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门在北京东城区。
安定门,元称安贞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
“安定真武”在诸门中颇有独特风格。清朝在北京实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一共是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属进驻北京以后,清廷下令圈占内城的房舍给旗人居住。
以前在内城的汉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
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祟文门内。
介绍
安贞门站是地铁10号线北段一站名,原安贞门建于700多年前的元朝,其得名于《易经》讼卦的“乾上坎下,九四不克讼,复命谕,安贞吉”。 元朝被明朝推翻后,明朝统治者废弃安贞门并连同北面的城墙向南移五里地,另建新城门取名安定门,意为“天下安定”。
安定门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正统四年(1439)重建。箭楼面阔七间宽32.5米,进深三间18.5米,后出抱厦五间宽27米,通高30米,箭窗82孔。
安定门城楼宽26.4米、深11.5米、下层面阔七间(含廊)31米、檐柱24柱;上层面阔五间25.6米、檐柱16柱、楼连台通高33.13米,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民国时期1915年前后,安定门瓮城和闸楼一并被拆除,箭楼于1956年拆除,城楼于1969年修建地铁2号线时被拆除。昔日巍峨屹立的安贞门、安定门均已消逝,如今留给我们的只是虚无缥缈、名不符实的地名和无助的回忆。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办事处位于北三环中路。辖域东起安立路安定门外大街,与和平街街道办事处、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相邻,西至昌平路南段,毗邻海淀区和西城区,南至黄寺南里南侧,柳荫公园北侧与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接壤,北抵土城南路,健安西路东段隔北土城遗址与亚运村街道办事处相望。东西最长2.25公里,南北最宽1.65公里,辖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
辖区共有26332户,77307人,汉族居多,另外有回、满、蒙、朝、苗、藏、维、土家等23个少数民族,人口密度21153人/平方公里。
安贞街道地名由来:
安贞街道东北角原有安贞门,故得名“安贞”。安贞门是元朝首都元大都的城门,位于大都的北部偏东位置,已拆除。安贞门得名于《易经》,坤卦的彖辞“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因天(乾)南地(坤)北,安贞门处于坤位,顺应乾德。
2022年2月,安贞街道被确定为2021-2022年度北京市卫生街道。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安贞街道人口数量为5.7万人,位列朝阳区各街道地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0位。
安定门属于北京东城区。
安定门位于北京城内城北垣之东,明朝初年明军攻破元大都后,内缩北城墙五里修筑北垣,改大都为北平。原北之东门安贞门南移,修筑新的北之东门,定名“安定门”,取发兵荡寇,凯旋而归,获得皇朝家国安定之意。按照《易经》学说,安定门又称“丰门”。
安定门结构
安定门城楼形制略同于朝阳门。城楼面阔五间,通宽31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6.05米,楼连台通高33.13米,重檐歇山、灰筒瓦绿琉璃剪边瓦顶。瓮城呈圆弧状之方形,东西长68米,南北为62米,瓮城东侧墙上辟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
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政府修缮安定门城楼及城垣,明正统元年(1436年)修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明正统六年(1441年),安定门城楼失火,当年修复。后明、清历朝均有修缮。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都要经安定门到地坛祭祀后土,以求五谷丰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定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