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yáng biǎo zhèng
2 英文参考taiyang superficiessyndr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太阳表证为病证名,即太阳经病,亦称伤寒表证[1]。伤寒表证指病邪侵入太阳而所出现的证候[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又:“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外证即表证[2]。太阳表证的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肌[2]。
4表证必要的临床表现是恶寒。
一、表证,是中医学中最常见的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在《伤寒论》中,表证指的是太阳病,即外感寒邪的初期,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出汗区分为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和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
二、表证,证名。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尚在浅表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多见于外感病初期,症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
三、所谓“表”是指肌表,表证是指病变部位在体表,病情较浅。表证的症状有怕冷、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脉浮等。一般说来,表证又可分为表寒证、表热证。
四、其中,表寒证有怕冷、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鼻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表热证有发热、怕寒、有汗或无汗、口渴、咽红或咽喉肿痛、舌尖红等。治疗表寒证时应使用辛温解表中药;治疗表热证时应使用辛凉解表中药。
五、表证中医名词。外感病邪一般先侵袭体表的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表寒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苔白口不渴、脉浮紧等;表热则见身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脉浮数等。
表虚证、表实证是论述表证与虚实之间关系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表虚表实的划分主要根据汗的有无。临床上,表虚证常表现为有汗出,常兼见恶风,发热、脉浮缓等症状。对于表虚证,《伤寒论》是这样论述的:“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由此可见,表虚证的成因主要是人体感受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故汗出。从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分析,所谓表虚证,是风邪伤人,肌表有邪气,全身正气不虚而致,因而,它仍属于实证的范围。此外,如果患者肺脾气虚,肌表不密,抵抗力低下,容易导致六淫邪气的侵犯。当受风邪侵袭,表现为汗出等表证时,也属表虚证的范围。临床上,表实证具有无汗的特点,且常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而喘等症状。这是由于感受了寒邪,寒为阴邪,主收引,使皮毛闭塞,卫阳被郁,气血不利,因而,就出现无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情况。治疗宜用卒温解表之剂,解除表邪。故按八纲虚实的概念来划分,表实证属实证的范围。总之,表虚证、表实证只是表证的两大类型,是相对而言的,辨别表虚证与表实证,要结合病人体质,以有汗无汗为依据。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