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量。
运动中主要能量是糖和脂肪酸,两者供能比例取决于运动强度。当 运动强度达到最大吸氧量65%以下时,脂肪的供能比例增加,运动的耐久力和糖 原贮备量有关。
正常人体内糖原贮备量约为350g,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举响运 动员体内的糖原贮备,赛前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增加糖原贮备,从而增加运动员的 耐力。
体育运动的能量消耗因运动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进行不同运4项目 的运动员的能量摄入量也不尽相同。
(2) 蛋白质。
蛋白质供给充分对维持运动员的神经兴奋及弥补运动中消耗的 蛋白质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建运动员蛋白质可按每千克体重1. 2〜2.0g供给。
若是高强度项目还可适当追加,而且在质量上应当有30%左右的优质蛋白质。
(3) 脂肪。
运动员饮食中控制适当的脂肪量,一般脂肪能量比为30%左右,高 脂饮食会增加血浆中脂肪的氧化和利用,但在训练和比赛前不提倡高脂饮备。
体内脂肪贮存量过多会影响运动能力,体内脂肪氧化的耗氧量高,高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吸收慢,延缓胃的排空,而且脂肪代谢产物属酸性,脂肪氧化不全的产物 (酮体)蓄积会降低运动员的耐久力。
关于脂肪酸来源的比例,有资料表明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均可小于1/3,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则可略大于1/3。
(4)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运动的重要能源物质,试验证明碳水化合物作 为肌肉运动的能源,消耗等量氧的产能效率比脂肪高4%〜5%,这种差异在比赛时可能会成为影响胜负的因素。
运动员体内肌糖原贮备水平与运动的耐久性直接 相关,而糖原贮备又受膳食中摄人碳水化合物量的影响,因此赛前和赛中补充糖都 有助于运动员耐力的提高。
(5) 合理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长时间运动或在热环境下运动,出汗较多,水代 谢旺盛,当运动员失水超过体重的2%时,常感到口渴。
一般认为失水量为体重的 3%〜4%时,基本上不影响运动成绩,但若失水量达到体重的5%时,运动能力则 明显下降,但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影响程度要小些。
运动员水的供给量应以保持水平衡,补足失水量为原则,如大量出汗后应采用少量多次补足的办法。运动中补 液时,液体温度以10〜13°C比较适口,有利于降低体温。
由于运动引起人体大量 出汗时,也使一些矿物质丢失明显增加,跟随汗液流失大量的矿物质主要有钠、钾及少量的钙和镁等。
运动员缺钾时,糖的利用受限,还会增加肌肉损伤的概率,体 内ATP合成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影响,肌肉血流量相应减少,故可引起肌肉无力导致运动成绩下降,因此补充含钾丰富的水果、蔬菜、瘦肉类及含钙、镁、磷、铁丰富 的食品是非常必要的。
铁主要存在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肌蛋白中,并与多种氧化 酶、呼吸酶有关,因而铁与运动员尤其是参加耐力项目的运动员的摄氧能力有关。运动员的运动性贫血,可能与膳食营养不合理、摄入铁的利用率低、大量出汗使铁 的损失量增加等有关。
(6) 维生素。
维生素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与劳动中的作用相同。
运动时体内 物质代谢过程加强,使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若经常进行剧烈运动而不注意补充维 生素,可使维生素的缺乏症提前发生或症状加重。运动员对于维生素的缺乏情况比一般人严重。维生素A在体内除参与视紫红质形成、保护上皮细胞的健康外还 与应激机能有关。
许多运动要求视力集中,如击剑、射击、乒乓球等项目的运动员 。的维生素A供给量要比参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的需要量高,而且摄入量的2/3最 好由动物食品供给。
因为运动员总能量消耗高于一般人,而且水溶性维生素B1、B2、C及烟酸易随 汗液流失,当其膳食中这些维生素摄入不足时,运动员易出现肌肉无力、容易疲劳、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导致耐力受损害;相反,若这些维生素供给充足,则可提高肌肉的耐久力,运动后也较易消除疲劳。
扩展资料:
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一样需要的程度。
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
①食品所含热能和营养素的量,对蛋白质还包括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互间的比值,对脂类尚应考虑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②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人体消化率,主要是蛋白质、脂类和钙、铁、锌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消化率。
③食品所含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尤其是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钙、铁、锌等营养素被消化吸收后,能在人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④食品的色、香、味、型,即感官状态,可通过条件反射影响人的食欲及消化液分泌的质与量,从而明显影响人体对该食物的消化能力。
⑤食品的营养质量指数。食品价格不一定反映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是相对的。同一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可因品种、产地、成熟程度、碾磨程度、加工烹饪方式等不同而有很大区别。
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 一般来说,食品中所提供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越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养价值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普遍都比正常人要好得多,因为他平常最基本的体力锻炼是要有的,不管是什么运动员是擅长爆发力的,擅长耐力的,还是擅长肢体柔韧性的,该有的体力锻炼绝对需要有的。
但是不同运动员本身擅长的方面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运动员本身所从事的项目决定了他身体素质中的长处和短处,也就是所谓的短板。比如一个跑马拉松的运动员,他本身的耐力肯定是相当强的,你想马拉松跑40多公里能够跑下来一个全马这样的专业,运动员本身的肌肉耐力很好,但肌肉的爆发力不足,你让这样的运动员去跑一个100米跑200米,那他可能不见得跑得多快,但你让他跑一个10公里20公里,他的速度可能比很多专业的短跑运动员要快得多。
还有运动员,比如举重的这些运动员,本身的体力当然也是比正常人要好的,但他们的力量更多的是爆发力,因为举重就是那一下不侧重于肌肉的耐力,不像是长跑的运动员,所以他们的爆发力很强,举着一下还是说平常测试力量的时候,突然的这一下爆发,他的力量会很强,但真正论到力量的持久性,连他去跑个马拉松还真不见得就能行,身体素质自然就不能跟专业的运动员比这方面的东西了。
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也会受到年龄变化的影响,因为中国有句古话拳怕少壮这句话很对,运动员即使是保持着常年的锻炼,你想一个25岁30岁的这种年龄段的巅峰状态的运动员,跟一个已经有了很多年经验,但现在已经到了45岁乃至50次的运动员,却比谁的体力会更好一点?那肯定是那个年轻的。就算那个年龄大的,他本身经验很很丰富,但无法逃避的一点就是年龄逐渐变大,身体素质会衰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