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温菲
青年吴阶平
吴阶平(1917-2011)
198 2年主持编译了我国有关性问题的第一本正式专著《性医学》。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何为大医?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对大医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
大医,首先要医术精通,“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其次要诚心救人,“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此,才有资格称之为“大医”。
吴阶平,就是这样一位誉满杏林的大医。
晚年吴阶平
学医之路从协和开始
协和百年,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众所周知,北京协和医学院(以下简称协和)是我国最有声望的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能够进入协和读书、深造,是每个医学生的梦想。
这所创建于1917年的医学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从长远利益出发,办高标准学校,培养顶尖人才”为主旨。
在几近“苛刻”的教育方式下,协和俨然成为我国最高的医学殿堂。
也是在1917年,吴阶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一户开明实业家中。
这家男主人对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做医生是一种既高尚又稳妥的职业,不管 社会 如何动乱,济世救人总是会受到人们尊重的。
在父亲的影响和安排下,1936年,19岁的吴阶平似乎是顺理成章地考入了协和。
彼时正值协和的鼎盛时期。
近20年的积累,协和基本上形成了自成一体、行之有效的医学教育模式,即“协和模式”——在“科学济人道”教育方针的引导下,协和实行“高标准、少而精”的精英教育,强调生源质量,采取“淘汰制”,确保学生的业务素质,强调临床实践和基础训练。
吴阶平的医学生涯,就从这所国际一流标准的医学院开启了。
一流的医学院除了要有一流的学生,更需要有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教育。
协和的教师们不但有渊博的学识,更有独特的教学理念。林可胜教授,我国现代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就有一套特别的考核方法。
在吴阶平一年级学期快结束时,林可胜选择8名学生亲自口试,每名学生15分钟。吴阶平排在最后,时间比较宽裕。
林可胜考核学生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某一个专业问题,而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学生结合常识和生理学知识来回答。
轮到吴阶平时,他的回答令林可胜非常满意,只是没想到,林可胜又提问了一个更深入的问题,这让吴阶平措手不及。
当时礼堂里有一个追悼会需要林可胜前去参加,吴阶平心想口试总该结束了吧,谁知林可胜说,“你等着,我很快就回来”。
果然,林可胜很快回来了,又考了大约半小时才结束。这次口试,林可胜对吴阶平的回答相当满意,而吴阶平对生理学的兴趣也被点燃了。
协和三年级的时候,吴阶平因病休养一段时间。其间,他广泛浏览书籍,学习渐入佳境。
复学后,正巧荷兰籍教授司乃博来校主持内科教学。
司乃博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讲课巡诊引人入胜。无论是主持内科临床讨论、病理讨论,还是特别讲座,只要司乃博主讲,吴阶平都如沐春风,感到极大的享受。
虽然有不少具体内容吴阶平还不甚理解,但他从中受到了科学讨论的熏陶,开始懂得如何作学术报告,如何参与讨论,受益匪浅。
司乃博也曾主持过学生考试。在吴阶平应考时,司乃博随着他的报告,层层深入提出问题,这对吴阶平临床分析能力的提高带来很大帮助。
司乃博给了吴阶平很高的分数,并对他大为赞赏。
协和有个习俗,每年举行毕业典礼前,都要在四年级学生中选出一名品学兼优者担任学生司仪,司仪手持笏形礼仪牌带领毕业生进出礼堂。
礼仪牌上镶有金箍,金箍每道宽度约一厘米,有正反两面,上面镌刻着这两年当选学生司仪的姓名。
吴阶平有幸被选为第17届毕业典礼的学生司仪,名字被刻在第九道金箍上。遗憾的是,1941年日军占领协和,礼仪牌至今不知所踪。
吴阶平(中)和医生们一起研究病案
泌尿外科事业从北医起步
吴阶平曾经说过:“并非我自己对泌尿外科产生兴趣,而是谢教授对我这人发生兴趣。”这里的谢教授,就是指大名鼎鼎的谢元甫。
1921年,谢元甫受聘到协和外科担任泌尿外科教授,将自己从美国泌尿外科创始人扬·汉普顿教授处学到的优秀医疗作风和高超治疗技术应用于教学和临床工作实践,深受协和学生的爱戴。
1939年,吴阶平被确诊患有肾结核病,必须进行右肾切除手术,当时泌尿外科主任谢元甫亲自过问吴阶平的治疗,看到结核病灶标本并确认手术顺利完成,才放心离开。
毕业后,吴阶平来到中央医院工作。
业余时间,吴阶平经常找谢元甫探讨学术进展。谢元甫将自己的医学书籍赠送给吴阶平,其中就包括扬·汉普顿撰写并亲笔题字赠送给其的《泌尿外科学》。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吴阶平不由自主地对泌尿外科产生了兴趣。
1946年,吴阶平前往北京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北医)担任外科讲师,兼管泌尿科。
不久,谢元甫也应邀来到北医,吴阶平跟随谢元甫一起开始了泌尿外科工作。
在谢元甫的大力引荐下,1947年底,吴阶平前往芝加哥大学师从哈金斯教授,进一步学习泌尿外科学。
当时,哈金斯是全球泌尿外科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吴阶平跟随哈金斯开始从事“与临床有密切联系”的研究工作。
一年时间过后,吴阶平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泌尿外科的决心。
1948年底,吴阶平学成归国。他在北医的外科病房里辟出三张病床,专门收治泌尿外科的患者,并筹划建立泌尿外科。
吴阶平的医学事业也由此开始进入高峰。他在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男性绝育和肾上腺髓质增生三个方面的成就,奠定了他在我国泌尿外科发展史上的地位。
上世纪50年代,医生在诊治双侧肾结核时,一般不区分“双侧都患肾结核”和“一侧肾结核,另一侧肾脏罹患其他疾病无功能”。
当时,双侧肾结核是不治之症,但是一侧肾结核患者,则可以通过切除病侧肾脏,靠另一侧 健康 肾脏部分甚至完全代偿而存活。
作为一名负责任、工作严谨的临床医生,吴阶平开始质疑这样的诊治“常规”。
他应用“肾穿刺”的方法,从患者无功能的肾中取得尿液,进行结核菌检查和肾造影,并对诊断为“双侧肾结核”晚期病人的尸体进行检查。
根据大量资料和临床实例,他发现在诊断为双侧肾结核的患者中,约有15%实际是可以治疗的一侧肾结核,对侧的肾只是由于肾积水丧失功能而已。
因此,他提出“肾结核对侧肾积水”这一新概念,此病的症状与双肾结核在临床表现上十分近似,但治疗方案和能否痊愈则截然不同。
接着,吴阶平在理论上和临床工作中把双肾结核与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区别开来,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一创见是泌尿外科学一项突破性进展。
输精管结扎术是结扎并切除一小段输精管,使精子不能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不育的目的。但是残留在输精管结扎术后远端输精管内的精子,依然有可能使对方受孕。
对于这种已有百年 历史 的结扎术,吴阶平提出改进措施,他在用手术切断输精管尚未结扎之前,向远段精道(即输精管、精囊、后尿道)注入少量杀灭精子的药物(如醋酸苯汞溶液)。
这项输精管绝育术,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肾上腺位于肾脏之上,左右各一,属于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腺,跟泌尿系统关系不大。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解剖位置毗邻肾脏,归属于外科。
1960年,吴阶平应邀为一名患嗜铬细胞瘤的病人做手术。但奇怪的是,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未见嗜铬细胞瘤。病理检查证明,双侧肾上腺都有明显增生,但又不像是皮质增生。
这是吴阶平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一种病变。通过查阅文献,他发现6个类似的病例,即原来都认为是嗜铬细胞瘤,经过尸检才证明是髓质增生。
尽管病例罕见,但吴阶平决定要研究清楚,给患者和学界一个交代。从1960年至1976年,他一共搜集了17个此类病例,足以证明这一全新的病种。
1978年,吴阶平在英文版《中华医学》发表了《肾上腺髓质增生问题》的研究论文,19 79 年被《美国泌尿外科年鉴》收录,国际学术界开始承认肾上腺髓质存在增生。
吴阶平(中)正在做手术
医学教育在北二医创新
一位医生,无论他的医术再高明,能够拯救的人毕竟有限。但如果,他再教授几位学生,他和他的学生就可以拯救更多的人。
再如果,他要在更大范围内拯救更多的人,甚至要推动人类 健康 事业的发展,那么他可以选择创建一所医学院校,源源不断地为 社会 输送医务工作者。
时代选择了吴阶平。
在他泌尿外科事业走向高峰的时候,一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任务,悄然降落在了吴阶平的肩上——为解决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匮乏的状况,1960年春北京市委决定从北京医学院抽调部分骨干师资,创办“北京第二医学院”(以下简称北二医; 199 4年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首医),而吴阶平成为了筹建医学院的最佳人选。
尽管此前并未参与过多的行政事务,然而吴阶平还是一如既往地泰然处之,坦然接受了安排。
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经济困难,财力、物力十分 紧张 ,吴阶平带领师生员工,同心合力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在自己的宿舍里,由自己的教师,用自己的教材进行教学”的任务。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不但要有教师、教材,还需要有附属医院进行教学实践。然而,建校之初的北二医并没有专门的附属医院。
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吴阶平从尊重医学教育规律的科学精神出发,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安排基础课教师到北京现有的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实习工作,在教学医院成立教研室,“教学相长,真抓实干”。
这种全新的“基础临床紧密结合”的方式,既可以解决基础医学教师理论脱离实际的做法,又提高了临床医生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
可是,如何更好地推行这种独特的医学教育教学理念呢?无疑,作为“局内人”显然可以更清楚地通过师生的互动和反馈来体会和调整。
于是,在兼顾行政管理和临床研究的同时,吴阶平仍然不忘自己作为一 名教 师的责任和义务。他亲自参与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吴阶平在教学工作实践中,通过“启发式教学”等理念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知识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变“教知识”“学知识”为“教本领”“学本领”。
吴阶平这种兼具逻辑性和艺术性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他还总结出做一名好教师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科学的内容;二是逻辑的展现;三是艺术的表达。
一所高校的毕业生质量最能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作为北二医的负责人,吴阶平对于毕业生未来去向和人生发展尤为重视。
他亲自前往各大医学院校参观调研,详细了解兄弟医院各个科室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
同时,他还联合北二医的导师们对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兴趣进行严谨而负责的评估,引导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又满足祖国和学校发展的人生规划,最大程度地做到人尽其才。
从过去的北二医到今天的首医,这所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一直以踏实严谨、临床动手能力强而在医学界广受欢迎。
吴阶平(左三)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门诊部和医生们研究肾结石治疗问题。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能流长。
从北二医到首医,59年时光悄然流逝。吴阶平在北二医整整工作了10年,见证了她的筹建、初创和成长,陪她走过了“婴幼儿时期”。
古希腊著 名教 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今天的首医能够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较高声誉的医学院校,与吴阶平等第一代北二医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吴阶平有很多种身份。除了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的身份,他还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九三学社的杰出领导人、有广泛影响的 社会 活动家,参与了中央领导的保健工作和医疗服务工作。
吴阶平把自己的医学事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 社会 和科学的进步紧密相连,用绚丽多彩的一生为我们诠释和拓展了“大医”的深刻内涵。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吴家兄弟就可以开一个医院”
医界佳话“吴氏四兄弟”(左起:吴瑞萍、吴蔚然、吴阶平、吴安然)
■ 温菲
医学界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吴家兄弟就可以开一个医院”。
而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吴家医院”,就是指吴阶平兄弟四人,他们在医学上都建树颇丰。
除了名气最大的吴阶平之外,吴阶平的大哥吴瑞萍是小儿科专家,二弟吴蔚然是外科学专家,三弟吴安然是免疫学专家。吴家四兄弟都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或进修,都在不同的领域对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起吴家四兄弟的人生选择,不得不提到他们的父亲吴敬仪。
这位开明的实业家经历了20世纪初期 社会 动荡之 大变革 ,深感宦途危险,他也因此告诫子女不要从政; 社会 复杂、行情难测,也不要经商;如果要走一条踏实可靠的生存之路,学医便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何时何地都需要医生,既不会失业,又能解脱别人的疾苦,救死扶伤。
由于经常接触外商,吴敬仪在思想上倾向西医。他认为要学好本领、精通医术,就要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所最能造就人才的西方医学教育中心。
于是,在他的引导下,长子吴瑞萍首先考入协和,毕生致力于儿科事业;然后是次子吴阶平,我国泌尿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三子吴蔚然长期从事外科医学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四子吴安然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生物系,后在协和细菌学和血清学系进修,长期从事免疫学病毒学的研究。
恐怕吴敬仪老先生都未曾想到,他的教育理念和殷切希望竟然在医学史上留下了传奇的一章。
199 8年,吴瑞萍病逝;2005年,吴安然病逝;2011年,吴阶平病逝;2016年,随着吴蔚然的溘然长逝,我国医学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吴家医院”成为绝响。
《中国科学报》 (2019-09-27 第8版 印刻 原题《大医泰然》)
span你好,朋友,针对北京哪家医院肾结石体外碎石好是这样的,肾结石可能长期存在而无症状,特别是较大的结石。较小的结石活动范围大,当小结石进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时,引起输尿管剧烈的蠕动,以促使结石排出,于是出现绞痛和血尿。/spanspan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治疗,根据结石的大小、病因及位置等因素来确定结石治疗的方法。平时多注意喝水、少吃辛辣食物。祝您早日康复!/span
针灸,是我国中医遗产中一块耀眼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一种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医术。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里记载:太嗥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则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近年来,针灸这一古老的中华医术,也正在逐渐被科学所认可。我国民族传统针灸名医走出国门治疗疑难杂症,在国际上享誉盛名。在众多中医大家中,年富力强的史一真先生便是我国传统名医中的娇娇者,因擅长针灸,祛除顽症,被业界誉为“史一针”。现任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大学生创就业中心主任,中华医药要学会外治副秘书长。中华伏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院长,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评定为伏羲九针传承人和母健针灸创始人。他自幼酷爱书画和武术,在百忙之中也不忘时常写文字画画,打拳踢腿,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中国警察论坛兼任记者,经常到全国各地弘扬警风警纪。史昌灵号史一真 山东省淄博人,1970年出生于山东菏泽地区范县白衣阁乡时永集村(现河南范县)。
1977年,年仅7岁的史一真向一位老隐士刘神仙(杜心五的老师曾任大清年间太医院御医)学习传统武术和中医。几年间,从这位武艺超群、医术医德兼备的前贤那里学习到了精湛的功夫,并得到了他秘不示人的宫廷点穴防身、治病、宫廷秘方、针灸、药酒等治疗疑难杂症的系列绝活。
1985年至1991年仅用6年时间学完了初中和高中大学课程。
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 院长
中国健康产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 副会长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健康事业部 副部长
中国警察论坛宣传部 C级 宣传干事
中国健康128筹备办公室 主任
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大学生创就业办公室 主任
北京金匮中医医院 副院长
山东光氧动力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淄博慈慧智能养老苑 院长
淄博宝华骨科中医医院 副院长
1991年7月,以文艺兵特招入伍,成为沈阳军区宣传部一名干事。
1992年9月为中央首长、开国上将王震将军针灸调理。
1993年下海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开始创业,3个月创收12万元,并成为当地龙头企业。
2000年在大佛寺附近开辟了一块荒地,建立了一家“清心斋”素食饭店,免费供应僧人和没钱人吃饭,广结善缘。
2001年撰写了一本书叫《健康之源》,谱写了有关素食和肉食对人类健康的区别。
2003年决心充分发挥中医药方的威力,采取针、灸、药并用的奇效,为天下母亲祛除疑难杂症!
2006年起,史一真定居北京朝阳区。同年,申请筹办“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开始向中医药标准化这一领域进军,致力研究日趋高发的“三高症”带来的心脑血管病,及相关的预防及后遗症的治疗和康复。同时,研发了系列“光氧动力”疗法,还注册了“母健”和“光氧动力”等商标,并由此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随之,命名为“母健”系列治疗方案,开始向全国推广,数以万计的父母得到了有效的康复治疗。
2007年史一真把灸法提升为光氧动力温灸技术,一改传统温灸的面积小、深度浅、污染环境、有灼伤体肤之虞。光氧动力温灸则面积大、深度可达体内10公分,360度环照。光氧动力温灸法能做到:安全,方便,高效,快捷,无污染,节省人工等特点。
2009年-2012年获得国家多项专利和殊荣:《金疮软膏》证书号第2068178号 发明专利证书、《2009中医特色疗法》、《2009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贡献个人》、《世界自然医学传承创新奖》《全国中医外治发展特殊贡献奖》《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等。
2012-2015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秘书长。
2014年任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大学生创就业主任
2015年发明大中医精华液。
2016年分别在河北邯郸、河南濮阳、山东淄博、上海等地开办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分院。
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风湿类风湿、湿疹、痤疮、外伤、手脚冰凉、失眠多梦、白内障、散光眼、飞蚊症、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股骨头坏死、腰间盘突出、颈椎病、心梗、脑梗、下肢血栓、小儿麻痹、鼻炎、咽炎、胆结石、肾结石、淋巴结节、颈肩腰腿痛、糖尿病足、褥疮、烧烫伤、便秘、肛瘘、痔疮、肥胖、各种皮肤病等一切疼痛症和一切疑难杂症。研发开发系列产品如下:健生源、金疮软膏、大中医母健清肌平衡液、光氧动力多功能养生宝、老虎凳、铁身板、清毒丹、降糖灵、活血化瘀丸,补元胶囊、排毒胶囊、各种草药组方标准化、专治风湿类风湿各种皮肤病以及调理五脏的药酒等。
现在人有了急症就知道盲目追求高大上,比如感冒了,针灸3个穴位15分钟就可以退烧,30分钟基本症状解除,但是他不信化一百块也冤枉;到了大医院1000多检查费治病也一千多,治了七八天感冒好了,也认为应该。脑血栓、心梗等急症一旦发现症状立刻针灸放血,拔罐,喝点中药,一个小时就可以恢复80%,第二天就好了一样。大不了调理一个月,基本短时间内不会再犯。可是有多少人相信?盲目追求高大上,结果三个小时体检后再点上凉水,当天因为中风是受寒得病,结果点上凉水如同雪上加霜,次日甚至当时就有可能进入重症监护室。80%的重护患者都会多少留些后遗症,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有的再也起不来了,真是可怜!还有心脑血管即将梗塞患者,一旦查出心脑血管有堵塞症状,就迫不及待的安支架动则就几万几十万,殊不知有的梗塞即根针扎上马上就解开,比如心慌气短,即将犯症时扎内关一根针5分钟不到就解决了,颈椎疼就是案例,手上扎4根针立刻缓解,腰疼甚至压迫腿行动不便,3根针扎在手上相应学位上3分钟见效,30分钟起针,如果症状不重,得病时间不长一次即可治愈。糖尿病如果不是遗传,基本上都可以治愈,并且一旦治愈下半生基本不在复发。如果刚刚查出糖尿病也许几副汤药就可以治愈,服用西药或打胰岛素时间过长就可能需要3-6个月康复。以此类推很多疑难杂症只要方法得当,都是很容易康复的。中国的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沉淀了很多良方奇药……
”史一真认为“药虽好,也未必治百病。针虽灵也不能都有奇效。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尚需灸之,所以,要辨证洬因施治,不可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盲目用药,一般拿不准的情况下,提倡先是调整作息食疗,再就是物理疗法,再不行就酌情用药,药也是尽量用平和草药为主,少用药性刚烈之药,实不可解时才用动物入药。”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用药一般都采用内蒙、西藏、甘肃、云南、太行山、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药材,专门指派自己的采药师队伍亲自采摘。这样才能和古方配伍,达到预期效果,从不考虑成本,有的药材需要亲自采摘;中药的第二要素,药方,没有经过几百年的临床效用,是不足以作为基础方子使用的,基础方的基础上再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区域差异进行八纲辨证后适当调整。比如国防大学有一个家长带7岁孩子慕名前来问诊,通过辩证发现孩子脾虚胃弱,听妈妈说孩子不爱吃饭,7、8天也不大便一次,扎针两次用了7副中药,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他姥姥姜奶奶来就诊,说这孩子现在吃饭狼吞虎咽,已经身上开始长肉了,她开始是非常反对给孩子看中医的,为此和孩子妈妈还闹个不愉快,见到史一真还有些怀疑,这也不是老中医呀,我这病能看好吗?没想到史一真不用她介绍病情只是让他伸舌头看了一下,就把她所有的问题说了个底朝天,只有心服口服的接受治疗。这奶奶也是便秘,十天八天大便一次,肚子都给长大了,每次都要用手抠。家里常备开塞露,糖尿病多年。这回扎完针,感觉异常轻松,一脸的狐疑也消失了,虽然很高兴但是脸上的病态绿色仍然未能退去。三天后红光满面,因子宫切除造成的阴道瘙痒也不也而飞。一周来每次进屋都乐的像绽放的向日葵一样,3天内年轻了10岁的感觉。推荐国防大学这位将军家属来的人是,唐山一位身患中风的患者孟宪荣55岁女,在医院治疗脑中风刚好不到7天,又犯了,一家人急的像一团火,不知所措,因为这次脑梗的太不是时机,姑娘1周内就要出嫁,这可怎么办?考虑再三决定不再进医院,一定要找到史一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耽误孩子婚礼。因为她74岁的母亲刘永珍前几天得了飞蚊症(玻璃体混浊)在同仁医院检查确诊后没有到达理想治疗效果,慕名来到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当时王大夫接诊,看到她眼睛带了个黑色眼罩在孙子外孙子和外孙媳妇一起陪同来的,扎完针,老太太惊呼:“蚊子少多了,我可以自己走路了!”3天的调理,完全康复。对于这种症状的康复如此神速,让老太太心服口服:“这回姑娘又一次脑中风一定要到疑难病研究院!……”
到了北京发现王大夫去了河南,于是又开车到河南分院,这一通折腾,已经2天过去了,离孩子结婚日子又近了一天!一家人更上火了。连夜赶到河南,孟宪荣嘴歪眼斜走路需要两个人搀扶,连夜扎上了针,患者马上就感觉到了脸部不太紧绷啦。次日可以自己去厕所,三天说话基本正常,第五天带药回家,第六天没有耽误孩子的婚礼讲话。现在半年了没有再复发,一切正常,逢人便讲,就这样辗转传到了姜奶奶姑娘的耳朵里,就是这样史一真的患者都是这样,一个个结上了善缘。很多人都称呼他神医,他则谦虚的认为:“是一个人的善缘到了,才有了善法治恶疾。我只是协助你的身体做了个助推作用,要感谢自己善有善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谈及他所从事的公益事业,史一真平静这样说。
作为一名虔心向佛的皈依居士,史院长心灵澄净,随性豁达,不媚俗、不唯上、不趋时,刚直不阿,襟怀坦荡,泰然处之身边的芸芸过往。一心一意,致力于弘扬中医学事业,惟愿为更多的人解出病痛之苦。
“我个人认为,一名医者最大的价值就是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病痛,尽快让他们康复起来。这才是更多的造福群众,造福社会的根源所在。”史一真如是说。
目前,除了坐落在北京朝阳区的北京母健疑难病研究院之外,与北京301医院科技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国防大学中医科,北京军区医院均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北京金匮中医院,山东淄博宝华中医院、河北邯郸中医院,齐齐哈尔世纪医院等建立了长期战略联盟。
近年来,史一真作为一名具有深厚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杰出行者,经他拯救过的患者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经他诊治的各类疑难杂病患者就有上万人,治愈率高达85%以上,仅断指再生一项,就治愈患者1100多人。
在社会公益的道路上,史一真院长发起成立了“全国雷锋文化联盟史一真志愿者服务队 ”,深入到各个养老院开展义诊服务。2016年为全国雷锋文化联盟捐赠价值12,800,000元针灸卡,让全国学习雷锋的志愿者免费享受针灸服务。也会经常深入西藏、新疆等地为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免费治疗疑难杂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中风等。
史一真院长一再提倡全民学医的概念,成立了128大健康服务平台,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大健康行动中来。
人人心中有杆秤,老百姓是那定盘的星。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医院,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祖国各地群众送来的锦旗。诸如:“神针妙手,医者仁心”“一根银针针针到穴,一壶甘露露露飘香”“妙手回春,医德高尚”“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一面面锦旗,一块块牌匾,一句句暖心话语,正是对史一真院长的最美诠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