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坚贞不渝、始终如一的节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若夫洁己而不污其操,守善而不迁其业,存亡若一,灭身不悔者,此亦贞操之士也。”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读诵二·神智》:“
智
少有贞操,恳乐舍家,就
云门寺
惟孝
为师。”
明
张居正
《答徐太室宪长书》:“盖公论未伸,将谓仆有私於公,则公之卓行贞操,终无以白於天下矣。”
2.
指女子不失身或从一而终的操守。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其妹悲其姊之贞操,乃为作歌,名曰《杞梁妻》焉。”
明
章懋
《吴烈妇诗序》:“故裙襦之中,亦有能闲礼义,守贞操,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临大节而莫夺,赴水火而如归,若吾乡
吴
烈妇者。”箱·
邹韬奋
《信贞操》:“这样看来,贞操的合理的意义,不应该是男子强迫女子的偏面的观念,应该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度里,在夫妇关系继续成立中,相互遵守的关于性的德义。”
“贞操”,又叫贞节,是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传统道德。它是中国社会传承女性的精华,男性不可三妻四妾,女性也必须严守贞操,甚至以身殉节。这种带有强烈男权色彩的礼教规范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人的生活、命运。很多学者认同:贞操不是道德,只是一种信仰,一种洁癖,就好比拥有某物,自己有它极好,但对于别人,却不必要求都同自己一样拥有。
人类历史极其各种表现是一个自然文化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贞操亦是如此,他的历史是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归根到底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永恒不变的贞操观念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必然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贞操多指女子保持结婚前不和别人有性行为就称之为守住贞操,简称为守贞,婚后没有和配偶以外的人有性关系亦可称为守贞,此皆为贞洁的表现。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产物。在古代,贞节观念好似勒在古代妇女脖子上的一条绳索。它既是对女性进行单方面性禁锢的武器,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陋习在观念上的表现。
贞节,就是要求妇女要保持性的纯洁和专一。从先秦时代起,贞节观念和与之相应的行为一直延续了二千多年,自始至终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甚至还向下延伸了很长时间]。贞节观念以其极大的渗透力给各时代的女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束缚与影响。在贞节观念流行的时代,女性的生活与之紧密相联,厚重的贞节之墙严重地包裹着女子的情爱本性。
贞节观念的定义一直多指女子,然而在当今社会男女平等,保持性的纯洁和专一也该是男子女子共同要求的,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减少违法犯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