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张说明你初步血液检查正常, 无贫血, 无明显感染或患恶性血液疾病的表现。 结果中稍高稍低无关紧要。
第三张说明你未患乙肝, 且注射过乙肝疫苗
第四张说明你体内无艾滋病毒抗体。 如果3-6月前或更久曾发生高危性行为, 基本排除感染HIV病毒。
问题二:验血报告怎么看 血常规主要包含了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和比例、淋巴细胞数目和比例、嗜酸细胞数目和比例、嗜碱细胞数目和比例、单核细胞数目和比例、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目、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简单来说,看血常规报告主要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有无异常。
白细胞(WBC)
正常值范围是(4.0~10.0)×10e9/L。白细胞对人体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白细胞是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及单核细胞所组成。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数的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5%,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全身各部位的感染都可导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白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症、骨髓纤维化等)及放化疗等所致;嗜酸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过敏、自身免疫病和肿瘤,而嗜酸细胞减少常常是伤寒的表现。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正常值是男性(4.0~5.5)×10e9/L、女性(3.5~5.0)×10e9/L、新生儿(6.0~7.0)×10e9/L。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男性120~160 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一般情况下测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二者的意义基本相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往往提示有贫血,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可以初步判定贫血的类型(如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等)。贫血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血红蛋白90~120 g/L;中度:血红蛋白60~90 g/L;重度:血红蛋白30~60 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 g/L以下。我们一般人体检中常见的多为轻度贫血,且如红细胞体积偏小,多为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则可见剧烈吐泻、高热大汗等导致脱水的情况下,还有就是处在高原或长期缺氧的情况下。
血小板(PLT):
正常值是(100~300)×10e9/L。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改变会产生出血症状,如皮肤和黏膜的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和眼结膜下出血。严重者有便血、血尿,肺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放化疗后,或有些生理现象(如女性月经期)。血小板增高多见于血小板增多症,也可见于某些疾病(如类风湿病活动期)。
血细胞比容(HCT):
正常值是男:0.40~0.50 女:0.35~0.45。红细胞比容是影响血液黏度的重要因素,血液黏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红细胞比容增高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即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红细胞比容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
中性粒细胞:
正常值40%~75%或(1.80~6.3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急性或化脓性感染(如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如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或在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
如果确定是乳腺癌的话,术前化疗较好,因为术前化疗可以检测化疗药物对癌细胞是否有效果,而且可以是乳腺癌降期、降级,是不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可以手术,不能保乳患者可以 保乳。但术前化疗也有他的不利处:穿刺有一定的假阴性率,而且如果化疗药物使用后无效的话,可能会耽误一点时间,可能要换化疗药。但大部分患者术前化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实在怕穿刺活检的假阴性率,可以考虑用麦默通穿刺活检阳性率高一些。
对于西医来说,没什么不能吃的,何况患者要行化疗,化疗后一般反映较重,胃口等会下降,能吃得下东西都不错了。所以只要健康饮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