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检查出身体内有囊肿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症状。但检查报告中,出现囊肿二字难免会产生许多疑惑:囊肿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长?有没有危害?要不要处理?今天就来简单科普一下“囊肿”。
什么是囊肿
通俗地说,囊肿就是一个封闭的“水泡”,如同充了水的气球。囊肿的外壳是由一层层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排列而成的纤维性囊壁,囊腔内充满清亮无色或淡黄色、无菌、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称之为囊液。大多数的囊肿形成原因不明,部分囊肿由于寄生虫、感染、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
囊肿常见的部位
囊肿在全身各种组织中均可以发生,包括肝、肾、卵巢、胰腺、咽喉、皮肤、腱鞘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肝脏、肾脏、卵巢。囊肿大小差异较大,可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有什么危害
小囊肿一般没有临床症状,仅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无须特殊处理。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肝囊肿和肾囊肿,只有当这些囊肿增大引起症状、继发感染、影响器官功能时才需要积极治疗。比如较大的囊肿可以引起肝区、肾区酸胀,胃部饱胀,下腹部胀痛;长在关键位置的囊肿也可能压迫神经、管道也会产生一定危害。
身体有些部位的“囊肿”有恶变的倾向,甚至与恶性肿瘤不易区分,比如胰腺和卵巢的囊肿。需要我们加以重视,进一步检查或者定期随访,以排除恶变或者囊性恶性肿瘤的可能,但总体上恶性囊肿的比例不是很高。
什么情况要处理
目前囊肿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吃药也不管用。处置原则主要是清除囊液,破坏囊壁,使之缩小不再生长。方法包括:腹腔镜下囊肿开创引流、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引流、硬化治疗、切除等。一般来说,如果囊肿不太大、生长部位恶性可能性小的不需要处理,定期复查即可。以下为常见需要处理的情况:
1、体积太大、位置特殊
以最常见的肝囊肿为例:较大的肝囊肿可能会造成肝内大血管、胆管的压迫并引起症状,这时就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肝胆外科医生评判病情,并提出治疗计划。对于位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容易因冲撞或受伤导致破裂,需要处理。对于小于5cm的肝表面囊肿,若没有对周围脏器造成压迫症状,可以观察,若出现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疼痛等,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2、怀疑恶性可能
如果影像学检查怀疑是“囊性”的肿瘤,或者较少发生囊肿的部位出现了囊肿,甚至那个部位的肿瘤通常是囊性的,这就需要积极应对。比如“胰腺囊肿”与“浆液性胰腺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很难鉴别,此时需要找专科医生评估,并进一步增强CT、内镜超声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3、“多囊肾”或“多囊肝”
一般人的囊肿都是单发的,或者散在的几个,而成千上百的“多囊肾”或“多囊肝”多见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这种情况下,囊肿危害就挺大,正常的肝组织和肾组织被挤压掉,导致肝肾功能受损。最常见是肾功能受到损害,临床上因多囊肾而发生尿毒症的患者大有人在。对“多囊肾”或“多囊肝”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仅限于处理引起明显症状的大囊肿,可行穿刺抽液或“开窗术”,并且积极保护肝肾治疗。
4、心理负担过重
有的人心理负担大,发现身体里有个囊肿,于是心理总是有个疙瘩,听说穿刺使能囊泡消失或缩小,非要穿刺掉才安心,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穿刺,但治疗的更多是“心病”。
所以没有以上这些情况通常无需特别担心,下次体检时再看看身体里面的这位“老朋友”是否依然安好即可。
肌瘤、结节、囊肿都是身体中的一种病变,结节分良性和恶性的,而囊肿和肌瘤则一般是良性的,但是有癌变的可能。医学并没有确切的给出产生结节的具体原因,大多数结节都会累及肺部。产生结节的原因大概分为三种,分别是环境因素、免疫力、遗传因素。如果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粉尘、木屑或者金属等颗粒,就可能造成感染,会产生肺部结节,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肌瘤通常是一种良性肿瘤,女性最为常见的是子宫肌瘤,与人们的日常饮食有着极大的关系。有多种诱因会让人们产生肌瘤,比如抽烟、喝酒、肥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女性在孕龄期时,受激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子宫肌瘤。根据科学发现,如果人们身体缺乏相应的维生素,染色体异常或者基因突变,都有可能在身体出现相应的变化,应当引起注意。
囊肿会生长在人们身体的各个位置,属于一种良性包块,与遗传有着一定的关系。人们需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囊肿、结节、肌瘤都会在体检的过程中被发现,人们不需要过度紧张,也许并不会伤害到人们的身体,但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需要进行手术与病变的位置、体积以及病人的年龄有着一定关系,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之下,采取相应的治疗。
如果病变的体积过大,就可能会压迫到身体中的神经,就需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采取手术治疗。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囊肿有卵巢囊肿、肝囊肿以及肾囊肿,囊腔的内部存在着一定的液体,只要囊肿的体积不大,就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做好预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均衡饮食,要注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