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朋友看到流血这个词就慌了。给女性的通知,这是排卵期出血还是月经不调?我们来看看排卵期出血的情况。
其实排卵期出血多是生理现象,发生在月经前14天左右。一般这种出血量很小,稍有不慎甚至不会观察到。排卵出血一般不需要治疗,大部分可以自愈,不影响健康和生育。
一、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对于月经规律,周期为28天的育龄妇女,如果在经期的第11-16天(排卵前后,排卵前后的一段时间)发生出血,我们通常称之为排卵性出血。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详细询问月经周期,尤其要注意患者陈述的月经周期时间是否正确(女性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结束。)
2。详细询问月经量。对于以月经频繁、周期缩短为主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月经量。问月经量是否有“大年”和“小年”,如同苹果树结果。一般来说,排卵期出血量不多,比经期少,持续时间短,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
比如一棵果树结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如果今年结果很多,明年就不会结更多的果实,甚至根本不结果。这种现象在苹果、梨等一些主要果树上更为明显。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果树的大小年。
3。问一下经期有没有不舒服?一般排卵期出血多无明显不适,偶有腹痛、腹胀、下坠感。
4。对于不规律的月经周期,很难计算排卵的时间。宜结合b超或基础体温(BBT)检测排卵,对比出血日期,确定是否为排卵期出血。
5。如下图所示,排卵出血属于子宫异常出血中月经出血的范畴。
经间期出血还包括卵泡期、黄体期及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出血。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月经出血都叫排卵出血。因此,排卵期间出血的诊断是基于症状和临床表现的唯一诊断。
二、为什么会发生排卵期出血?通常在临床上,围排卵期出血主要是指内分泌因素引起的排卵过程中的出血。
排卵期性激素的波动是排卵期出血的关键。如下图所示,在月经中期,也就是排卵期,激素波动非常明显。排卵前,LH达到峰值,E2水平相对较高,子宫内膜生长迅速。排卵后E2水平急剧下降,P开始上升但维持在较低水平。子宫内膜处于晚期增生向早期分泌的过渡期。此时E2对子宫内膜的支持相对不足,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导致出血,称为排卵出血。
在排卵的所有月经周期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激素波动。不是每个人排卵期都出血,但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和月经周期都不出血。为什么?
这说明排卵期出血的病理过程涉及的因素更多。例如,一些因素使雌激素水平下降超过正常水平;子宫内膜止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修复的分子机制异常,子宫内膜息肉都会影响子宫内膜的修复。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患者在排卵期也可出现出血。此外,精神因素和心理压力也对排卵期间出血起作用。
三、排卵期出血会影响怀孕吗?一般来说,排卵期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有时候白带里只能看到血丝,不需要卫生巾。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性生活。比如刚好在排卵前后,男方精液正常,女方输卵管通畅,精卵适时相遇。也不是没有怀孕的可能。不排除排卵期出血的这种状态对卵泡发育、受精和着床有一定影响。
四、围排卵期出血的对策1。对于排卵期偶尔少量出血,不一定需要治疗。可以暂时观察一个阶段。观察也是一种治疗。
2。如果出血量较大(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影响生活质量,可给予适当治疗。
①如果没有生育要求,可以口服小剂量雌激素或短效避孕药。后者既能调节月经,又能兼顾避孕,一举两得。
②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调整月经周期的基础上,宜结合促排卵治疗或b超检测排卵(因为部分患者排卵时出血与过分在意排卵日期和同房时间有关),以便医生帮助。
③不要忽视精神因素。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心理问题。如情绪受挫、工作压力、环境变化、争执争吵、取下宫内节育器准备怀孕等等,都可能成为心理压力的来源。这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压,然后配合药物治疗,才能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是排卵期出血还是月经不调?我想我略知一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