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妈妈:产后护理一定要做的10件事,让我受益一生

剖腹产妈妈:产后护理一定要做的10件事,让我受益一生,第1张

剖腹产妈妈:产后护理一定要做的10件事,让我受益一生

剖宫产和顺产不一样。因为手术伤口更大更宽,经历过剖宫产的新妈妈在分娩坐月子后护理时要注意很多事情。但是,剖宫产的新妈妈就不用担心了。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她是可以很快康复的。

1。忍住痛多翻身

忍住疼痛,多翻身,是剖宫产后新妈妈尽快排气,恢复的一大秘诀。由于剖宫产对肠道的刺激和麻醉药的影响,新妈妈产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胀气和腹胀。这时如果在家人的帮助下多翻身,麻痹的肠道肌肉的蠕动功能会尽快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可以缓解腹胀,避免肠粘连。

2。术后6小时内到枕头边躺下

产后合理的睡姿对于剖宫产后新妈妈的身体恢复非常重要。

剖宫产术后前6小时:术后回病房时,需要将头歪向一侧,枕着枕头6小时。因为剖宫产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头向一侧倾斜可以防止呕吐物的吸入,枕着睡可以防止头痛。

剖宫产术后6小时:6小时后可以放枕头,鼓励翻身换不同体位。采取半卧位比卧位更有益,可以减少身体活动时对伤口的震动和牵引疼痛,使自己感觉更舒适。

3。密切注意阴道出血量

家人要对剖宫产的新妈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由于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较多,新妈妈及家属应密切关注术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如果发现超过正常月经量,要及时告知医生。此外,为防止伤口缝线断裂,咳嗽、恶心、呕吐时,应按压伤口两侧,防止缝线断裂。

4。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剖宫产2周内,新妈妈应避免腹部切口潮湿,全身用搓澡清洁。之后可以洗澡,但是恶露排出之前一定要禁止洗澡。如果是夏天,及时把身上的汗擦掉。新妈妈除了拒绝淋湿,保持干爽,还要保持衣服的干净整洁。另外,要经常更换伤口,保持伤口及其周围的清洁干燥。

5。手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

无论新妈妈是局麻还是全麻,术后24小时内都要卧床休息,每三四个小时在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翻身,避免局部压疮。放置在伤口上的沙袋必须持续按压6小时,以减少和防止切口和深层组织的出血。另外,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清洁,及时更换消毒软纸。

6小时和24小时后起床说明

术后2小时练习翻身、坐起、慢慢下床。这样可以增强肠胃蠕动,尽快排出气体,防止肠粘连和血栓形成引起其他部位栓塞。麻醉消失后,上下肢的肌肉可以收缩和回缩。拔完导尿管,尽快下床活动。动作应该是渐进的。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在床边坐一会儿,然后下床站一会儿,再开始溜达。

7。筋疲力尽后再吃

剖宫产术中,由于肠道刺激,肠道功能受损,肠道蠕动减慢,肠腔内有积气,术后易发生腹胀。你应该在剖腹产后6小时内禁食。剖宫产术后6小时后,可以喝一点温水,刺激肠道蠕动。筋疲力尽才能吃。当你开始吃东西时,不要吃巧克力、果汁和牛奶。你应该选择流质食物,然后逐渐从软食转变为固体食物。

8。定期检查刀口和恶露

剖宫产后,宝宝顺利出生。全家欣喜之余,别忘了定期检查新妈妈腹部切口的包扎,看有没有渗血。术后恶露要排出,量接近或略多于月经量,出血过多或无恶露排出都是异常现象,要及时告知医生。

9。防止缝线断裂

新妈妈剖宫产后要小心,时刻提醒自己伤口还没好。如果出现咳嗽、恶心、呕吐的情况,家人可以帮助新妈妈将手按在伤口两侧,以免发生意外。此外,家人应帮助新妈妈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尤其是那些肥胖、糖尿病和贫血的妈妈。家属还可以在母亲卧床休息时,轻轻按摩其腹部,既能促进肠道蠕动恢复,又有利于子宫和阴道残余积血排出。

10。产后忽视腹部

很多人认为母乳喂养是产后恢复的利器。只要坚持,一定能找回状态。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提倡母乳喂养首先是因为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物,其次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新妈妈产后恢复。虽然母乳喂养会消耗妈妈体内的脂肪,但在母乳喂养期间,宝宝需要大量的营养,新妈妈本来会吃得更多。如果她一直吃比身体所需更多的高热量食物,就很容易导致产后肥胖。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母乳喂养有利于我们身体的恢复,但仅靠母乳喂养是不够的。

所以,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都需要捆绑。特别是剖腹产收缩比顺产慢,骨盆收紧至少要在产后1~2周。6个月内收紧骨盆最理想。需要6个月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硬度。对于产后新妈妈来说,产后塑身捆绑可以防止内脏下垂,有助于子宫回春,也有助于体型的恢复。但是,必须使用专业装订。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材质不透气,还会引起腹部湿疹,甚至会导致腹部受潮感冒,留下“妇科病”。女人一定要爱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3068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