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吃饭,聊起读书时的情形。朋友说他高中没有怎么好好读,所以最后考的大学也不怎么好。其实那一刹那间我是想讲话的,但我忍住了:他考的那所大学,比起我读的大学还是好一些的——一所我千辛万苦刻苦努力才考上的大学。
此时浮现在我脑海中第一个词是:愚笨感。这种感受如此强烈,让我想起很多场景,比如说我会第一个到教室来上早自习,会做题做到很晚,可是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我就是那种学习很努力可是成绩又不好的学生。
而我们班级里经常考第一的那个学生,天天上课睡觉,考试照样拿第一,简直要气死!对我来说每一道数学题,每一个需要分析的英语长句,都如攀登高峰一样吃力,对这些聪明的学生来说,扫一眼就会了。
这种感觉上班后依然挥之不去。领导交代一件事情,别的同事一下子就明白了,而我还要琢磨半天,还是理不清关系,非得找其他同事一样样问清楚。过一会儿,感觉自己还是没有理解透,又去问同事,究竟是不是这样,为什么是这样……我想同事们也会不耐烦: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到了你这里就这么复杂?
聪明是什么感觉呢?一点就透,能迅速找到事情的规律,还能举一反三。事情到了他们那里变得通透轻盈,拿起来不费力气。到了我这等愚笨的人面前,事情混浊庞大,越努力解开越是被吞噬在其中,陷入沮丧的泥淖之中。它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我的笨手笨脚和惶恐不安。
最早的一个场景是哥哥让我去买方便面,拿着钱走在去小卖铺的路上,我一直在纠结:我没有问清楚买的是什么方便面,是哪个牌子的呢?要桶装的,还是袋装的呢?……那一刻我恨不得跑回来再问清楚,又怕哥哥嫌弃我笨。去了小卖铺后,每一样都买了一包回来,哥哥看到后,大吃一惊,“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这种怕受责骂的担心,从小时蔓延到现在,就是在一堆可能性之中无法抉择,担心害怕,觉得自己太笨了。但事情的另外一面是,你腻烦了这种凄惶的心态,变得独断起来,“去他的,我为什么要怕来怕去!相信自己的自觉好了!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于是变得雷厉风行,做事效率神速,当下判断,当下行动。这种“快”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好比是飙车,终于享受到风速速掠过耳边肾上腺飙升的激情。但事情的结尾往往是一塌糊涂,因为那是莽撞的代价。
并不认为任何人很笨,所谓的“笨人”其实有几种情况:1、你已经很努力在学习,但是总是无法看到效果?
首先要考虑的,这件事是不是擅长的?比如,有的人可能天生就不擅长数学,或者有的人对文字特别不敏感,他们更喜欢听别人说、而不习惯看大段文字。
要想学会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肯定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
其次需要思考:这件事情,是不是兴趣所在?当对一件事情特别有兴趣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愿意接纳、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去反复地做这件事情的,相反,如果完全没有兴趣、或者特别抗拒,那么就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为,每个人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一开始都很笨拙。
2、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
这个时候,建议对自己的能力做一点评估,也就是说:如果这件事满分是十分,那你能够达到几分,对自己的要求又是几分?
如果对自己的要求,是在八分以上,但目前的能力只有四分,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苛刻了?不妨先尝试先做到五分或者六分,再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
3、学习速度太慢,远远跟不上其他人。
这就要思考一下,这件事情是不是别人所擅长,而你不擅长的?对于你不擅长的事情,就需要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这里我说的“擅长”和“不擅长”,并不是说没有天赋,也不是说笨。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喜好不同,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
所以建议:对自己不擅长的部分,默默努力就好了,不要拿它去跟擅长的人相比。
4、性格非常内向,不善交际,所以优势没办法展现出来。
性格内向并不代表是缺点;相反,内向的人更专注倾听,更能发现一些细节上的东西。
如果有很多优势别人没发现,那确实要将它们展现出来。如果害怕说话,可以通过写文字的方式去分享。总之,要尝试把自己给推销出去,把优势展现给别人。
因为现在大家都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去发现别人的优势,要靠自己去展现。
5、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满足感,是提高学习动力的一个关键要素。
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当,学习做事严重受挫,就会越来越没兴趣,甚至产生讨厌的情绪。拿读书来说,如果速度慢、读不懂、记不住,那很难有读书的动力,所以说效率就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学习一些诸如“精英特速读”的快速阅读方法,能有效提高阅读者的阅读速度、快速理解和重点记忆,其次对注意力、阅读理解思维、记忆力也有些帮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