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出现感冒发烧是让新手家长感到比较头疼的事情,毕竟较小的婴幼儿发烧感冒,在治疗用药方面需要格外谨慎,用药不当会影响到小宝宝身体健康。那么,6个月宝宝退烧药吃什么好呢?
1、6个月宝宝出现发烧较常采用,且效果相对较好的药物为颗粒状类小儿退烧药,或者混悬液体类小儿退烧药物。这类药物有溶解快,易吸收的特点,而且相对副作用较小,是临牀适合较小婴幼儿使用的退烧类药物。不过具体哪种退烧药物更符合适应症,还需要根据宝宝发烧原因和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症的退烧药物服用,家长不要自行使用这类药物。
2、宝宝发烧期间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遵医嘱使用物理退烧办法辅助退热,可以用温毛巾擦拭宝宝额头、颈后、腋窝、腿窝、手心、脚心等部位,能起到体表散热和降温作用,对辅助退烧也会有所帮助。
3、6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吃辅食,再发烧期间要合理喂养。如果发烧严重,应加强母乳喂养,可以暂停辅食,这样能减轻宝宝肠胃消化负担。治疗期间可以适量让宝宝多喝些温热水,有利于身体排汗,能促进新陈代谢,对退热去烧有益。
宝宝发烧时主要吃两类药物,一种是对因治疗,吃抗感染的药物,另一种是对症治疗,吃退热的药物。目前应用于儿童比较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另一种是布洛芬,这两种退热药物可以有不同的剂型,比如口服的滴剂或者肛门用的栓剂。宝宝发烧体温超过38.5℃以上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药物之一,并且选择合适的剂型。
宝宝发烧时要考虑是否有感染的存在,要明确原发病是什么,明确是哪个部位的感染,是病毒、细菌或者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针对感染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最重要。另外也有一部分发热性疾病存在有非感染性的因素,要积极寻找原发病,进行积极的对因、对症治疗。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1、前言说到的这两类退烧药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4、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