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极的冰雪高原外)。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它的面积是500多万平方公里,为青藏高原面积的二倍,比20个英国的面积还大。
巴西高原位于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高原的边缘是陡缓不等的崖壁。高原东部靠大西洋的大崖壁,从海上望去,好像矗立在岸边的一堵城墙,显得格外挺拔。
巴西高原的矿产很多,以铁、锰为主,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巴西高原的地理特征
巴西高原位于巴西东南部。主要由低山丘陵高地和平顶高原组成。巴西高原横跨南纬5°~30°,位于南美洲东部。
巴西高原是一个古老的高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古基底岩系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组成。
巴西高原地表起伏平缓,地势向北、西北倾斜,大多具有上升的准平原特征,海拔300~1500米。
由于构造各部分具体条件、隆起程度和岩性的不同,地形特征有明显差异。圣弗兰西斯科河以东属于大西洋地盾,曾受古代褶皱运动和新近纪断层抬升的影响。
巴西高原森林和草原的分布更多的同时,还有丰富的矿藏、水力等资源。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在山地、丘陵和高台地之间起伏平缓,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间,被称为“桌状高地”。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葡萄牙语:PlanaltoBrasileiro)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临大西洋。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且由于各部分构造的具体情况、升隆程度及岩性等不同,在地形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
基本介绍
在南美洲巴西境内,有块面积占巴西国土一半以上的大高原,叫巴西高原,亦称中央高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约占巴西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大半。著名的马尔山脉和曼蒂凯拉山脉等位于高原东部边缘,与海岸平行。其中马尔山脉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 巴西高原的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除了南极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南美洲中东部,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东部岩性坚硬的石英岩、片岩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凸出于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亚斯高原和马托格罗索高原,具有桌状高地特征。高原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
高原特征
地质地貌
由于各部分构造的具体情况、升隆程度及岩性等不同,在地形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圣弗朗西斯科河以东)属大西洋地盾,曾经受元古代的褶皱运动及新第三纪的断裂上升作用。经过长期的侵蚀和准平原化过程,形成了现今的波状起伏高原。
地形地势
巴西高原位于南美大陆东部,介于南纬5°~30°之间,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临大西洋。巴西高原为一古老高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古老的基底岩系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和石英岩等组成。地表起伏比较平缓,地势向北和西北倾斜,大部分具有上升准平原特征,海拔在300~1,500米之间。
高原结构
巴西高原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临大西洋。巴西高原和寒冷的西藏高原不同。它的地势南高北低,山岳、地岗、高台地之间起伏平缓,大多在海拔600米~800米之间,称为“桌状高地”在南纬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地面上覆盖着大面积熔岩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各部分构造的具体情况、升隆程度及岩性等不同,巴西高原在地形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圣弗兰西斯科河以东)属大西洋地盾,曾经受元古代的褶皱运动及新第三纪的断裂上升作用,经过长期的侵蚀和准平原化过程,形成了现今波状起伏的高原在岩性特别坚硬的石英岩、片岩等出露的地段,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圣弗兰西斯科河东侧的爱斯宾哈索山是较典型的脊状山岭,大西洋沿岸的曼提凯腊山和马尔山则是断块山的代表。西部(托坎斯廷河与马代腊河之间)属巴西地盾,缺乏显著的山岭,为一广阔的高原。该区中东部的戈亚斯高原,广泛出露着古老的'结晶岩,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上升准平原中西部是具有桌状高地特征的马托格罗索高原,地上覆有几乎呈水平层次的白垩纪砂岩。巴西高原的中部,在构造上为陆台的拗陷地带,其后期沉积由于层次平展,岩性坚硬,在地形上均具有桌状高地或方山特征巴拉那谷地的辉绿岩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熔岩高原之一。巴西高原由于上升的结果,其边缘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流经其间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并切割成峡谷,高原多森林、草原,矿产及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气候资源
高原南跨亚热带,接近地球赤道,所以气候热,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且量大,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生长着热带稀树草原植物,是南美洲杉的盛产地域。
巴西高原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次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小的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部有高高的脊状山岭,在里约热内卢到圣多斯一带,形成了大西洋沿岸大峭壁。大峭壁背负高原,面对大洋,从大西洋中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铜墙铁壁屹立在大洋彼岸。
矿产资源
巴西高原不仅是巴西的农牧业重要产地,铁、锰、金刚石等矿藏也很丰富。高原上的矿产资源尤为丰富,含有铁、锰、铅、锌、铬、镍、锡、石英晶、云母等多种矿藏。其中以伊塔比拉为中心的“铁矿四角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优质大铁矿区。南纬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的高原地面上覆有大面积的熔岩。
高原生活
巴西共分潮湿赤道带、潮湿热带、半潮湿热带、半干旱热带和潮湿亚热带五个气候带。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缓慢上升。然而亚马孙流域,尽管处于赤道带,但气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平均温度不超过27℃,最高气温不超过36℃。巴西利亚、圣保罗等高原城市平均气温仅19℃,气候宜人。在南部亚热带地区,平均温度在16℃—20℃,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平均温度只有10℃,冬天有时还要下雪。不过巴西各地的湿度相当高,特别是在沿海地带。年降雨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潮湿赤道带的亚马孙地区年降雨量最高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节。
部分巴西人在巴西高原上生活,是因为气候好,物产丰富。巴西是欧洲人的移民国家,欧洲可以从高原上找到与他们国家类似的天气。比如南部的portoalegre是很有名的德国人聚居地。巴西最大的州圣保罗和里约都是在平原和高原交接的地方。并不完全属于平原也不完全属于高原。巴西利亚在巴西板块的中心,由原来的里约迁都到这里是出于带动全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考虑和里约治安差的综合考量。
潮湿热带地区主要是在北里奥格兰德到圣保罗州北部的沿海地区,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内地、南马托格罗索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亚州、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内地,均属半潮湿热带气候,每年分旱季和湿季,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半干旱热带在巴西东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于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于一段时期,全年大部分时间缺雨。南回归线以南的巴西土地属潮湿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与中国的季节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为冬季。
01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极的冰雪高原外)。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当属巴西高原(葡萄牙语PlanaltoBrasileiro),位于南美大陆东部,介于南纬5°~30°之间,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临大西洋,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巴西高原为一古老高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古老的基底岩系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和石英岩等组成。地表起伏比较平缓,地势向北和西北倾斜,大部分具有上升准平原特征,海拔在300~1,500米之间。
巴西高原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次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小的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部有高高的脊状山岭,在里约热内卢到圣多斯一带,形成了大西洋沿岸大峭壁。大峭壁背负高原,面对大洋,从大西洋中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铜墙铁壁屹立在大洋彼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