤过屏障(滤过膜):血浆中的部分成分经有孔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足细胞裂孔膜而滤入肾小囊腔内血浆所经过的这三层结构成为滤过膜或者滤过屏障。
7.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组成。
8.窦周隙:位于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
9.精子发生:从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的过程。
10.横小管:又称T小管是由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它垂直于肌膜表面。
11.胆小管:是穿行于肝板内的微细胆道,相互连接成网,它由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形成。
12.血-脑屏障:脑内毛细血管属于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外肌膜完整,肌膜外有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脚板样的突起围绕。上述特点增加了血管壁的屏障作用,可有效的限制血液中某些物质对血管壁的通透,对脑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上述结构特点及产生的生理效应成为血脑屏障。
13.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结构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14.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是胃的主要腺体。
15.闭锁卵泡:退化的卵泡。
16.透明带: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出现的一层嗜酸性的均质膜。
17.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通过的结构又称呼吸膜。由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共同构成。
18.肌原纤维大量平行且规律排列的粗细肌丝构成。
19.肠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像肠腔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
20.肌节: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每个肌节包括1/2I带+A带+1/2I带,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基本机构单位。
2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把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统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的单核细胞、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骨组织的破骨细胞、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肝和肺中的巨噬细胞等它们能捕获和呈递抗原参与免疫应答以吞噬和清除抗原、合成和分泌多种免疫活性分子的形式参与免疫反应。
22.球旁复合体:又称肾小球旁器位于肾小体血管极所形成的三角区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23.腺上皮:以分泌功能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
简答
1.上皮组织的特征和功能
特征①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少
②.细胞有明显的极性
③.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营养物质来源于结缔组织血管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感觉。
2.六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及分布
①单层上皮
a单层扁平上皮 :一层扁平细胞,呈不规则或多边形表面光滑面积较大细胞核单个圆形
或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内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间皮
b单层立方上皮: 一层近似立方形细胞 ,表面观呈多边形核圆位于细胞中央。分布于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及部分外分泌腺导管等处
c单层柱状上皮: 一层棱柱状细胞 ,细胞核单个 ,呈椭圆形 ,靠近基底部 ,电镜下有特化的微绒毛
,肠道处的细胞间夹有单个的杯形细胞。分布于胃、肠、胆囊、输卵管和子宫等器官。
d假复层纤毛上皮: 由形态不同、高矮不等、大小各异的柱状细胞、梭形细胞、椎体细胞等组成。分布于喉、气管、
支气管、咽鼓管、鼓室、输精管和泪囊处
②复层上皮
a复层扁平上皮 :表层细胞中间层细胞基底细胞。 分布于体表角化上皮口腔、食管、咽、鼻前庭、阴道未角化
b复层立方上皮:由表层的立方形细胞和下方数层梭形或多边形细胞共同组成。分布于汗腺导管、肛管、女性尿道近开口处等。
c复层柱状上皮:由表层的柱状细胞和其下方数层梭形细胞共同组成。可分布于眼结膜穹窿部、尿道海绵体。
d变移上皮: 表层细胞又称盖细胞呈伞形或倒置梨形光镜下胞质丰富游离面为嗜酸性强而成深染而成壳层中间层细胞基底层细胞。
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等。
3.结缔组织特征及分类
特征:①种类多数量少基质多②细胞无极性 ③分布广泛④毛细血管丰富
分类:
①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②软骨组织:透明组织、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组织血液淋巴。
③骨组织
④血液、淋巴
4.疏松结缔组织中四种主要细胞的形态及功能
①成纤维细胞:
形态:细胞成扁平不规则状,有突起,细胞质丰富,弱碱性,细胞核较大,长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静止状态时为纤维细胞:细胞较小,长梭形,核小,着色深,胞质少)
功能:合成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构成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三种纤维,合成分泌基质 。
②巨噬细胞:
形态:有较长的伪足,形态不规则,细胞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核仁不明显。 功能:吞噬作用,抗原呈递作用,分泌作用 。
③浆细胞:
形态:卵圆形或圆形,胞浆丰富,细胞核圆,多偏居细胞一侧,染色质粗,呈车轮状 。
功能: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
④肥大细胞:
形态:细胞较大,卵圆形或圆形,胞核小而圆,染色深位于中央,电镜下胞浆中的颗粒大小不一 。
功能:有过敏反应有密切关系 。
5.疏松结缔组织中三种纤维形态及功能
①胶原纤维 :
形态:数量最多、新鲜时成白色、有光泽化学成分有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由胶原原纤维构成,成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
功能:韧性大、抗拉力强,高温时融化生成白明胶 。
②弹性纤维 :
形态:含量较少,分布广,新鲜状态下成黄色,由弹性蛋白构成 。
功能:弹性很强。
③网状纤维:
形态:较细,分支交织成网,主要有III型胶原蛋白构成,用银盐可染成黑色 。
功能:嗜银性。
6.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形态、分类、正常值及主要功能
①RBC
形态:两面凹陷的扁盘状,中央较薄,周边略厚;成熟RBC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运输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类及正常值:网织红细胞(新生儿占红细胞总数2—6成人0.5—1.5);成熟红细胞(男性4.0—5.5x1012/L,血红蛋白120—150g/L;女性3.5—5.0x1012/L,血红蛋白110—140g/L )
②WBC4—10x109/L
分类及形态功能
a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细胞呈圆形,核成深染的分叶状,胞质为浅粉红色,含有大量的细小颗粒; 功能: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嗜碱性细胞:0%—1%,细胞呈球形,胞核分叶状,含有嗜碱性特殊颗粒,蓝紫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
嗜酸性细胞:0.5—3%,圆形,核多为两个分叶状,充满橘红色颗粒。
功能: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
b无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20%—30%,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大淋巴细胞+中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
功能:机体防御、稳定、监护。
单核细胞:3%—8%,体积最大的血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形态多样,不含特殊颗粒,有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嗜天青颗粒。
功能:活跃的趋化性和很强的吞噬功能。
血小板:100—300x109/L,是由骨髓巨核细胞局部胞质脱落而成,没有细胞核,有完整的质膜包裹,颗粒区透明区。
功能:止血凝血。
7.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①胞体{细胞膜+细胞核(大而圆,位于中央,染色质少)+细胞质(尼氏体+神经元纤维+脂褐素)}
②突起(树突轴突 )
8.化学性突出的电镜结构
①突出前成分{突触小泡(较多线粒体、微管、微丝)+突触前膜}
②突触后成分或突触后膜(发挥化学门控通道作用)
③突触间隙
9.神经纤维的结构及分类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①有髓神经纤维:a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郎飞结 结间体施—兰切迹 神经膜
b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少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
②无髓神经纤维:a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在三个胚层中,中胚层发育成的结构比较多。我们在记忆时只要记住外胚层和内胚层发育成的结构,余下的全部为中胚层发育成的结构。口诀:外表感神腺,内呼消肝胰,其余为中胚层。
1.外胚层口诀:外(外胚层)表(表皮及其附属结构)感(感觉器官)神(神经系统)腺(特指皮肤的附属结构如汗腺、皮脂腺及唾液腺等)。
具体解释:
外胚层由动物极细胞形成。皮肤的表皮极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由其发育而来。皮肤的表皮,表皮的延伸部分,如口腔黏膜、鼻黏膜等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皮肤的附属结构是指汗腺、皮脂腺及唾液腺等。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脑神经等,感觉器官主要是指眼、耳等。
2.内胚层口诀:内(内胚层)呼(呼吸道上皮)消(消化道上皮)肝胰(肝脏和胰脏)。
具体解释:内胚层是由植物极细胞形成。呼吸道上皮和消化道上皮以及由消化道上皮特化而来的各种消化腺,如肝脏、胰腺、胃腺、肠腺等由其发育而来。呼吸道上皮是指咽、喉、支气管、各级细支气管的内壁表面的上皮,肺泡上皮也属于呼吸道上皮。消化道上皮是指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的内壁表面的上皮。
3.中胚层:其他的就是中胚层了。
具体解释:(可以不看):中胚层主要是由动物极内卷细胞形成的。骨骼和肌肉构成的运动系统、皮肤的真皮、整个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外膜等由其发育而来。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以及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血液,造血器官——骨髓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淋巴管、淋巴器官也是由中胚层发育来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均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连起来记忆为:外表感神腺,内呼消肝胰,其余为中胚层。
累死我了。大家多给好评,楼主追分。
肝小叶名词解释为:肝小叶(hepatic lobule )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呈多角形,小叶的中央有一条圆形中央静脉的横切面,管壁由内皮细胞构成。
1、结构: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角棱柱状 ,高约2MM,宽约1MM .人的肝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少,故小叶分界不明显,每个肝小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窦周间隙及胆小管以中央静脉为中轴,共同组成肝小叶的复杂立体构型。
2、基本单位:肝小叶是肝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呈多面棱柱状。在肝小叶中央有一纵行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略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板)。肝细胞索之间是肝血窦。肝血窦腔内有库普弗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相邻两肝细胞之间有胆小管。胆小管可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汇集至肝小叶周边的小叶间胆管内。
3、具体分解: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肝小叶。肝小叶是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血窦和相当于毛细淋巴管的窦周隙(狄氏间隙)所组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