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说的是一个有志向能够成就事业的人,必定能够树立一个长期奋斗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努力;而那些碌碌无为的无志者,则是选择一种不断立志又不断弃志的方式来过自己的人生。
有志者和无志者都有志向,其区别并非在于有无志向,而是对待志向的态度。
“有志者立长志”,其本质在于为自己树立一个终生奋斗的人生目标,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理想。一个人只有有了信念的支撑,理想的鼓励,才能够有拼搏的动力,坚持的毅力和成功的实力。所以,立长志是衡量是否有志的一个标准,能否成功的一个条件。
“无志者常立志”,其表现:一是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继变化,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二是当遇到困难就言败退缩,转换新目标。
但是,“立长志”和“常立志”并不是彻底对立的,二者是可以有机统一起来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要把长远目标和当前重点协调统一起来。因此,要树立一个远大的“长志”,但是要实现这个“长志”,又需要“常立”一些近期的目标。
扩展资料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意思是朝三暮四、变化不居等于没有立志,专一的志向才能够激励人们勇敢地实现道德追求。
王夫之十分重视“志”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把“志”作为“入德之方”。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必须从立志、正志、志的专一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立志。王夫之把立志看成是人与禽兽的一个重大区别,人不立志就如同禽兽。他甚至认为,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境界取决于立志是否远大坚定。圣人和普通人的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圣人有远大而坚定的志向。进而在立志的条件下,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与思考,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其次是“正志”。因为在立志实施时会出现两种不好的情况:一种是“尚志高而忽治心之学”,即立志高傲,难以脚踏实地去做,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小错误也不愿去改,长此以往必铸成大错。另一种是“志气靡而不振”,即志向萎靡则会缺乏动力和激情。
上述两者情况都不利于道德上的进步,要克服就必须正其志。王夫之说:“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意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志向,不“志高”也不“志靡”。
再次是志的专一。王夫之说:“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志”的专一包含着意志教育的含义,道德教育要通过受教育者内在知、情、意、信、行的矛盾转化才能发生作用。
而志的专一,能够帮助受教育者产生内在认同感,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从而排除障碍和困扰,坚定道德追求,并最终达到教必著行,产生道德行为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以远大理想信念开创新时代的新天地
有志气的人会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而坚持不懈的去追求,立一次则足矣;而无志之人经常会给自己树立目标,但又不去努力追求,正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例如“下周开始戒烟”、“从此不再打麻将”、“以后再也不喝酒了”,这样的说法常常听到,但是一般都做不到言必行,行必果。所以要经常立志,从来立不了长志。这就是所谓的“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扩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谚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