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感觉障碍,例如面部,舌部和肢体以及口唇有麻木的感觉,伴有耳鸣,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甚至可能会失明。
第二,是运动障碍,比如四肢有一侧无力或者活动不灵活,拿东西不稳,有时伴有肌肉痉挛或者病人在走路时突然跌倒在地,但意识清楚,或者自己想走这一边,却不自主的歪向另外一边,出现行走不稳。还有时出现吐字不清,胡乱说话,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典型的表现还有口角歪斜,流口水。
第三,身体的其他不适症状,例如有头痛,头晕,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头痛的感觉和平时不太一样,程度加重并且是持续性的,有时固定在某一特定的部位,这可能是脑血管痉挛或者血压波动的表现,往往是出血性疾病的先兆。
第四,出现性格,行为方面的一反常态,反复无常,比如变得抑郁了,焦虑或者急躁,也有孤僻,丧失了正常的理解判断力,无缘无故的笑或者无缘无故的哭,而且难以自己控制,有时见到熟人,明明认识却叫不出名字,甚至连平时经常使用的物品也叫不出名字,整天都昏昏欲睡,这些表现有些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会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一般是缺血性的中风,例如脑梗塞这些疾病的先兆。
中风以后的后遗症主要是表现为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大概有8个方面的功能障碍,脑中风以后。第一个功能障碍表现的最多的,我们常常看见的就是一个运动功能障碍,比如说半身不遂,半身不能运动了,这个第一个方面的运动功能障碍。第二个是感觉功能障碍,比如说或感觉半身发麻、疼痛。第三个是情绪功能障碍,所谓情绪功能障碍就是情绪异常或者精神抑郁,就是这个情绪功能异常。第四个方面就是认知功能障碍,所谓认知功能障碍,比如说不认识家里的人了,或者简单的一些计算数字都不能计算出来。第五个表现为言语功能障碍,所谓言语功能障碍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第六个功能障碍就是吞咽功能障碍,就是不能正常的饮水和饮食。第七个功能障碍是心肺功能障碍,比如说容易导致肺部功能低下,总是就是肺部感染。第八个功能障碍是二便功能障碍,比如说大小便不受自己的控制,或者大小便拉出来了自己还不知道,
“中风”一词在中国古文献中由来已久,早在晋隋唐时期以前的《内经》就有类似记载。晋隋唐时期以前:以“外风”立论
(1)《内经》中类似中风病的记载很多,但无中风病名
(2)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中风病名,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在治疗方面创立“侯氏黑散”和“风引汤”。
宋金元时期:由“外风”到“内风”
(1)宋代《圣济总录》笫一次提出卒中风的概念,标志着“中风”概念逐渐由“外风”向“内风”演变。
(2)金元时期认为中风是由 "内风"所致,分成了多个学术流派,由于理解不同,治疗方法也多有不同。(如刘河间创立“地黄饮子”作为中风缓解期肝肾阴阳两虚、舌足瘘废的某础方,开从肾论治中风之先河;而张从正在治疗中风方面主张汗、吐、下法,用药多用防风通圣散,凉膈散,三圣散等,反对用至宝丹,淸心丸等药治疗,这点与刘河间截然不同。)
明清时期:著名的“补阳还五汤”
(1)明朝张景岳明确提出了“非风”说,强调本病以内伤为本,采用大补元煎、右归饮等进行治疗。
(2)清代以后,对中风终于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内风致病”理论,叶天士综合上述理论,创立了“阳化内风”说,在治疗以“缓肝之几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为治疗方法。之后,张寿甫进一步继承和发挥叶氏之说,创造了镇肝熄风汤和建瓴汤。
(3)清末,王清任则在此基础上加入血瘀辩证,创立“气虚血瘀”论,创立了最著名的“补阳还五汤”,被后世所推崇,一直沿用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