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俗称蛋蛋,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一般左侧略低于右侧,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男性睾丸非常脆弱,日常生活中骑车、坐凳子都很不方便,还容易被人“猴子偷桃”,那种痛楚简直酸爽。
据说一个男人被踢到蛋蛋后,痛感相当于同时分娩160个孩子或断3200根骨头。这么脆弱且重要的器官,咱们的祖先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才在漫长的进化路上随意地外挂它呀?
说到这里要先来了解一下精子。
正常情况下,精子生成和存活的适宜温度其实是低于体温1~2℃的,人类阴囊温度大约在35~36℃,比正常体温低1~2℃,符合贮存精子的温度条件。而如果把睾丸以内脏的形式放进人体内,与肾脏、肝脏、膀胱等放在一起,由于内脏时刻进行代谢活动,产热量大,温度很高,此时精子容易被“烫伤”。
事实上,妈妈怀孕时小男孩的睾丸是缩在身体里面的,直到出生前才下降入事先形成好的阴囊内。而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正常下降,睾丸滞留在腹腔内,未能下降到阴囊中,这种情况称为“隐睾症”,可引起男性不育。
作为蛋蛋的贮存器,阴囊又承担了什么任务呢?
阴囊的功能之一就是使睾丸温度略低于体温。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靠肉膜筋膜皮下组织和提睾肌的收缩与放松来控制睾丸温度的:当环境温度变冷时,睾丸被阴囊拉近下腹部,当环境温度较热时,则远离下腹部,并增加暴露的表面积以加快散热。
阴囊的另一个功能就是避免在上述拉伸运动中,精子尚未成熟至可授精的时候就随意释出。
事实上,针对我们祖先未经后代允许就擅自外挂蛋蛋的问题,严(wu)谨(liao)的科学家们也找到了好几种假说来解释。
假说一:冷却理论
上文说到精子生成和存活的适宜温度都略低于体温1~2℃,精子对温度非常敏感,一旦睾丸温度高于37℃,成功受精的概率就会直线下降。为了保护精子,不得不利用外挂的形式使贮存精子的器官“冷却”下来。
虽然总有男生吐槽他们的蛋蛋太凉了,但这已经是经过大自然的选择后的最佳温度了。
假说二:阴道激活
从另一种进化的角度来说,男性生殖器的设计的意义在于适配女性的身体结构。由于女性生殖道采取“内陷”的设计格局,这就导致了女性生殖道温度跟体温维持一致。
精子本来贮存在阴凉的精囊中,当环境温度上升到体温的水平,也就是在阴道中,精子的活力会加速,暂时性变得活跃。更确切地说,精子可以在体温环境下持续活跃50分钟~4小时,这个时间长度主要是为了让精子顺利通过女性的生殖道,成功受精。
因此,换句话说,在性交的时候,精子所处环境温度升高可以保证它的高流动性和多动,而在贮存和生长的时候最好温度略低于体温。人类利用这样的睾丸外挂的形式防止精子过早活化,可谓山人自有妙计也。
假说三:求偶炫耀
看动物世界你就知道,很多生物在求偶的时候某些器官都会发生变化,或者说他们的求偶行为本质上就是炫耀某种器官的实力。比如说孔雀开屏,猴子屁股发红等。当年我们的祖先还不穿衣服的时候,看的就是尺寸,睾丸外挂可以赤裸裸地从某种程度上展示男性的性能力,说到底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罢了。
假说四:保护理论
这种假说则基于“反其道而行之”的原则,睾丸外挂,很危险很脆弱,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男性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子孙”,谁先学会保护自己的性腺,谁就能留下更多的后代。换句话说,无视保护性腺的男性,一旦睾丸被损伤后,它的基因库已经被自然淘汰了。
【参考文献】
朱大年. 生理学[M]. 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
本文系就医160原创文章,作者:邓天颖,转载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标明原文网址,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睾丸略呈豆形,位于阴囊内,成年公驼的睾丸左侧为8 x 5 x 4厘米,右侧为7 x 5 x 4厘米,下缘凸为游离缘,上缘稍平为附着缘。外侧面稍凸,有一狭隙为附睾窦。睾丸由下向后向上倾斜。附睾发达,附贴予睾丸的背侧,头向前下方,尾朝向上方。和猪的相同。阴囊小,在耻骨之腹侧,位置较后,向外突出不明显。肉膜呈粉红色,不发达。阴囊韧带也不发达。
(
二)输精管及
精索
精索为一显著的腹膜褶,呈扁带状,睾丸提肌不明显,
前部内含蔓状血管丛。输精管在后部,包于独自的皱褶内,全长都较细,壶腹不明显,其开始一段细而弯曲,末端约15―18厘米的管壁增厚,形成壶腹,它在前列腺的一沟中伸延一短段,逐渐变细,穿过尿道前列腺部的背侧壁,开口于精阜。壶腹的粘膜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粘膜下层富有管状腺,由柱状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柱状细胞游离缘有刷状缘,胞质嗜酸性,核上区有嗜酸性的颗粒。腺管直接开口于输精管腔内。壶腹腺体的细胞基部有核糖核酸、酸性及碱性磷酸酶、琥珀酸及乳酸脱氢酶,可能分泌含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复合物的分泌液。
驼腹股沟管较狭窄,故腹股沟疝气较少见。
(三)副性腺
公驼的副性腺有前列腺、尿道球腺,但没有精囊腺。
1.前列腺:分为体部和扩散部,为管状腺。体部发达,位于尿道骨盆部起端的背侧面,前部游离并向前伸,盖于膀胱颈的背面,色灰白而呈圆盘状;后部与尿道骨盆部起端融合,扩散部小而不发达,为位于尿道骨盆部前列腺段的腺体部分(在公牛和公猪前列腺扩散部分布于尿道骨盆部的全长)。驼前列腺体部的实质被来自尿道肌层的细索分隔,形成扩散部,即在精阜的前方背侧部。前与体部相连,后有一斜行小隔与尿道腺分开,前列腺结构较疏松,分叶明显,属管泡状腺。分泌部由单层柱状或立方状细胞构成,在胞质核上区分布有丰富的颗粒。其排出管衬以移行上皮,约有15―20条,开口于精阜,有些开口于精阜的侧面。体部除与扩散部连结的部分外,均盖有一薄层横纹肌。尿道球腺有二,在坐骨弓之上,位于尿道骨盆部末端的背侧缘,色灰黄,略呈圆形,外盖有较厚的球腺体肌(横纹肌)。球海绵体肌继尿道肌起于两尿道球腺之间,且部分为此肌所覆盖。每一腺体有一长约2厘米的导管,向后斜穿过尿道骨盆部尿道背侧壁,开口子二阴茎脚汇合处,尿道背侧壁粘膜上的“V”形隐窝中。驼的尿道球腺为复管泡状腺,其分泌部为A、B、C三型。A型由单层高锥体或柱状细胞构成,核扁平而位于胞质基部,胞质嗜碱性,B型由单层立方细胞构成,核圆,位于胞质基部,胞质呈淡红色。C型在同一分泌部有A型和B型的两型细胞即混合型。A型为高度活动的粘液腺,而B、C型为静止型。驼的尿道球腺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发情季节,A型较多,在休情期B型居多,但未见有完全不活动者。
(
四
)
阴茎及包皮
公驼的阴茎和公牛的相似,也有一“S”弯曲,阴囊位于“S”弯曲之后,阴茎最前端是阴茎头,为向右向下再向左弯曲成一钩状的结构,内含一钩状软骨。钩的小弯在上,其中有一向前突出的扁管,为尿道突,长约3―4毫米。
包皮为粘膜及皮肤形成的套鞘,呈三角形,在粘膜下为交错的肌纤维与结缔组织形成的肌纤维膜,包皮口向下向后,包皮腔长约12―17厘米,直径最宽处约2~3厘米,前部窄,后部宽,排尿时,尿液先排到包皮腔内,然后再排到体外,因此是向下向后排尿的。作用于包皮的有两条呈扁带状的包皮后退肌和三条包皮前拉肌。公驼性交时,包皮前拉肌收缩,阴茎可向前挺出。
(五
)
尿道
公驼的尿道与公牛的相似。在尿道骨盆部前端背侧壁的内面,有一纵行正中隆起是为精阜,其上有输精管和前列腺的开口。由精阜向后有一正中嵴,至尿道骨盆部中部消失。在此嵴两侧各有1―3条纵行的粘膜皱褶,嵴与皱褶之间有尿道腺的开口。
尿道骨盆部除盖有尿道肌外,还包有一层尿道海绵体,除位于尿道骨盆部前列腺段的前列腺扩散部外。尿道腺发达,由前列腺体部后端不远向后伸延到尿道球(又称阴茎球)的一段,结构较前列腺扩散部致密,小叶不明显。属管状的尿道腺,由锥形上皮细胞构成,核圆,位于胞质基部,胞质嗜碱性。其排出管衬以移行上皮,开口于精阜后尿道的粘膜嵴(为由精阜向后的一正中嵴)与皱褶之间。
尿道阴茎部,除大部盖有球海绵体肌外,包有尿道海绵体,它为二条管道,位于尿道腹面二侧,管道内为一些小梁分隔,有些地方两管道壁合成一层。二管道至阴茎前端都形成海绵腔,驼阴茎是介于海绵型与纤维型之间的中间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