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辐射种类
(二)照射剂量
规律:剂量愈大,效应愈显着,但并不全呈直线关系。
半数致死剂量:(LD50)or LD50/30
(三)剂量率
在一般情况下剂量率越大,生物效应越显着,但当剂量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生物效应与剂量率之间则失去比例关系。
(四)分次照射
同一剂量的辐射,在分次给予的情况下,其生物效应低于一次给予的效应。分次愈多,各次间隔时间愈久,则生物效应愈小。
(五)照射部位
当照射剂量和剂量率相同时,腹部照射的全身后果最严重,依次为盆腔、头颈、胸部及四肢。
(六)照射面积
当照射的其他条件相同时,受照射的面积愈大,生物效应愈显着
(七)照射方式
照射方式可以是内照射或外照射和混合照射。
外照射又可以是单向或多向照射,一般来说,多向照射大于单向照射。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放射敏感性:指当一切照射条件完全一致时,机体或其组织、器官对辐射作用的反应强弱或速度快慢不同。若反应强,速度快,其敏感性就高,反之则低。
(一) 生物种系的放射敏感性
总的趋势是:种系演化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则其放射敏感性越高 。
(二) 个体发育的放射敏感性
总的来说,放射敏感性随着个体发育过程而逐渐降低。
胚胎植入前期:照射母体,胚胎大量死亡,人为妊娠第0~9日,小鼠为0~5日。
器官形成期:受到照射,出现大量畸形。人为第9~42天,小鼠为第5~13天。
器官形成期后:个体的放射敏感性逐渐下降。
应当强调指出,胚胎和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发生某些类型的癌症和白血病的危险度增高。
(三) 不同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Bergonie和Tribondeau定律: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其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而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的结论,但卵母细胞和淋巴细胞例外,这2种细胞并不迅速分裂,但两者都对辐射极为敏感。
(四) 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敏感性
DNA>mRNA>rRNA和rRNA>蛋白质
工业射线探伤主要有伽马射线、X射线两种,对人体的伤害为射线灼伤,射线辐射损伤主要与射线的种类、能量、辐射剂量、照射方式、照射部位等有关。剂量25拉德以下照射对人体没有伤害,50拉德以上就可能产生后果。人的腹部、头部、胸部都是受照射危险部位,应注意防护。
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
人体受到射线照射的方式有2种:体外的射线照射(简称外照射)和射线源进入体内而使人体所受到的照射(简称内照射)。
对外照射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避免或尽量减少来自体外的各种射线对人体的照射时间和照射剂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距离防护。就是尽可能远离射线源。
(2)时间防护。就是尽可能减少可能受到射线照射的时间。
(3)屏蔽防护。就是在射线源的周围设置能够吸收或阻挡射线的物体(称为屏蔽物),尽可能减弱射线到达人体时的强度和能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射线对屏蔽物有不同的要求。对α射线和β射线,不需要很厚的屏蔽物。而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强,要用很厚很重的材料作屏蔽物。最常用的有铝、铁、混凝土等。而对于中子的屏蔽材料则选用对中子吸收能力好的石蜡、硼、水等。
(4)加强剂量监测。保证射线源安全运行,避免各种人为事故的发生。
总之,只要遵循上述各项基本原则和方法,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我们就能够避免射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