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仅是妃子下葬很多黄帝贵族下葬都会采用这种做法,而且还不止塞上肛门,甚至连人的整个九窍都要堵上。这其中有什么讲究?
(一)九窍塞
所谓“九窍塞”,就是将人体九个窍穴用玉器塞堵,古人九窍用玉,主要有眼睑、鼻塞、耳塞、玉琀、肛部和阴塞。那么,为什么要在下葬的时候将尸体的九窍塞住呢?基本上有这么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一种是说古代人入葬时,用水银朱砂浸泡尸体,因水银遇玉则凝,为了防止水银进入尸体,故用玉塞满九窍;
另一种则是认为人死如灯灭,但如果体内精气不外泄的话,尸体还是可以长久保持不腐的,所以堵上是为了不外泄。
可以看到“九窍塞”主要可以分为头部以及下体两部分,头部主要包括面部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这是人体生命的中枢所在,故而需要精心保护;此外下体部分则是阴部与肛门,这是人体生殖繁育之所在,同样需要格外关注。
而在众多九窍塞中,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死者口中的玉琀。甚至,专门围绕着口中玉琀,形成极为严格的丧葬礼仪:
关于饭,“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周礼·地官·舍人》);关于含,“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所以,我们在湖北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时候,就能看到他的唅玉多为为猪、羊、牛、狗等形,符合诸侯以玉的传统。
(二)金与玉
实际上,九窍塞除了以上两种功能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其中寄托了古人对于生命形态的转化与希冀。正如《抱扑子》中所言:“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将金玉放在人体九窍之内,尸体不朽之外甚至可以转化为另外一种形态,这就和玉器所蕴含的神性有着密切关联。
比如,满城汉墓同时代的汉代民谣,或许能够生动地说明当时人们的心头所想:“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前一句反问的话中暗含了这样的逻辑:如果能将人体转化为玉石,自然便能获得不朽与永恒;而后一句则表明:死亡并非生命之终结,死后成仙才是生命的归宿。
而这种观念,在汉代的金缕玉衣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武帝元鼎四年入葬、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则是极为典型的代表之作,以2498块玉片和金丝缀连起一整套玉衣。整领玉衣可分为脸盖、头罩、上衣的前片与后片、左右两袖筒、左右两裤筒、两手套和两双鞋。而与玉衣相配套的的葬玉还有“玉九窍塞”、握于双手的璜形“玉握”以及枕于头下的嵌玉龙首铜枕。
可以说,古人在追求人生不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尽头,毕竟关于死后世界的幻想也从未停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