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观照”呢?就是为了集中思想。思想一集中,体内的能量就集中,不容易外漏。
例如你的意念放在头顶,身体的能量自然会由下而上升到头顶。如果你把意念放在下丹田,能量就跑到下丹田。
道家修丹田,下丹田修100天就不能再修了,要挪到中丹田;中丹田修100天,再挪到上丹田;上丹田修100天,就破壳(头顶)出去了!
可是,很多人根本不懂,一辈子都守下丹田。也有个别人知道上丹田很重要,一辈子都守上丹田。
其实,每个丹田只要修100天就圆满了。
道教守下丹田是为了凝聚能量。底气足了以后,就挪到第二个台阶——中丹田,让它往上升;中丹田的能量足了,再挪到第三个台阶——上丹田,让它继续往上升。
三处丹田各100天,差不多一年时间就可以出神入化(画)了。也就是“神”可以出去,融入虚空、宇宙了。虚空、宇宙就是一幅画。
第二年就是训练出去—进来—出去—进来,反复地进出。第三年就能起用了。
所以一个得到真传的人,三年足以成功。笨一点的人,可以再来第二个三年。
如果不懂方法、不懂用功,三十年也没有用!所以说“得法归来好修道”。你不得法,归来也没有用啊!
如果没有“法”这一说,也就不存在“求法、传法、得法、证法”这些说法了!
所谓的“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是指成就的人已经不用法,不用门了。他说入定就入定,说走掉就走掉,不需要再借助某个方法或法门,已经达到无法为法、无门为门的境界了。
而初学者就算有法也修不好,何况很多都没有法,每天只是诵诵经、拜拜佛、打打坐。甚至连诵经、拜佛也懒得做,就想睡觉!
早晚课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唐末宋初。大家都以为早晚课诵是修行的根本法门,实际上恰恰是皮毛。那是仪规,是传播佛法的其中一种手法。
正因为大家把皮毛当根本,所以把了生脱死的根本方法给忘掉了!
一个人在形式上做得越多,核心内在失去的也越多;一个人越注重核心内在,就越不在意外在的形式。
可是有几个人能看到核心内在呢?大部分人都是从表面上看表象,内在的修行有多高,并不在意,也不知道。
为了传播佛法,多数人也只能做这些形式上的事情。
丹田指的是人体部位。在脐後肾前,又名黄庭,由脊椎保护。丹田和其他经脉一样,是具体实物,非虚幻不可知的概念。
丹田,原是道教修炼内丹中的精气神时用的术语,有上中下三丹田:
1、上丹田为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
2、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
3、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
丹田已被各门各派气功或运气方法,广为引用。上丹田为性根,下丹田为命蒂。性命交修,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达到炼神还虚的境界。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储藏精气神的地方,因此对丹田极为重视,有如“性命之根本”。
扩展资料:
丹田的作用
气沉丹田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意念,这是世人公认之说。
当意守肚脐以下小腹处,将吸入的空气,用力向下压缩至小腹,并集中于一点就是“气沉丹田”。并常借助热力学理论,来作为“气沉丹田”的科学理论根据:“气体压缩、体积缩小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所以“气沉丹田”时,人体,特别是小腹处就会有发热感觉。
热力学理论认为,当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气体就会转化为液体,如液态氮、液态氧的制作。因此,“气沉丹田”时有产生津(精)液的可能,具有生精的作用(尚无科学研究证明)。
而液体需经过加热后才能产生蒸发及气化,气体体积压缩与集中缩小的过程就会产生热量,热量又促进气化的发生(无科学研究表明)。因此,“气沉丹田”时,人们可能感到腰腹一带非常充实、饱满、有力。
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丹田-道教术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