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和人类早期的生活习惯有关。
在人类还没有学会使用火之前,人们只能吃一些生的食物。
人类为了生存,我们可以推测,在那个时候,人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吃的。虫子应该也是他们的食物之一,但虫子和一切植物的果实比起来,并不会特别好吃。或者这些虫子的种类、数量和植物比起来,不是太多。加上虫子不易储藏的特性,使得虫子不再是人们的食物。
在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前,人类或许已经习惯了把植物的果实作为自己的日常食物。此于这样的推测,人类开始更多地去采集植物的果实充饥。
在他们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后,他们已经忘记了虫子可以补充蛋白质的来源。也许还会有人把虫子当作食物,但和一些大型的猎物比起来,比如……,虫子的的体量太小了。此于这样的原因,虫子也从人类的食物谱系中剔除掉了。
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人类驯化出了不同的农作物。在北美洲,人类驯化了玉米。在中亚和欧洲地区,人类驯化成功了小麦。在南亚地区,人类驯化了水稻。
从此,人类告别了采集狩猎的生活,开始过上了定居的日子。这样,就更没有人去吃虫子了。
首先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心理问题。很多人都会用虾和虫子做对比。我们之所以吃虾而不吃虫子,对我来说,虾从最开始就是作为食物出现的,是已经加工好了的,而且在我还没见过活虾之前就已经吃过很多了。我在吃虾时脑海中不会浮现活虾的样子,我也许根本没把虾当作一种动物来看待;而虫子更多地是在电视节目里,或是墙上地上树上,更有甚者是在床上见到的。每次见到的虫子大多数是活的,能飞的,偶尔还往人身上爬的,反正不是烹饪过的。小时候家里也很少用虫子做菜的。(我们这有吃蚂蚱的习俗但我家从来不吃)因此我们把虫子定位成一种异物而不是食物,这种先入为主的烙印很难动摇,当长大后遇到虫子做成的菜时,即便你知道它不会动也不会威胁到你,即便它经过烹调后颜色已经不那么恶心,即便周围有一大帮朋友都吹捧它的美味并且鼓励你尝试,你还是很难鼓起勇气克服这个心理障碍。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从小就没把它当食物。当然,对于那些从小就吃虫子的朋友来说,他们已经把虫子定位成食物了,就像虾,蟹,和各种奇形怪状的海鲜一样。
有时候大家会把虾和虫子对比来看,这样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不敢吃虫子的人变得敢吃了,二是本来吃虾吃的好好的人也开始觉得虾很恶心了。这是因为你开始考虑虾作为活物的一面,你开始考虑它的外形和质地,某些地方确实很像虫子。这些是你以前吃虾时从没想过的。实际上虫子的蛋白很好这一点大家都同意,只不过大部分人不能跨越心理的障碍。我觉得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食虫者的比例:一是把虫体加工成粉,做成其他形态的食物,比如饼干。毕竟看不到原形态的话,人们的厌恶感就少一些,相比于直接油炸的吃法肯定更容易被接受;二是让我们的孩子提早接触作为食物的虫子,在他们没有还建立对虫子的厌恶感之前就开始吃,这样就不再有心理障碍的问题了。
1,人类食物充足,丰富。不必要食用昆虫这种处理麻烦又不易生产的食物。2,昆虫毕竟不是能为多数人接受的食物,所以,昆虫仅仅是一部人的风味小菜。
3,多数昆虫属于低级动物,低级动物有自己的食物链,人类没必要,也不至于去破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