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人才网整理整理关于护士资格考试备考: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病变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 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在病毒、性激素、环境因素(阳光照射)、药物等因素。
2. 临床表现:
① 发热:初期仅有低热,急性活动期可有高热,同时常伴有乏力、疲倦、体重减轻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② 皮肤黏膜损害:80%的病人有皮肤损害,常见于暴露部位出现对称的皮疹,典型者在双面颊和鼻梁部有深红色或紫红色蝶形红斑。
③ 关节与肌肉疼痛:大多数关节肿痛是首发症状。
④ 脏器损害:几乎所有SLE病人均有肾脏损害,约半数病人有狼疮肾炎。一旦发展成尿毒症,则成为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
3. 辅助检查:抗核抗体(ANA)成为主要的筛选指标
4. 治疗原则:
① 一般治疗
②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首选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免疫抑制剂。
5. 护理措施:
① 密切观察病情
② 注意活动与休息
③ 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必要时穿长袖衣裤,戴遮阳帽、打伞,禁忌日光浴。用清水冲洗皮损处,忌用碱性肥皂,避免化妆品及化学药品,防止刺激皮肤。保持口腔清洁及黏膜完整。脱发的病人减少洗头发次数。忌染发、烫发、卷发。
④ 预防感染
⑤ 药物护理:激素类药物勿擅自停药或减量,以免造成疾病治疗“反跳”。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道反应多,宜饭后服。抗疟药的衍生物排泄缓慢,可在体内蓄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故应定期查眼底。
⑥ 饮食护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忌食含有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香菜、无花果等。
⑦ 心理护理
例题:患者,女,24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入院,面部蝶形红斑明显。对该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
A. 用清水洗脸 B. 不用碱性肥皂 C. 禁忌日光浴 D. 可适当使用化妆品
E. 坚持用消毒液漱口
答案:D【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面部有蝶形红斑患者,不宜使用化妆品,因化妆品含有化学刺激成分,可刺激皮肤,加重病情,故不宜使用。
推荐>> 护士资格考试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
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是全身体检中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常见的肾病,就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出来。其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那么血常规的检项目有哪些?什么时候需要做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血常规化验单又该怎么看?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欢迎阅读。
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在孕前检查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在血常规结果中,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因此,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早查找出身体存在的一些疾病隐患,一旦发现,需要治愈后才行怀孕,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是全身体检中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常见的肾病,就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出来。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一般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其中白细胞分类计数又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2、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3、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常规检查时间
血常规检查需要空腹,因此检查时间最好选在上午。可以自备食物,等检查完后就进食。
血常规检查多少钱
一般来说,单纯的血常规检查一般在20—25元左右。但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价格略有不同,一般不超过50元。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医院。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将准备采血的部分清洗干净,这些部位通常上耳垂、中指或无名指的指尖,等到采血的部位干燥后再进行采血。在寒冷的日子里,可将局部搓热后再采血。
2、血常规检查前应空腹,但空腹并非不吃早餐这么简单。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8点之后更是应该禁食,假如12点还在吃夜宵,到抽血时,就不能保证空腹。体检当天早上,建议只喝白开水。
3、体检当天最好穿袖子宽松的衣服,方便静脉抽血时捋袖子;衣服要干净,以防针孔感染。
4、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
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红细胞(RBC):增高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则可能为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b):增高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为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升高为各种细菌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则表示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增高为细菌感染,炎症;降低为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增高:百日咳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为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增高为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升高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降低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血沉:增快表示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减慢则表示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表示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则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血常规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遇到一些疾病或者身体不适,人们就回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同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血液检验,不过有时候人们发现了自己的血液检验有很多项目都偏高了,尤其是白细胞更是偏高的。
血常规检查中发现的白细胞数值变化可以确定一些疾病,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的传染病恢复期。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白细胞计数偏高原因,血常规血白细胞偏高,白细胞偏高是必要检查的项目,如果检查出来一些高数值或者底数值的变化,也有可能是某些隐藏的疾病
皮肌炎的症状、多发性肌炎的症状还不了解?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是一种侵犯肌肉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常检测到肌酸肌酶等血清肌酶升高。(必要辅助检查)皮肌炎的症状和多发性肌炎的症状多发性肌炎的症状:主要表现是急性或慢性两侧对称性近端肌肉无力或(和)疼痛,尤其是上臂、大腿无力。典型症状如:上、下楼梯困难、梳头洗脸胳膊无力、蹲下起立困难等。部分病人因为肌炎侵犯到口咽部或食道的肌肉如咀嚼肌而造成吞咽困难。皮肌炎的症状:除上述肌肉疼痛或无力症状外,尚会侵犯皮肤,其典型症状为:1、Heliotropesign(向阳疹):上眼皮紫红色变化,可以合并眼皮浮肿现象,是皮肌炎典型表现。2、Gottron
sign(Gottron征):这是一种红或紫红色的皮肤丘疹。通常出现在手指关节背面或手肘、膝部之伸展侧或踝部之内侧面皮肤。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常见的并发症合并肺间质病变: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是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病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出现干咳,可合并出现咽喉分泌物增多,严重者气促、胸闷甚至呼吸困难,以活动后明显。合并恶性肿瘤:约有1/4的患者,特别是>50岁以上患者,可发生恶性肿瘤。肌炎可先于恶性肿瘤2年左右,或同时或后于肿瘤出现。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几种特殊情况一、儿童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儿童肌炎者,病情多重,即皮疹、肌无力发病较重,表现典型。常出现肚子疼的症状,是由于由肠系膜血管炎造成的;此外皮下钙化的多,即皮下疙疙瘩瘩,像大小不等的石头,严重的话破溃流白灰水样物质。二、肌炎合并其它结缔组织病约20%患者可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并存,符合各自的诊断标准,称为重叠综合症。三、无肌病性皮肌炎无肌病性皮肌炎是皮肌炎的一种新类型,有皮肌炎的皮肤改变而无肌肉病变,多数肌力正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