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重视围产期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还应十分关注孕产妇的个性特征和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产妇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妇女实施孕期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在产前检查中.不仅要向孕妇提供与分娩相关的知识,帮助孕妇了解分娩的过程.还要教给孕妇一些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方法,以减轻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恐惧心理。
应积极处理孕期异常情况,尽可能消除不良的精神与躯体刺激。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了解孕妇的个性特点和既往病史,及时消除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因素。
对于存在不良个性的孕妇,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减少或避免精神刺激。
对既往有精神异常病史或抑郁症家族史的孕妇,应定期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观察,并让其充分休息,避免疲劳过度和长时间的心理负担。
对高龄初产妇及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指导和帮助她们处理、减轻生活中受到的应激压力。
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的产妇,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其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处理生活难题,树立信心.从而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素质。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尤其是要对丈夫进行教育和指导。改善素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妇女在怀孕、分娩期间的部分压力来源于医护人员的态度。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接触过程中,应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用友善、亲切、温和的语言表达出更多的关心,让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顺利度过分娩期和产褥期,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