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1、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2、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有规律的跳动,需要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3、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4、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肺主呼吸之气。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5、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精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且还能参与血液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扩展资料:
在中医时辰养生中,不同的时辰代表了不同的脏腑活跃的时间。
丑时对应肝经,子时对应胆经,酉时对应肾经,未时对应小肠经,午时对应心经,巳时对应脾经,辰时对应未经,寅时对应肺经。这就是人体内五脏六腑对应的时辰,根据这种对应,脏腑活跃的时间进行养生,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脏六腑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明确的指出人有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还有六腑,分别为胃、胆、肠(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脏六腑是中医脏腑理论的基础。
北宋时期,我国有了详细的解剖图谱--存真图,比西医的《人体构造论》早了500年。
到了近代,清末民初的时候,西医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在人体解剖上,中国已有的延续几千年的脏器名称仍然不变,而更加精细的人体解剖结构的名称,则很多来源于日语中的汉字,比如“神经”等等。解放后,随着西医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出现的解剖结构名称,均由国家卫生部门统一编译确定后公布。
因此,我国对人体解剖结构的名称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自古沿用下来、引进日语翻译、国家统一编译。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医脏腑的名称,并不简单的是解剖学名称,比如心,不但包括解剖学的心脏,更多的是指心的功能。
心主血脉,在体为脉。心不但包括心脏,还负责血脉的运行,因此血管也属于心的范畴。西医认为血液运行的动力来源于心脏的跳动和血管的收缩,但中医认为血液的运行动力主要是“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因此,气的功能也属于心的范畴。老百姓说的“心气足”就是这个道理。
心开窍于舌,舌是心的关键门户。心功能的好坏立刻会反映到舌上,因此舌及其功能也属于心的范畴。这在现代临床上仍然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心在液为汗。津液来源于血,清者为津,浊者为液,津被人体吸收,液则被人体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因此,排汗功能也属于心的范畴。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血液具有运输养分(津的功能)和排出人体废物(液的功能)的两大功能。
心主神志。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主导的,脑为元神之府,但其功能是归属于心的。比如我们说“心想事成”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认为这个说法比较牵强,黄帝内经是为了凑数“五脏”,才把脑的功能归属于心。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比如临床上,心慌、心悸等心脏功能障碍的疾病,我们使用入心经的药物是有效的,而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的疾病,我们同样使用入心经的药物是有效的。
所以,中医的心,包括解剖学的心脏,但不仅仅是心脏。
一般的人都知道,心脏对于我们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当然,这个观点不只是现在才有,在很早之前,也就是古代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心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器官了。当时的人们称它为君主之官,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从这个名称上面也就可以看出来了。那个时候,君主是天下最重要也是位置最高的人,把心脏比喻成那个位置的人,也说明心脏对于全身有着统领的作用,要是心脏出现一些问题,那么身体也就会很快发生各种问题,最后可能就直接导致死亡了。
首先,要确定,在古代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心脏跟人的意识是相关的,因为那个时候,人们都认为人的想法还有一些决定都是出自心的影响,这也是“心思”“心意”那些词语的由来。但是实际上,这些应该是跟脑的关系更大的,但是因为大家把这些功能都归到心的头上,所以,心的名字也就跟它的一些被人们认可的作用分不开了。它能够掌管意识,自然就是能够支配身体,去做或者不做某些事情。所以说它是君主也在于这个地方,不仅是因为它有很高的地位,还在于当时的人们认为它能够下达命令,这个跟当时现实当中的君主所掌握的能力是一样的。
心脏这样的重要,当时的人自然也给出了很多关于心脏的保养的方法。首先从不同的颜色入手,心脏所对应的颜色是红色,所以一般来说红色的食物是跟心脏相关的,所以说,适当的吃一些红色的食物,对于心脏来说还是比较有好处的。当然这个红色指的是天生的颜色,后期被染上去的颜色自然是不能算的,但是把握一个量是很重要的事情,比如红色的辣椒,适当的吃一点能够刺激心脏的运动,但是如果吃多了就容易上火了,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大家吃了比较多的比较辣的东西容易上火的原因了。
然后心脏跟血液之间也有很重要的联系,所以一般来讲,对于血液有好处的食物,对于心脏来讲也是比较有好处的。因为心脏的功能自然会影响血液的情况,而身体都是有一个循环的,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想到红枣,这个也是一种红色的食物。当然光在食物上面下心思也是不够的,如果大家都保持比较好的心理,这个对于心脏的好处自然是更大的。
不知道题主是怎么想的。虽然不想吐槽,不过,我仍然说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你觉得心脏这个词是来源于国外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了五脏的划分了。现在对内脏的这些称呼,都是自古至今沿用下来的。肝心脾肺肾,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等。
下面的回答当中有具体的内容,就不多说了。
听听中医说心脏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主神明,没大脑什么事
您好,中医称心脏为心。心暑火,心脏是人体发动机,被称之为泵,拳头大小。位于左边胸膛,在两叶肺的中间,外层是心包并有四个心腔,分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心脏把血液限制在血管中运行,并推动血液的循环。同时,心脏是人体活动的主宰,压缩血液。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整个人体的中枢。心脏的 健康 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所以我们对于心脏,绝对不可有丝毫的大意,必须做到最好的保护。
应该是心藏。藏水谷精微精华。心藏神,主动力,其充在血脉。藏神,脑为元神之府。是说人的思维发出于心而达于脑,是心脑共同作用结果。心主君官,十二相使,是取类比象。唯象语言。 社会 医学模式。
这就是为了“科学!”地,好让后人认识吧!
心脏为五脏之主,因而古代中医将心脏称为君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