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为抽血、等凝固后离心,取血清上机化验,片刻即出结果。
注意事项:标本不可放置时间过长。
电解质检查主要是检查钠、钙、镁、钾、二氧化碳等有没有减少或是增多,如果减少或是明显增多都可以引起相关临床疾病。
人体体液中电解质的生理作用:
1、维持体液渗透压和水平衡。钠离子、氯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离子。正常人体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由此维持细胞内、外液水的动态平衡。
2、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体液电解质组成缓冲对调节酸碱平衡。血浆缓冲对主要有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NaPr/HPr,红细胞缓冲对主要有KHCO3/H2CO3、K2HPO4/KH2PO4、KHb/HHb、HbO2/HHbO2。血浆中缓冲容量最大的缓冲对为NaHCO3/H2CO3,红细胞中缓冲容量最大的缓冲对为KHb/HHb和KHbO2/HHbO2,二者各占总缓冲容量的35%。上述缓冲对处于分子位置的物质具有抗酸作用,可以缓冲酸使其酸性减弱;处于分母位置的物质具有抗碱作用,可以缓冲碱使其碱性减弱。
3、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神经、肌肉的应激性需要体液中一定浓度和比例的电解质来维持。当钠离子、钾离子过低时,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可出现四肢无力甚至麻痹;钙离子、镁离子过低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出现手足抽搐。
4、维持细胞正常的物质代谢。多种无机离子作为金属酶或金属活化酶的辅助因子,在细胞水平对物质代谢进行调节。例如羧肽酶含锌,黄嘌呤氧化酶含锰,多种激酶需镁离子激活,淀粉酶需氯离子激活。钾离子参于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每合成1克糖原有0.15毫摩尔/升, 钾离子进入细胞,每合成1克蛋白质有0.45毫摩尔/升钾离子进入细胞,反之,当糖原或蛋白质分解时,也有等量钾离子返回血浆。钠离子参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参与血红蛋白转运CO2。Mg2+-ATP是多种激酶的底物,因此糖、脂类、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反应均需镁、锌、锰、钴、铬等维持核酸的功能。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参与细胞信息的传递。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体液中进行的,体液的含量、分布、渗透压、pH及电解质含量必须维持正常,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钾(K)
[正常参考值]
3.5-5.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摄入过多,如大量输入库存血,补钾过快过多,过度使用含钾药物。钾排泄障碍,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长期使用保钾利尿药物,长期低钠饮食。细胞内钾外移增加,如大面积烧伤,创伤,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2、钙(Ca)
[正常参考值]
2.1-2.6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维生素D过多症、结节病、急性骨萎缩、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肿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增加等。
3、钠(Na)
[正常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4、血清磷
[正常参考值]
0.87-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慢性肾炎尿毒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等。
减低见于佝偻病、软骨病、糖尿病、肾小管病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维生素D过少症、长期吸收不良及腹泻致磷摄入减少等疾病。
5、镁(Mg)
[正常参考值]
0.8-1.2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阿狄森病、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关节炎、镁制剂治疗过量、糖尿病昏迷等。
减低见于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高血钙、糖尿病酮中毒、低白蛋白血症、长期使用氨基糖类抗生素等。
6、铁(Fe)
[正常参考值]
男:8.95-28.64μmol/L;女:7.16-26.85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贫血、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坏死、维生素B6缺乏症、铅中毒、雌激素及铁剂治疗时。
减低缺铁性贫血、感染、尿毒症、痔疮、溃疡病、子宫功能性出血、饮食中缺铁或铁吸收障碍、恶性肿瘤等。
7、锌(Zn)
[正常参考值]
7.65-22.95umol/L。
[临床意义]
减低青少年可产生生长迟缓、贫血;成人可见于急性心肌梗塞、乙醇中毒性肝硬化、慢性感染、胃肠吸收障碍、肾病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急性白血病、长期多汗、反复失血等。
增高见于急性锌中毒、溶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8、铜(Cu)
[正常参考值]
男:10.99-21.98μmol/L;女:12.56-24.34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风湿热、白血病、贫血、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肾脏病透析者、恶性肿瘤、心肌梗塞、肝硬化、各种感染等。
减低见于肝硬化、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肾病综合征所致的低蛋白血症、脑组织萎缩。
9、汞(Hg)
[正常参考值]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0.25μmol/L。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汞中毒。
10、硒(Se)
[正常参考值]
用荧光法:1.27-4.32μmol/L。
[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贫血、心肌损害、恶性肿瘤等。
增高见于硒中毒、白内障、肝硬化等。
/iknow-pic.cdn.bcebos.com/d058ccbf6c81800aaa9156d1bf3533fa838b47f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058ccbf6c81800aaa9156d1bf3533fa838b47f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58ccbf6c81800aaa9156d1bf3533fa838b47fd"/>
扩展资料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够导电,都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如所有的金属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化合物,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1、是否能电离(本质区别):电解质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不能电离。
2、常见物质类别:电解质一般为酸、碱、盐、典型的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属氢化物。非电解质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和绝大多数有机物。
3、化合物类别:电解质为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全部为共价化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A1%80%E6%B6%B2%E7%94%B5%E8%A7%A3%E8%B4%A8%E6%A3%80%E6%9F%A5/10172605"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血液电解质检查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94%B5%E8%A7%A3%E8%B4%A8/87803?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电解质
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
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强电解质(strongelectrolyte)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weakelectrolyte)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