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份减去出生的那年年份后加一,例2007-1984+1=24,即84年出生,现虚岁24 ;
实岁算法:
先看现在他有没有过生日,如果过了生日,就是现在的年份减去出生的那年年份,例84年8月7日生,现在是07年9月,那么实岁就是23。
虚岁的概念就是:从妈妈怀孕的时候,按农历开始算起,婴儿出生时就计为一岁。
在中国有用虚岁计算年龄的地区有很多,比如湖南、湖北、江苏、江西等等的一些地方都有存在有用虚岁算年龄的情况,一般是农村和较落后的郊区等地区有用虚岁计岁的旧习。全国各地分布广泛不等,所以也没有一个很具体和规范正确性的答案。据说不同地区对虚岁习俗的应用都有不同,也伴随着当地一些不同的禁忌。
PS:听闻虚岁的用法是通过佛教传入的,但本人还未加以考证。
中国人说到年龄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做“虚岁”。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对于“周岁”可能一般人还能说得清楚,然而虚岁却是件让人感到迷惑的事情,什么是虚岁?为什么还有个虚岁?
什么是虚岁?
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虚岁中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从理论上说,一个人一出生,就被认为是1岁了。因此按照民间的习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在百日之前人们还会以日为单位来计算他的大小一过百日,人们就再不会计算他的日龄或者月龄,而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
为什么会有虚岁?
要理解虚岁,必须懂得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二是中国祖先的民族性格。
古代历法建立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之上,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环,产生了日的概念。所谓“日”就是一个昼夜。观察月亮圆缺的变化,从月圆经过月缺,再到月圆,由月的圆缺变化产生了“月”的概念。所谓“年”就是寒来暑往、草木枯荣的一个周期。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就是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这种历法的特点造成中国古代历法的不精确性。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
近1天。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就造成中国古代历法中,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中,年相对比较准确,而日则不便于一一对应。今年的某月某日与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够“对号入座”,假如一个人是今年闰月初三生的,那他明年的生日怎么过呢?
中国古人没有现在我们所谓“生日”的概念,与“生日”含义最接近的词是“生辰”、“诞辰”。生辰和诞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生日,生日是以日为最小单位的,就是一天而诞辰和生辰则是以时辰为最小单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在中国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与年、月、时是并驾齐驱的,并没有任何的侧重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强调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们说生日,只说几月几日,不说年也不说具体时刻。
古人之所以按年记岁,就是因为古人没有时间的抽象概念。我们的祖先对年的认识很早,这决定了我们祖先纪年方法的原始性。原始思维没有抽象的数字概念,我们的先祖不能理解年月日的时间现象,所以把“年”、“岁”作为一种具体的物。因此古人创立了通过属相记录人的出生年份的记岁方法。这种记岁方法有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每一年对应一个属相,不计月日和时辰其次,没有空缺位置,没有零的概念,每一个人不论你的生命在一年中占有多大的时间份额,哪怕只有一天,也必定有一个属相,后来随着春节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春节有了增岁的意义,这一天被当做每一个人的生日,而虚岁就是这种记岁方法导致的结果。
我也是福建的。。 我也是来广西这边读书住。。在我看来,周岁一般是用在较正规的场合,或者书面上的。 这不管在哪,只要是在中国,都一样的。
虚岁,就是平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多, 因为虚岁是按每年春节增一岁来算的嘛, 而周岁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按每年生日长一岁来算的。而过年是大家一起过的,所以虚岁更通俗点嘛我觉得。
不过我来广西这边,好像都没被问几岁,差不多都是问我哪一年的。
其实周岁和虚岁之间,不一定是只差一岁,今年在你生日没过之前,周岁与虚岁是差2岁的,过完生日直到春节之前,虚岁就大周岁1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