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因素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地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
容易诱出逆反心理:
1.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求知欲。 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 2.企图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特异生活经历 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特点表现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2]。 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有着根本区别,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
何为逆反心理根据相关的资料来看,逆反心理指的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等。这种心理除去在请少年身上较为明显外,有些时候还会在一些长期遭受压力和束缚的成年人身上出现,当周遭的环境和人让他感到压抑和痛苦时,他就会通过逆反的方式来进行反抗,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来对自己进行保护。
青少年逆反青少年是逆反心理的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和父母之间剑拔弩张等,若不及时加以引导的话,稍不注意就可能陷入歧途。建议此时家长应适当的让孩子有一个喘息的机会,不要总是将学习成绩挂在嘴边,让他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松,之后再平心静气的进行沟通,将彼此间的误会都说清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态度,不可太过强硬,以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中老年人逆反当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有些老人会逐渐将自己的逆反心理展现出来,如开始厌恶自己,觉得自己不中用啦,经常故意和子女们找茬等,不仅会影响到彼此间的感情,还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建议此时作为子女应尽可能地保持耐心,把老人当成一个小孩子来看待,多哄她多陪她,或者可以给她报个老年大学,让她通过出去和同龄人交流来舒缓负面情绪,或者可以约上几个她的好朋友,让她们彼此之间进行开导,久而久之就能够足够从逆反状态中走出来啦,切记注意多给她一点时间,不要操之过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