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上的辐射是万物都有的,只要有热量就有辐射的存在。我们通常说的辐射是指对人体有较严重影响的,如电磁辐射、射线辐射、超生辐射等等。像看电视、用电脑、手机、电磁炉等等是电磁辐射,这个在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现在的电子产品的辐射都人体的辐射量不大,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长时间会略微有那么一点的影响也可以忽略的。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可以帮我们抵抗或避免。比如连续不断的上网几天就会使人疲惫、困倦,有的会使肠胃功能紊乱,身体或面部长些皮疹或小豆豆等。这些是辐射增加、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综合引起的。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过几天自己就消失了。像是照X光片等身体检查等是射线辐射,对人体危害较大,一般都是建议一年不能超过几次。超过了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可以忽略,不要在意他就好。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指出:每人每年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为2.4 毫希(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伤害剂量当量的单位。
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希,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环境应受到定期的监测,而人员本身需要接受定期的医疗检查。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希沃特,记作Sv。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
扩展资料:
辐射的分类
1、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主要指电磁辐射(手机、显示屏、激光等)。电离辐射主要包括来自外太空和地球本身的天然电离辐射,以及来自人类活动(核爆炸、核反应堆泄漏、X 射线等各种放射线)的人工电离辐射。
2、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指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的原子、分子被电离的辐射,一般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如α 射线、β 射线、γ 射线和X 射线等,会破坏生物体细胞内的分子,使它们失去活性,或使整个细胞受损乃至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辐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毫希
首先搞清楚辐射的概念辐射是指能量由场源向远处传播的现象
辐射分为两种,一种叫电磁辐射,一种叫电离辐射。其实还有一种机械波的辐射,不过我们一般把这种成为波,而不叫辐射。如声波、水波等。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通常我们的物质世界都有原子、分子构成,而原子和分子内都有电子,而且只要在绝对0度(-273.2摄氏度)以上,电子就会运动,这个运动就会形成电磁波,也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所以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个辐射源。然而这种电磁辐射对我们人体只能产生热能。除非温度太高,不然对人体无法造成影响。所以这种辐射,一般我们都不会在意,除非给你加热的让你受不了,此时你也会逃离这个辐射源了。
电离辐射就不一样了,电离辐射会让物质电离。这种辐射包括我们常说的核辐射。核辐射是个笼统的概念,这个辐射里包含很多种类的粒子流,如α粒子、β粒子、γ粒子。α粒子的穿透力很弱,仅能伤害动物的皮肤。β粒子就是电子严重时会灼伤皮肤(和电磁辐射一样)。我们常说的做x光,就是γ粒子辐射拍照。所以核辐射里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就是γ粒子。一般的同位素衰变会释放γ粒子,如我们常见的水,是氢与氧的化合物,而氢有氕、氘和氚三种同位素,所以我们常喝的水里也有这三种氢原子,而氘和氚是会衰变的,衰变过程中就会放出γ粒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喝水都非常危险呢?不是的,因为氢的同位素衰变期很长,而且量太小了,对我们人体无法造成影响。
至于一般的如手机、电视、电梯、路由器、电视机、电脑等常用的电器,是不可能造成电离辐射的(这要是能轻易造成电离辐射了,国家和全人类都要感谢这个电器厂商了,因为他们只用了一点点电,就能释放如此巨大的能量,永动机的发明有望了啊)。这里重点说一下微波炉,微波炉上贴着纸条,要求使用的时候,不要离微波炉太近。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微波炉本身的确会发出比较强的电磁辐射,这个的确会给人体加热,虽然微波炉做了许多屏蔽措施,但是依然怕泄露出来灼伤人体。第二是微波炉是个空间狭小的密闭容器,加热过程中可能出现食物爆裂的现象,也可能出现燃烧的现象。距离太近也怕伤人。(用微波炉爆过爆米花、鸡蛋的同学举手。还有用了错误的容器,导致微波炉烧坏的同学请站到教室后面去)
所以,综上所述,孕妇根本不用担心辐射问题。首先你日常遇到的辐射都是电磁辐射,怕热就走远点。至于电离辐射,你不要去拍x光片,不要去核电站附近,人家打核战你别去看热闹就行。日常所遇到的电离辐射强度还不如你吃根香蕉的辐照量大。怕啥?
哦,你是医生。那拍x光片,你在放射科工作?那么怀孕甚至备孕期间,可以申请休假的。额,医院不是本来就有这样的安排吗?放射科的女生,备孕到产后一段时间都不用去放射室工作的吧,一般就去处理一下文书之类的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