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生日和阳历生日一般19年重合一次,但是要注意,很多时候并不是19年整,有时候会多一天或者是少一天出现。真正19年一次重合的反而很少,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上完全重合的。
一般来说,生日的阴历和阳历19年左右重合一次,很多时候并不是19年整数,而是多一天或者少一天。每个人的19、38、57、76和95岁的生日中,总有几知次阳历和阴历是和出生那一年相吻合,但并不是每个人的19岁生日都是阳历阴历同一天,而是在前后一天,更有可能一生也不会重叠。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农历、殷历、古历、汉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形成了农历(汉历)。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古历、汉历、夏历、旧历,不过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传统上使用的夏历(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球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时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日),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绕日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天),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每隔19年的农历、阳历重合一次。
不管是农历的月还是阳历的年,它们的准确天数都不是整数而是小数,农历和阳历19年中的天数有微小的差别,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小数也变成了大数,从而出现了这种现象,但一般只差一天。”
对于这种说法,专家表示,农历的循环算法,是利用农历和阳历的最小公倍数,经过计算,确实是19年,但肯定还会有误差,“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6时9分10秒,而阳历一年是365天,农历一年是360天,因此,阳历和农历都不完全精确。”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农历置闰的结果。
农历中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来确立的。实际上每月的平均天数是29.5306日,如果乘以12,一年只有354.3672天;而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周期是365.2422天,这样农历年1年的实际天数比阳历年少了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209天除以30是6.9666。
也就是说,在19年中,农历年比阳历年少了差不多7个月的时间。为使农历和阳历相差不太多,就必须把这7个月补上。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
为了补上这7个月,人们采取在农历设置闰月的方法——19年7闰,即在农历19年中,12个为平年,每1平年12个月;再加7个闰年(分别为第3、5、8、11、14、17、19年),每1闰年有13个月。
这样19个阳历年的天数和19个农历年的天数差不多相等,因此每逢19或19倍数生辰的时候,阳历生日和农历生日就有机会在同一天出现。
扩展资料: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并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纪年方面,以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最早源自何时,暂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上古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比如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
阴阳干支,阴自然是指月亮,阳为太阳,干支指天干地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天干地支各取一字组成纪年,比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后重回起点,所以六十年称为一甲子。故六十岁也称花甲之年。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日历每28年一循环,可以重复使用?
人民网-“农历”到底怎么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