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抗与逃避。面对压力时,大脑释放出一种激素,导致肌肉紧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类反应常见于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压力事件,如丢了工作、亲人去世等。此时,对抗者选择迎难而上,逃避者选择远离。
2、默默承受。主要表现为既不对抗也不逃避,而是默默承受压力。长此以往,易致各种疾病,如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3、反应迟钝。面对压力,有些人像被冻住了,无法做出任何行动反应。但压力引发的生理反应不会停滞,因此带来的慢性压力伤害仍存在。
4、情绪过载。突然且过大的压力会导致一个人出现慌乱情绪。美国祖克尔-希尔赛德医院临床心理医生柯蒂斯·赖辛格博士说,就像一头鹿被置于聚光灯下,会不知所措。一旦人体无法承受同时袭来的过多情感,就可能患病。
5、极度疲惫。赖辛格博士说,为提供更多能量应对压力,大脑会自发调动大量葡萄糖。当大脑耗能过多,人就会感到疲惫、困倦。此时,只有即刻的睡眠才能补充消耗过多的能量。通常,婴幼儿出现这种反应较多。因为儿童的抗压“资源”较少,只能靠睡眠应对压力。对这类人而言,储存的能量越多,抗压能力越强。但需提醒,嗜睡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应予以区别。
我个人压力大的时候,自己本身意识层面不一定能察觉到这一点,但是梦境里往往会体现,比如做过在温馨的生活场景中遭遇几百米的海啸这样的梦。其他不一定会出现的特征是思维会变得有些生涩,不容易感受美(比如音乐)。但是我觉得这个回答题主想知道的可能还包括如何缓解吧。
我的建议是首先分析出压力源在哪里,这一步特别重要,一旦找到,有些压力会突然松懈下来。那么分析的话,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简单划分成3到4块:学习/生活/家人+朋友,想要划分细一点的话可以从下边的条目里挑:家人、朋友、熟人、同事、学业(工作)、学校(公司)、生活、健康、经济。
一般的压力源都分布在这些上,可能是里边单独的一项也可能是几项交织。对于我们的文化来说,最大的压力源一般来自于人际,尤其是家庭方面。不要把眼下承受的压力投射到未来。很多人都有思考未来的习惯,但是,未雨绸缪并不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能会让人想太多,拉长焦虑的时间。
不要试图解决所有的事情。面对压力时,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事情特别多,一件接着一件。我们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重要,都需要马上处理,导致自己手忙脚乱,做事没有头绪。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对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和排序,理清思路才不至于被压力压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