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蒂因(1916~1988)
汤蒂因,原名汤凤宝、汤招弟,曾用名汤萼、汤碧珍,祖籍江苏吴县,生于上海。小学毕业后考入益新教育用品社当营业员,后提升门市部主任、进货部主任。
民国22年(1933年),汤蒂因离开商店,自己开办现代物品社,经销金笔、文具用品。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爆发,汤蒂因设法向西南地区发展销路,开设了上海现代物品社昆明分店。由于日军侵占安南(今越南)海防,经该地中转的100多箱文具用品遭洗劫,商店受到严重损失,无法维持。民国33年元旦,又在上海卡德路(今石门二路)三慰一村弄口开设现代教育物品社门市部。民国36年创办绿宝金笔厂,从事民族制笔工业。
建国后,汤蒂因带头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先后与两个同业厂合并,组成绿宝金笔厂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并积极参加企业公私合营。1955年上海制笔工业全行业公私合营,该厂并入华孚金笔厂(今为英雄金笔厂),汤蒂因任私方经理。"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8年8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1979年起任上海制笔工业公司顾问,轻工业局制笔专业处顾问。
1980年,汤蒂因所著自传体《金笔缘》一书面世,后又出版英文版,参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举办的国际书展。
汤蒂因晚年还创办上海工商专业进修学校、工商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主持成立上海工商学院,为工厂企业和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二、三、四届中央委员,民建上海市委第一至第六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制笔协会副理事长。
汤氏一生未婚。1985年患乳房癌,住院期间仍关心办学事业和制笔行业的发展。
张佩珠(1916~1990)
张佩珠,浙江鄞县人。民国33年(194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邑庙区卫生事务所妇幼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任职。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任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医师,1962年任院长,1984年任名誉院长。历任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宫内节育器指导委员会委员、妇幼保健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第36届世界卫生大会技术讨论会专家顾问。
1952年,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创办初期,房屋、设备条件极差,张佩珠投入创建工作的同时,背起药箱深入地区、工厂、码头、农村,宣传新法接生等卫生知识。她重视妇女经期卫生、早孕营养、产前检查、新法接生和防癌普查工作。推行"产科门诊一贯制"、"妇幼保健网"、"围产期(指怀孕12周至产后1周的特定时期)保健"等制度,使围产期死亡率下降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先进标准。她提倡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推荐。她还倡导"母婴同室",开办计划生育咨询门诊、孕妇学校和新婚学校,使保健院的妇幼保健工作形成系列化的网络,独具特色。张佩珠带领医务人员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研制计划生育药物和用具,率先自身反复试验,确认安全后才应用于病家。1986年,她主持"六种时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课题研究,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论文有《放置上T带铜塑料IUD856例分析》、《回顾我院开展宫内节育器25年》。
张佩珠多次为产妇献血。三年困难时期,她一次上缴党费2万元。1979年,再次上缴党费2万元。将所得的奖金、稿费存于本单位,供添置科研用品及接济生活困难的职工之用。先后16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省下费用为单位添置仪器、试剂和资料,余款2900多美元上交国家。
1984年,张佩珠退居二线,仍然带教中青年医师,深入基层工作。
张佩珠曾出席上海市第一次工代会、第一次妇代会、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党员、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
季月娥(1917~1935)
季月娥,化名李梅芬,出生在江苏无锡一贫农家庭。13岁到上海进荣阳袜厂当童工,受尽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
民国22年(1933年),季月娥进女工夜校读书后,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团小组长、团支部书记,同时任共青团沪西区委交通。将做工所得工资,大部作为共青团的活动经费,自己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民国24年1月底,荣阳袜厂资方要降低工资,月娥按照上级指示,领导工人罢工,取得胜利。事后,她因是罢工的领导者而被开除出厂。
民国24年5月,季月娥被调往共青团中央白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机关工作,化名李梅芬。7月24日与同住机关的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张信达同时被捕,审讯中坚不泄露党的机密。8月底被关入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由于受刑过重,到南京时已病倒。10月病情转剧,由其母设法托人周旋,作为保外就医领回。季月娥于冬季病殁,时年18岁。1979年8月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姚凤仙(1917~1991)
姚凤仙,浙江鄞县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民国25年(1936年)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毕业后,入重庆动力油厂工作,在有机合成的专题研究中,才华初露,发表了《几种作吸附剂用的中国陶土》等论文。
民国37年春,姚凤仙进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工作,先后在化验室、理化室、生产技术科、中心试验室工作,历任副主任、副科长等职。1953年被评为中国橡胶工业第一代女工程师,先后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论文和翻译资料。1957年7月在她的主持下,团结化验组同志,合成了"二亚硝基戊次甲基四胺"发孔剂,这一科学试验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使发孔剂的成本由每公斤25元降低到8元,在生产和使用中获得了实效。1962年,姚凤仙在化工学会上作了"关于改进生胶再生胶丙酮抽出物测定的快速方法"的报告,引起行家的重视,使测定时间从每次12小时减少到4小时。1963年,又在《化学世界》上发表了《粘胶及尼龙帘线的胶乳浆在轮胎制造中的应用》的论文。她翻译的橡胶配方工艺、炭黑属性、子午线轮胎的断面设计、轮胎用钢丝帘线等文献资料分别刊登在1957~1964年的《化学世界》、《橡胶文摘》、《橡胶译丛》与《橡胶译文》中,赢得了同行们的赞誉。在姚凤仙的主持下,大中华橡胶厂全钢丝载重斜交胎开发成功,得到化工部奖励,也为以后的全钢丝子午胎的研制开发工作提供了基础。
"文化大革命"中,姚凤仙受到冲击和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3年被迫退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名誉。1982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厂方根据她本人重返工作岗位的要求,聘她为技术顾问。此时,她虽已年老多病,但在工作中依然干劲不减,诲人不倦。
裘慧英(1917~1992)
裘慧英,又名裘兰芬,浙江嵊县人,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庭。12岁来沪入日商裕春绸厂、美亚绸厂当包身工,后受到厂里中共地下党员的启发教育,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被厂方开除。后进小美丰绸厂做工,民国26年(1937年)4月参加罢工斗争,担任车间工人代表、厂纠察队分队长。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因关厂而失业。同年,8月参加中共地下组织所组织的沪南青年救亡团,担任救护、募捐、组织等工作。10月入普益绸厂,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沪西绸厂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
民国27年4月,裘慧英奉调至中共中央驻上海的地下电台,同延安来的李白合作,担负秘密的情报通讯工作。和李白扮成假夫妻,通宵达旦地收发电报,及时把延安中共中央的指示传达给上海地下党,又把日、伪的重要情报传递给中共中央。裘慧英始终牢记李白的叮咛:"一旦被捕,绝不能使党的利益有丝毫损害,不能连累任何同志。"后来,她和李白经组织批准,成为夫妻。
民国31年9月中秋前的深夜,日本侵略军采取分区停电的办法,搜索中共地下电台。裘慧英和李白立即停止发报,拆卸机器,置入地板夹层。日本宪兵上楼搜到电台机件,裘慧英夫妇双双被捕,押至日本宪兵司令部。敌人让她亲眼看着李白受刑,她虽心如刀割,但仍咬紧牙关推说丈夫做的事女流之辈一概不知。半个月后,裘慧英获释,一面进大诚绸厂做工,一面接受组织嘱咐以妻子名义到处寻找李白下落。民国32年1月打听到李白关在极司斐尔路(今万航渡路)76号,她就以妻子身份入内探监。通过密语,知道李白咬定自己私设电台是替一个阔老板了解黄金价格升降消息,未涉及政治,遂由颇有名气的店铺保释出狱。为了避免敌人继续追踪,裘慧英夫妇暂不恢复情报工作,由组织安排在良友糖果店当店员。后裘慧英与李白又被调到抗日前线的电台去工作,直至抗战胜利。
民国34年9月,裘慧英随李白调回上海,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民国37年12月30日凌晨,遭国民党武装特务包围搜查,夫妇两人和孩子一起被捕,押送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第二大队。民国38年5月7日,李白被反动派秘密杀害。裘慧英强忍巨大悲痛,继续忘我为党工作。
上海解放后,裘慧英先后担任中共上海电信局基层支部副书记、上海邮电技工学校副校长、邮电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和顾问。1983年,裘慧英离职休养。从50年代到她离休后共40多年中,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义务作报告千余场次,听讲人数达百余万人,就在逝世前9天,她还抱病为上海邮电管理局机关干部作中共党史的报告。
裘慧英于1959年被评为全国邮电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985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离休干部,1989年被评为全国邮电系统优秀离休干部,1991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朱惠萍(1918~1947)
朱惠萍,原名朱桂新。江苏崇明(今属上海)人。童年就参加农业劳动。
民国27年(1938年)崇明县沦陷,她协助丈夫(中共地下党员)进行革命活动。民国34年年初,朱惠萍离乡别子到启东,先后参加妇抗会、惩办汉奸工作队、土改工作队的工作。同年9月,朱惠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36年,国民党军占领启东,朱惠萍留在启东坚持斗争,在东圩乡被国民党军警逮捕。敌人先是严刑逼供,打断了她的双腿,继又利诱劝降,朱惠萍坚决不吐露真情,敌人以死威胁,朱惠萍说:"为人民利益而死,无所谓。"一天深夜,敌人将朱惠萍活埋在启东惠安镇南市梢区公所西土窕里。朱惠萍就义时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1949年2月,中共启东县惠安区委决定将惠东乡改名为惠萍乡,以表示对烈士的纪念。
周璇(1918~1957)
周璇,原名小红,生于江苏常熟。出生后即遭遗弃,被卖至上海一周姓人家为养女。民国20年(1931年)入明月歌舞团,因所唱歌曲《民族之光》中有"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句,团长黎锦晖为其改名"周旋"。由于她年龄小,个子也小,颇得其他团员的照顾,让她学文化,学弹钢琴。民国21年4月参加新月歌剧社(后改名新华歌剧社),并在上海民营电台播唱,以嗓音优美,被誉为"金嗓子"。民国24年6月进艺华影业公司,更名"璇",曾参加《花烛之夜》、《化身姑娘》、《喜临门》等影片的拍摄。民国26年初主演《马路天使》,其时周璇年方19,因演唱该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而名声大噪,被评为上海电台十大歌星的亚军。
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周璇参加了抗日话剧《保卫卢沟桥》的演出。同时应上海艺术剧社之邀,赴菲律宾参加巡回演出,受到华侨欢迎。民国27年入国华影片公司,任基本演员,先后主演了《孟姜女》、《董小宛》、《鸾凤和鸣》、《渔家女》等影片。民国35年去香港,拍过几部影片。次年一度回上海,主演了田汉编剧、应云卫导演的《忆江南》。接着又赴香港,在永华影业公司主演了《天涯歌女》、《清宫秘史》等影片。后因生活上受打击,精神失常。
周璇于1950年返沪,主演电影《和平鸽》,又演唱了陈歌辛作曲的《和平鸽》主题歌,这是她的绝唱,也是她主演的最后半部影片,因为此片拍到一半,周璇旧病复发,住进上海精神病医院。1956年康复出院,后患脑炎去世,年仅39岁。周璇一生参加过40多部影片的摄制,演唱过几百首歌曲,录制了三四十张唱片。
汤桂芬(1918~1964)
汤桂芬,原名大心,曾用名关弟。江苏扬州人,生于上海一工人家庭。10岁起进纺织厂做童工,后当织布工。民国28年投身工人运动。民国29年(1940年)10月在统益纱厂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任中共地下组织统益纱厂支部书记。她带领工人反对资本家开除工人,要求发放奖金。民国33年1月,中共地下组织派汤桂芬入日商同兴被服厂领导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成品等活动,以抵制日军军工生产,还向日军开展政治攻势。
抗战胜利后,汤桂芬在沪西组织和领导5万失业工人多次集会游行,要求复工,取得胜利。复工后,在统益纱厂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后任中共沪西民营纱厂联合支部书记。根据中共地下组织指示,汤桂芬以工人代表身份进行合法斗争。她筹组工会,任统益纱厂工会、三区棉纱工会理事长,沪西区棉纺福利会合作社社长。她并打入国民党内部,任国民党77区分部执委,又任上海市参议员、"国大"代表。她利用合法身份领导沪西棉纺工人开展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民国35年2月,汤桂芬被推选为首席工人代表,和中共地下党员佘敬成等率全市47家纺织厂13万工人,为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举行罢工,取得了胜利。民国37年初,遭国民党特务逮捕。后获释,4月份离沪到解放区。8月,她作为上海工人代表团团长,参加在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委。11月出席在匈牙利召开的国际民主妇联大会。民国38年5月,她随解放军南下上海。
解放后,汤桂芬历任上海纱厂工会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全国纺织工会副主席、上海纺织工会主席、上海纺织工业管理局副局长、上海总工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和全国人大代表。
董慧(1918~1979)
董慧,原名董奉然,祖籍广东,出生于香港一实业家的家庭。七七事变后,为寻求抗日救国之路,她抛弃优裕生活奔向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7年(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翌年夏,中共中央因她在香港有上层人物社会关系,派她回港在潘汉年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从此,董慧就在其父任董事长的香港道亨银行以一名普通职员的身份,负责保管党的情报工作经费,并负责香港与上海之间的情报传递工作。民国28年10月,被调至上海从事情报工作。
董慧至上海后,公开身份是道亨银行上海分行的一名普通职员,中共的大量情报经费就以董慧名义在银行里建立账户。她还利用往来于沪港之间专跑银行业务的可靠同事或其他社会关系,把经过包装或密
写的重要材料(包括请示和指示文件)往返传送。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她把秘密经费的管理、秘密文件的传递和她公开的职员身份以及她家庭的特殊地位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十分尖锐复杂的环境下,从未出现过任何闪失。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在经费不足的紧要关头,动用了自己的积蓄乃至董家私产,使香港的中共情报工作人员全部安全撤退和转移。她一心为公的行为受到战友们的敬重。
民国34年1月,董慧调回延安,在中共中央社会部机关工作。抗战胜利,董慧调沈阳掩护潘汉年工作。国共和谈破裂,董慧又随潘汉年至香港。民国36年,29岁的董慧和潘汉年在香港董家举行婚礼。
上海解放,董慧在中共华东局统战部任秘书科长。当时潘汉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兼中共华东局统战部部长,董慧从不以夫人身份出现,与部门同志相处融洽。1952年,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成立,董慧任秘书处处长(兼管党派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董慧参加上海市宗教工作委员会工作。在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进入高潮时,任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下的工商处副处长。她深入工厂蹲点,调查劳资关系,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中所遇到的问题。
1955年4月,潘汉年、董慧突然被指控为"内奸"而逮捕,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冤狱生涯。经七年审查并未查出董慧有任何"危害革命"的证据,但仍以"参与潘汉年内奸活动"、"罪行轻、态度好"为名,宣布"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可以释放,但必须居住在监狱家属区参加劳动。有人劝董慧和潘汉年离婚,自己就可恢复党籍,分配工作;有人劝她申请回香港,但她选择了等待潘汉年结案,同他共度患难余生的道路。1963年,董慧被迁到北京市南郊团河农场与潘汉年同住,虽然冤屈未伸,但这四年是董慧夫妇蒙冤后过的一段最平静的日子。"文化大革命"开始,潘汉年重新收监复查,董慧继续因株连而重回监狱,夫妇俩被分开关在秦城监狱又是整整八年。1975年5月,董慧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与内定"无期徒刑"的潘汉年一起发配到湖南省茶陵江劳改农场。此时,董慧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折磨下已患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左腿骨折,生活不能自理;潘汉年已患晚期肝癌和类风湿病。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潘案"尚未来得及重新处理,潘汉年病情恶化逝世。董慧仍留农场,精神分裂症加剧去世。1982年中共中央正式为潘汉年、董慧平反昭雪。董慧终于得到正确结论:"董慧从1939年到上海解放止,在潘汉年领导下从事党的情报工作,是有成绩的。董慧同志是忠于党的好党员。"
唐若青(1918~1983)
唐若青,湖南湘乡人。民国23年(1934年),唐若青在其父戏剧家唐槐秋组建的中国旅行剧团开始舞台生涯,扮演《梅萝香》剧中梅萝香角色,引起上海观众的注意。从此时开始,直至抗日战争前夕,连续在近30部中外名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如《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复活》中的卡秋莎、《雷雨》中的鲁妈、《日出》中的陈白露等。抗日战争开始,她随中国旅行剧团辗转武汉、香港等地,从事救亡戏剧活动。民国28年冬,又随剧团回上海,主演《葛嫩娘》、《洪宣娇》、《李香君》等话剧,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激发了"孤岛"时期上海观众的爱国热情。民国37年,唐若青应邀至香港演出。她扮演了《清宫秘史》中的慈禧。
石筱英(1918~1989)
石筱英,本姓潘,上海人。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抚养。9岁由沪剧老艺人石根福、石美英夫妇收作养女。从此,石筱英跟养父母学唱本滩,串街走巷,过着卖唱生涯。30年代,本滩改名申曲,开始进入游乐场和戏院。民国24年,养父母组班福英社,十四五岁的石筱英,在戏班里学唱《双珠凤》、《珍珠塔》、《玉蜻蜓》、《孟丽君》等弹词连台戏,不久成为主要演员。之后,又上演了根据同名优秀影片和社会新闻改编的时装戏《阮玲玉》、《啼笑因缘》、《姊妹花》等,由此崭露头角,成为申曲名旦。
民国29年,二十刚出头的石筱英自组鸣英剧团,除演出弹词戏、时装戏外,还主演了改编的《武松与潘金莲》,表演别具一格。民国31年参加沪剧老艺人施春轩办的施家剧团,任主要演员。民国33年恢复鸣英剧团,在新戏《白夫人》中饰白夫人。翌年参加文滨剧团,与著名沪剧演员邵滨孙合作,主演《叛逆的女性》,轰动一时。民国35年,石筱英与邵滨孙等组建中艺剧团,主演《杨乃武与小白菜》、《西太后》等。民国37年饰演根据老舍名著改编的《骆驼祥子》中虎妞一角,深得观众赞赏。
建国后,石筱英曾饰演了《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沪剧中的重要角色。1950年在上海第一届春节戏曲会演中演出《幸福门》,获一等演员奖。1952年,石筱英入上海沪剧团,并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罗汉钱》中饰五婶,在《白毛女》中饰黄母,均获演员一等奖。当时石筱英只有30多岁,根据演出需要,让她演老旦和彩旦,她甘当绿叶,经过努力,成功地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舞台形象。1953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成立,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参加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演出。195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7年在《母亲》中饰母亲,她在该剧中的演唱,深深感动了观众。此后几年中,又主演过《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秋海棠》、《阿必大》等。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文化局先进工作者。石筱英在5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石派"唱腔艺术。曾任中国剧协理事、中国文联委员、上海沪剧院艺委会主任、上海市第一至第六届政协委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1、汤羽扬,女,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咨询组成员。
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学位,曾担任湖南大学建筑系教师,1992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一级学科带头人, “国家特色专业”建筑学专业建设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城市与遗产保护规划、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设计、乡土建筑研究、公共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曾出版有《三峡文物珍存》、《行走于历史与未来之间》等著作及学术论文几十篇。
主要科研成果有:三峡工程淹没区地面文物保护实施阶段规划及保护工程(如大昌古城整体搬迁、屈原祠异地复建等)、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市发改委的“十一五”期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北京旧城胡同系统分类与保护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西沱古镇保护规划、湖南上甘棠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等几十项规划设计。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支撑计划“城市旧区土地改造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的子课题“城中村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地区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新疆丝绸之路(和田地区)古遗址保护规划等。
2、陈静勇,男,1963年出生,教授,现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总支书记兼教学副院长职务,并担任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设计艺术学”学科负责人等职务;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ICAD中国总部)景观设计师委员会委员、全国“环境艺术学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触摸设计》杂志编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等。
目前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中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研究方向和“设计艺术学”学科中的“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化设计”等研究方向,以及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多部,论文30余篇;主要主持了如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子项目、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和多项学校教育科研项目。
1995年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04年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称号;2004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5年获得“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2005年负责的《全产品化实验住宅建筑与室内设计》项目,分别获得首届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联盟(IFI)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大赛三等奖;2006年获得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得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在研项目有“居室环境绿色设计与绿色装修部件化系统研究”、“建筑室内环境绿色设计与绿色装修部件化系统研究”、“建筑学院2004版各专业(本科)课群系统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2005年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逆向工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实验技术研究”、建筑环境色彩管理研究等。
3、刘临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建筑师》杂志编委,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意大利“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ICOROM)”通讯会员。曾获原冶金工业部教学改革一等奖、全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进修于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
专业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建筑与城市文化。
出版的著作和译作主要有:《意大利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元代前陵墓卷》、《全国注册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和住宅》、《陕西古建筑》。发表的论文有《从文化整体性上考察与研究我国传统民居》、《历史城市保护与传统文化复原的模式》、《中国古建筑与诗词的对称性》、《对中国古代城市“中经线”的文化解读》等40余篇。
完成的科研成果有:陕西华山风景区规划、黄河壶口风景区规划、陕西楼观台风景区规划、西安古城南门顺城巷历史街区改造规划与设计,内蒙古包头市五当召风景区旅游规划、内蒙古固阳县秦长城遗址保护规划、陕西潼关古城保护规划、陕西神木麟州古城保护规划。
2006年,在丹麦文化部和丹麦建筑师协会的资助下,作为指导教师率队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一道,与丹麦四家建筑事务所合作,参加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并获得金狮奖。
4、张忠国,男,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城市规划师,日本国东京大学城市规划学硕士,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士。
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小城镇规划与设计、城市与区域规划等。
作为课题负责人共完成国外科研项目包括《日本狭山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日本宫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等10余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内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六部委科研项目《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建设部级科研项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北京市浅山区生态村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青岛市重点项目《青岛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近20余项。获得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起草《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多项地方法律法规等文件。主讲《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评析》等大学和研究生课程,主持《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在《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城市问题》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专著《城市成长管理的空间策略》被批准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由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专著《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策略》于2008年4月由兵器工业出版社已经出版。2005年获得山东省规划设计二等奖,2006年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民族建筑景观设计竞赛铜奖、2007年获得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5、欧阳文,女,1969年出生,副教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
研究方向:公共建筑设计,传统建筑及其环境的改造与更新,居住区环境与居住建筑设计等。
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传统聚落空间的理论框架与时间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村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科技进步三等奖),建设部科研项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宜宾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建设部“华夏奖”三等奖),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居住区管理研究》(建设部“华夏奖”一等奖),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项目《成都市成华区实施农村新居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北京规划委员会项目《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调查》等。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北京川底下古山村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岔道城城池修复与村域保护规划》、《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北戴河培训中心总体规划》以及《北京菩萨山生态旅游建设示范项目总体规划》等。
目前主要在研项目包括:《密云库区生态村综合建设模式与示范研究》的专题项目《生态村规划设计研究》(北京市2005年重大科技专项),《中央国家机关地标准住宅的改造研究》,《山东泗水县圣水山庄规划与设计》,《怀仁县北环路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等。
主要参与撰写的论著包括:《北京古山村——川底下》和《跨世纪的住宅设计》。主要译著包括:《藏酷空间——LOFT》、《国外家居设计精选——小空间》和《简捷室内设计手册》、《室内设计标准图集》等。
曾先后赴澳大利亚、德国、丹麦及美国等参加专业培训、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6、格伦,女,蒙古族,教授,1965年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硕士学位;2000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转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成立格伦医疗建筑研究工作室。
现社会兼职国际建筑师协会医疗卫生分会会员(UIA-PHG);卫生部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建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建筑协会医疗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疗建筑专家组成员。
2006年初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题目:医院建筑前期策划及设计过程的系统化控制措施研究。结合课题完成医院建筑子系统研究论文共7本。此项研究填补了国家在此领域研究的空白。到目前为止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建筑核心杂志发表三篇,主要参编论著六本。曾接受以下杂志的专访:“世界医学杂志”,“房地产导刊”,“中国医院院长”。在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地的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学术活动中作了重点学术讲座。目前在积极筹备专著“现代医院建筑策划”。
计划继续申请国家自然科学资助项目,题目:综合医院建成使用后评估系统方法研究。这项研究将会开辟医疗研究的新领域。目前工作室共培养了研究生十余名,毕业后绝大多数承担了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角色。
工作室从事医疗建筑设计项目到目前为止有30余项,其中包括:
黑龙江大庆第七人民医院800床,全国竞标中选方案;山东胶州人民医院800床,竞标中选方案;江苏泰州普济医院600床,竞标中选方案(目前已投入使用),解放军251医院 500床,竞标中选方案。
医疗建筑前期策划咨询在我国属较新的领域,工作室学习国外的先进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成果内容,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并得到了甲方极高的评价。此项工作是保证医院建筑最终产品质量不可或缺的步骤和内容。目前已完成的前期策划咨询项目有:北京协和医院前期策划及总体规划;广州南方医院前期策划及总体规划;浙江台州医院前期策划;黑龙江省医院前期策划及总体规划设计;甘肃妇幼保健院前期策划及总体方案设计等。
目前,已与国内及国际等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中国电子工业设计研究院;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医疗建筑研究 MARU;荷兰 EMG 医疗建筑设计公司;德国 HWP 医疗建筑设计公司;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医疗建筑研究 SOTEA。2007年推荐一研究生到英国MARU进一步深造和学习。
7、赵可昕,女,高级工程师、注册建筑师,硕士研究生学位。
1987年至1996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1997年至今主要从事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2003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主要关注交通建筑与城市设计。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课题“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车站系统化规划设计研究”;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研课题“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负责城市与建筑设计相关部分。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及公共建筑设计。
8、郭晋生,女,1960年出生,1982年2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2月-1998年8月在机械部设计研究总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98年8月—2003年8月在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工作,2003年-至今,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从事建筑教学工作。
共参与了近百项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有: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北京中粮广场、国家经贸委虎峪园林山庄、中国驻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瑞典、刚国(金)等使馆经商参处建筑方案设计,在项目中担任过建筑专业设计人,建筑专业设计负责人和项目总设计师。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对建筑设计及理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建筑设计、城市既有住宅更新与改造。
在研项目为低标准住宅更新与改造设计和中国驻外建筑设计研究。
9、陆翔,男,1958年出生,副教授,硕士学位,建筑史论部部长,研究方向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大型公共建筑。
现科研项目有北京原比利时使馆保护、中国音乐学院排演厅方案设计、北京市护国寺旅游规划、河南温县世界水景风情园等。获奖方面:《北京四合院》(合作)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北京什刹海地区护国寺街旅游成果调研报告》获西城区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关于合理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获政协西城区委优秀提案奖。
10、林川,女,1959年出生,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研究方向为居住区规划、住宅设计、生态建筑技术。教学课程主要有:建筑设计及原理、生态建筑与城市。
曾负责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小城镇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研究”,2004年出版《小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现担任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北京浅山区生态村规划与休闲产业开发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中“浅山区生态村详细规划及住宅设计研究”专题负责人。多年从事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特别关注地域、气候对建筑及文化的影响以及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生态美学。
11、张大玉,1966年出生,山东嘉祥县人,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处处长兼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以及村镇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近几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村镇小康住宅示范小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专题《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建设部科研项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宜宾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北京私家园林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保护对策研究》等。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2006年获 “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奖,2007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
目前主要在研项目包括: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北京浅山区生态村规划与休闲产业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密云库区生态村综合建设模式与示范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旧住宅区宜居更新技术研究》等。
12、孙明,男,1960年出生,教授。
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景观建筑学。
主要科研方向:教育建筑;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兴校区规划设计研究。发表论文有:《普通高等学校校园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指标分析》。
现任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现任学校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总建筑师。
13、高丕基,男,1953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副教授。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与工程设计项目评审专家。
198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1993年日本东京武藏工业大学建筑学科访问学者。2001年清华大学“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六角鬼丈研究室”研究员。担任多门教学工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与工程硕士等相关课程教学,并获得院级、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科研重点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住宅装修部件化系统设计研究,并获得科研与设计奖项。
发表文章及作品二十余篇,出版著作6部,并获得优秀论文奖项。目前在研课题有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建筑装修标准化部件化产品应用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在研项目有北京市西城区传统四合院建筑环境设计、北京大学医学院电教楼装修工程。
14、姜中光,男,1937年出生,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任院城市研究所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建筑师学会理事。
先后从事工作有:建设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国外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湖北省“三线”建设新城市的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工作。建设部六局、国家建委一局从事居住区与公共建筑设计工作。中国建筑总公司海外部国外建筑项目设计工作。北京建工学院建筑系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理论教学工作,开发区、旅游区、城市设计等规划设计工作。现在北京建工学院城市研究所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
目前科研项目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吴城遗址保护》、《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交民巷原比利时使馆办公楼保护》、《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凌家滩遗址展示设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马坝人(石峡)遗址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石家河遗址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沟桥(宛平城)保护与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龙兴讲寺保护》等。
15、张路峰,男,1964年出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2001),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U-Berlin)访问学者(2003~2004),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97~),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命题专家,全国建筑工程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编委,《城市空间设计》编委,德国柏林建筑奖协会(VAB)会员(2007~)。
自1995年开始指导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公共建筑设计。承担课程:建筑设计与研究、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评析。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并多次组织联合教学。近年来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北京城市建设》、《国外城市规划》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成果:北京旧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整合机制研究、唐山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研究、京西斋堂地区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研究、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安居模式研究等。目前正承担唐山博物馆改扩建、唐山城市水系与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唐山震后小区及住宅改造等研究项目。
16、房志勇,男,1957年出生,副教授。
同时招收“建筑设计及原理”、“建筑技术”方向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装修技术、村镇规划、住宅设计。教学课程主要有: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防灾技术、材料与工艺学。
科研项目有:“小城镇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研究”、“绿色钢结构住宅示范建设项目研究”、 “预制组合式房屋规范化研究”等。现为“北京浅山区生态村规划与休闲产业开发关键技术及示范研究”中“浅山区生态村详细规划及住宅设计研究”专题主要参加人。现承担的科研项目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家庭装修中的拆改现象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等。
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建筑节能、生态建筑、村镇规划、建筑改造、建筑装修等研究领域。
17、樊振和,男,副教授(聘任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级监理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建筑构造及结构选型)和绿色建筑。目前承担北京市教委科研课题《北京地区建筑屋顶技术优化设计研究》。从事高等建筑教育26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多年的建筑设计工程经验,有国外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经历(中国政府援外体育场工程项目副总监、结构总监)。
目前在研项目有:北京地区建筑屋顶技术优化设计研究、北京城区既有多层住宅更新改造技术策略研究、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研究等。获奖方面有: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名师。
18、胡雪松,1963年出生,云南思茅人。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学术研究领域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场所认同——文化建筑学、乡土建筑与乡村建设。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教学、研究和设计工作,主持、参与完成了十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和大量的建筑设计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近期主持、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聚落营造学研究”、北京市教委科研基金“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建筑(设施)发展研究”、北京市人事局科研基金“乡村旅游与村落建设”。代表论文包括:“建筑美学思考”(《世界建筑》,2005,12)、“村落空间资源化” (《建筑学报》2006,5)、“直白场所”(《世界建筑》,2006,6)。
19、业祖润,女,1938年出生,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民居文化研究、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风景区规划与风景建筑设计研究。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础资助项目《传统聚落空间环境结构研究》、国家十五计划攻关课题《住宅及其环境》、《前门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北京川底下古村保护与利用研究》、《焦庄户古村保护与地道站纪念馆设计》等。
在研项目:《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前门地区保护与更新设计》、《鲜鱼口街区设计》、《前门大街城市设计》、《北京民居研究》、《河南省社旗历史名镇商业街区设计》、《河北省临城县歧山湖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湖滨产业园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博物馆设计》。
发表论文:《保护、更新、延续——北京前门地区保护更新规划探析》、《传统空间聚落结构研究》、《传统民居文化对现代居住建筑创作启示》等。
20、邹越,男,1967年出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数字化设计研究。
主要教学课程有建筑物理(本科)、计算机辅助设计(本科)、建筑新技术(研究生)等,曾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前在研方面项目有北京市教委“室内环境污染分析与治理研究”、“建筑数字化设计基础平台研究”等。参与“北京建筑外饰面材料综合热工性能优化设计研究”、“被动采暖与主动通风相结合的太阳能建筑技术研究”。曾有“建筑结构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平屋面》项目获湖南省优秀设计三等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