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
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就是肚脐)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五个穴位不用一次灸完,只要循环施灸即可。只要坚持在冬季艾灸这些穴位,就能彻底解决自己的寒凉体质,而且也能很好地补充元阳。
冬季养生,艾灸是很好的方式,特别是女性!
有句话,大家都知道,那就是“ 人活一口气 ”,这句话不单指尊严和面子问题,这口气其实就是我们生命力的根本,中医称之为“真阳之气”,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阳气。
《皇帝内径》中讲:“阳气者,若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人体的 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 ,若天上没有了太阳,地上就会没有了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长寿的人往往阳气是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
阳气足则百病消,身体能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和阳气卫外作用密不可分。
一、 人体阳气主要三大作用
1、 生化作用,人体靠阳气生化气血、精血津液;
2、 宣化作用,人体的气血、津液主要靠阳气输送、散布;
3、 卫外作用,阳气有防御和卫外作用,即抵御疾病。
二、阳气是如何被耗损的
专家表示, 阳气有升降出入的规律 ,春天的阳气开始生发,夏天生发至极限,秋天开始收敛,到了冬天则潜藏起来。
若以一天来算,白天相当春夏,夜晚相当秋冬。也就是说,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时,体内阳气开始生发。到了中午,阳气生发到极限,然后渐渐衰退。傍晚时阳气入阴,到了夜晚则潜藏起来,人就准备睡觉了。
人的生物钟实际上就是根据阳气规律来运转。
1、作息紊乱阳气
你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不管睡多长时间,醒来还是很困倦。这是因为你的生物钟紊乱损耗你的阳气。
作息时间与阳气升降出入规律相违背,体内阳气消耗的快,因为晚睡,即使你睡到中午也是没用。
2、过度劳累损耗阳气
剧烈运动、过度劳累也会加速阳气耗损。人体内的阳气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但当人进行剧烈运动时,阳气就会向外发散。
《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张即腾跃的意思。中医主张以静养生,尤其是傍晚、夜晚阳气潜藏的时候,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3、过食生冷损阳气
有些人喜好冷饮,但一吃完就容易拉肚子,引起身体不适,其实这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三、 艾灸是人体最好的补阳之法
《扁鹊心书》记载:“ 灼艾第一 ,丹药第二,附子次之。”
而其中灼艾是指艾灸,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
艾灸过程释放的近红外线比远红外线的调节作用更强。10—15mm的近红外线穿透力更强,能将艾烟中的有效成分输送到脏腑个病灶之处。
艾草燃烧后作用力更强,加上火本属阳,所以 艾灸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
艾灸,即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采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人体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北京宛灸堂为您推荐补虚助阳、增强免疫常用穴位:大椎穴、肾俞穴、神阙穴、足三里等穴。
1、大椎穴
取穴方法:
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取穴原理:
具有益气壮阳之功效,大椎穴若受寒湿入侵,易造成颈肩不适等病症。艾灸大椎穴可防止寒湿侵袭,增强免疫。
2、命门穴
取穴方法: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原理:
“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
3、神阙穴
取穴方法: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取穴原理:
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施灸方法:
使用龙凤灸套盒,将艾柱扎在柱针上点燃,调好风门,放进滤布烟套中,固定在穴位上,可随热感、时间调整风门大小,每次施灸20——30分钟,以灸至局部红晕为度。
四、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穴位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可以艾灸一下涌泉穴,可避免上火,艾灸期间不应吹风着凉,保持心平气和。
饭饱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要坚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