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小侄女不喜欢吃饭,我姐让我给她揉一揉板门,可是没有听说过板门,想问一下板门的准确位置和作用?板门推拿的作用与好处是什么?
板门的准确位置和作用板门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降逆止呕等作用,主治积食,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消化道症状,临牀常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症。
小儿板门青紫是什么原因板门位于大鱼际,在人体经络中,手太阴肺经经过大鱼际,青色主寒,主瘀,主惊,一般孩子板门青紫考虑宝宝脾胃虚寒,也考虑肺寒,可能是由于阳气不足,体内寒溼导致的。
推拿板门正确手法视频揉法: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推法: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可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也可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还能来回推。
板门推拿的作用与好处
板门推拿分为清板门和揉板门,揉板门性质比较温和,主要作用是调理食欲不振、厌食、嗳气、食古不化等症状;而清板门性质寒凉,属于清法泄法,能清中焦脾胃的溼热,有和胃、降逆、泻胃火的作用,从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以止泻,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
大鱼际和板门是一回事吗大鱼际是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至掌根,伸开手掌明显凸起的部位,医学上称之为大鱼际,这里肌肉丰富,占手掌面积较大。而板门穴只是位于大鱼际处,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板门穴并不能等同于大鱼际。
中医师来解答!如何预防宝宝中暑? 炙热的天气,对于喜欢到户外活动的宝宝们,随时要注意有无中暑的可能。什么时候要怀疑是否中暑了呢?中医又有哪些预防中暑的方法?婴幼儿的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成熟,身体调控温度能力较差,婴幼儿汗腺较少散热较慢,体温容易过高,且身体储存水分较少,比大人更容易中暑、脱水,五岁以下的小朋友是中暑的高危险群,家长一定要多留意。中暑在中医来看,可分为阳暑与阴暑,形成的原因与症状不太相同,以下分别为大家做介绍:
「阳暑」「阳暑」,中医又称「中热」、「中暍」,即是现代医学所指的中暑,因外在高温的环境,使得身体温度过高,出现脱水、电解质不平衡、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症状。如果宝宝在高温的户外活动,未做好防晒、遮阳与水分的补充、小宝宝带到炎热的户外仍裹着数层的包巾、或是将宝宝留在未开空调的车上,此时中暑的风险就大增。
延伸阅读:夏天头痛、拉肚子恐冷气病上身!两种中医 *** 手法,让宝贝恢复活力。
宝宝中暑会有哪些表现?
*非常口渴
*起初哭闹、烦躁不安,之后会转为精神活动力差,看起来懒洋洋
*皮肤摸起来没甚么汗
*身体热烘烘但四肢冰冷
*心跳、呼吸急促
*恶心呕吐
*肌肉痉挛、四肢抽筋
*持续体温过高超过40度,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昏厥虚脱
「阴暑」「阴暑」,是指受热贪凉造成,出现在遇热后突然进入冷气房、洗冷水澡、或喝大量的冷饮,使得体内的暑热排不出,又受到外在的风、寒、湿邪闷住,出现头痛、身体酸痛、不想吃东西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在现今的夏天,到处都充斥清凉解暑的冷气与冷饮冰品,而且现代人平时若缺乏运动,对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变差,中阴暑的情形反倒比阳暑还常见。若宝宝天热外出后出现,活动力下降、食欲变差、肠胃不适、或头痛,就要怀疑有中阴暑的情形。
避免宝宝中暑,预防更胜于治疗1.炎热的天气下,避免长时间做户外活动,特别是正中午10:00~14:00左右,最好让宝宝待在室内休息,如果要外出活动,一定要做好防晒与遮阳,戴上帽子、太阳眼镜、外出30分钟前先擦防晒乳液,穿着透气排汗的衣物,且避免在户外活动超过30分钟。
2.活动时注意水分的补充,也可将运动饮料与水对半稀释补充,六个月以内的宝宝带出户外时,妈妈可以少量多次补充母乳或配方奶。切记不可摄取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会增加人体代谢,反而更容易中暑。身体正热时更不能一口气灌下大量过冰的饮料,这容易让胃痉挛、肚子痛,或中了阴暑。
3.炎热的夏天,千万不可把宝宝留在未开空调的车内,汽车安全座椅相对闷热,加上宝宝散热功能差,虽然才短短几分钟,温度就会急遽上升,而出现中暑,更别为了贪图方便,独自将宝宝留在车上,下车简单买个东西,这可是让宝宝的生命暴露在极大的危险中。
万一出现疑似中暑的症状,该怎么处理如果发现宝宝身体热烘烘但四肢相对冰冷,全身懒洋洋,首先要先将宝宝带到阴凉通风处,帮宝宝宽衣解带散热,使用湿毛巾沾室温水擦拭全身来降温,身体血管充足处,如颈部、腋下、手肘内侧、大腿鼠蹊处、膝后可以毛巾湿敷退热。或是使用温度约34~35度的温水让宝宝泡澡,并给予水分补充。降温不建议使用冰块冰敷或泡冰块急速降温,或是使用强力风扇或直接在冷气出风孔下对着宝宝吹风散热,也不可服用退烧药来退热。如果宝宝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等症状,将宝宝宽衣解带并退热后,一定要紧急送医处理。
许多人对中暑的处理的方法直觉联想到刮痧,刮痧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使局部皮肤充血、微血管扩张帮助身体散热,但是宝宝的皮肤娇嫩,刮痧有特殊的器材,并搭配轻巧的手法,不建议家长在家亲自操作,应找专业中医师处理,以免宝宝受伤。
家长可以学习以下简单的小儿推拿手法,来帮助宝宝退热消暑:
1.推脊
功用:清热。
操作方法:使用食指、中指指腹,由后背第七颈椎脊突处(大椎穴),由上向下直推至尾骨尖端(龟尾),约100~300下。
2.清天河水
功用:解表退热。
操作方法:使用食指、中指指腹,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约100~300下。
3.清六腑
功用:清热凉血,清热之力强,适用于体温超过39℃者。
操作方法:使用食指、中指指腹,由前臂尺侧肘横纹处直退至尺侧肘横纹处,约100~300下。
4.揉板门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用于伴随有食欲不振、呕吐或腹泻者。
操作方法: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处。一手抓住宝宝手固定,另一手拇指端揉板门,揉约3~15分钟。
一、腹泻中医治疗方法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做圆圈运动。
摩腹:腹指小儿腹部,医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做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捏脊: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二、腹泻西医治疗方法
1、控制感染: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补液: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
3、治疗休克:调整微循环紊乱,纠正酸中毒,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伴有心衰、脑水肿、休克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