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程度>60%。②狭窄远端血管正常,后循环血管病变长度<20 mm ;前循环血管病变长度<15mm 。③急性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
2禁忌证
①脑梗死后遗留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②慢性完全血管闭塞。③狭窄段呈锐角。④狭窄段血管正常管径<2mm。⑤颈内动脉弥漫性狭窄。⑥先天性发育不良。⑦烟雾病、动脉炎等少数不明原因的病变。⑧脑梗死后2周内。⑨2周内曾发生心肌梗死。⑩严重全身系统性病变。⑾预计生命存活<2年。北京协和医院介入治疗科张晓波
3术前准备
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4狭窄血管测量方法
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5操作方法
①有条件者,尽量做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②经皮股动脉穿刺,使用6F导管鞘。③全身肝素化,术后不中和肝素。④一般使用单导丝技术,导丝要求在0.36mm(0.014 inch),长度180一190cm。导丝头端软头长度>10cm 。若狭窄段存在夹层或动脉瘤样扩张,使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造影证实微导管穿过狭窄段,进入血管真腔后,用0.36mm(0.014 inch)交换导丝( 300 cm ),然后再置入支架。⑤可以选择球囊扩张式支架,也可选择自膨式支架。选择自膨式支架一定要进行预扩张。⑥球囊扩张式支架释放压力为所选择支架的命名压(Name inch pressure),逐步缓慢加压。若释放支架后,在血管内仍有残余狭窄,可以选择扩张球囊行支架内后扩张。⑦高度狭窄的患者伴有侧支循环欠佳者,在支架释放前应注意控制血压,收缩压为基础血压下降20-30mmHg,支架置入术后24h仍然维持低血压。但若存在其他血管狭窄,应注意血压不能过低,以免造成低灌注性梗死。⑧术后不中和肝素,3-6h后拔出导管鞘。
6注意事项
对45岁以下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若动脉粥样硬化证据不足,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7术后用药
围手术期3d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术前,同时给予低分了肝素钠0.4 ml 2次/d。3d后维持术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一6个月,3-6个月后酌情减量。
8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血管破裂:发生在球囊预扩张或支架置入过程中,根据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先用球囊封闭破裂处,并立即中和肝素,酌情给予外科修补在无穿支动脉部位,可以尝试带膜支架。②血栓形成:处理方法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③穿支动脉闭塞:可以用扩容、升高血压等方法治疗,慎用动脉内溶栓。④再狭窄:评估后可以用球囊扩张或再次支架置入。⑤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酌情给予对症处理。
医用导管分为普通导管和特殊导管。普通导管为一段具有一定长度的塑料管,前断渐细以便于插入血管;尾部与注射针头尾端相同,以便于与注射器相连接。普通导管的前段有多种形状,如单弧、反弧、双弧、强化双弧、肝弧正面观、肝弧侧面观、三弧等,以利于插入不同部位的血管。导管的规格常用F数(FrenchNo)来表示,如6F或7F等,F数等于导管外周长的毫米数。
特殊导管的形状和构造相对比较复杂,所完成的医疗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特殊导管包括:
球囊类导管是应用最多的一类导管,包括普通双腔单球囊导管、双腔双叶球囊导管、双腔三叶球囊导管、双腔单球囊导管(Inoue球囊导管)、四腔双球囊导管(颈动脉成形术用球囊导管)、可脱性球囊导管(detachableballooncatheter)、带孔球囊导管(calibratedleakballooncatheter)、冠状动脉成形术用球囊导管、快速交换球囊导管(monorailballooncatheter)、导丝上球囊导管(balloononwirecatheter)、尖段带固定引导钢丝的球囊导管(balloononawiresystem)、组合串联球囊导管(三腔双囊)、灌注球囊导管、激光球囊导管(laserballooncatheter)、射频热球囊导管(三腔单球囊导管)等。
其他一些常用的导管有:引导导管(guidingcatheters)、同轴导管(coaxialcatheter)、微导管(microcatheter)、可控方向导管、房间隔切开导管、血块捕捉导管、斑块旋磨导管(rotablator)、斑块旋切导管、标测电极导管、射频消融导管(又称大头导管)、起搏电极导管等。其中冠状动脉成形(PTCA)导管是一类重要的导管,包括PTCA引导导管(PTCAguidingcatheter)、PTCA扩张导管(PTCAdilatationcatheter)、导丝。引导导管的管壁分为三层:外层为聚氨基甲酸酯或聚乙烯,中层为环氧树脂-纤维网或金属网,内层为光滑的特富龙(Teflon)。
鞘管又称导管鞘,主要用于引导导管、球囊导管或其他血管内器具顺利地进入血管。鞘管由外鞘、扩张器和短导丝组成。
鞘管分为普通鞘管、防漏鞘管(Check-Flosheath)、剥皮导管插入鞘(peel-waysheath)和长鞘管四种。
介入治疗使用的器材种类繁多,且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和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新的器材不断涌现。下面仅介绍最基本的器材。1.穿刺针:介入治疗的基础器材。穿刺针一般由锐利的针芯和外套管构成,根据用途的不同也可以是2层以上的外套管,或是中空的穿刺针。
穿刺针
2. 导管:造影导管、引流导管、溶栓导管、球囊导管等。
导管
3. 导丝:有超滑导丝、超硬导丝,超长的交换导丝、中空的溶栓导丝等。
导丝
4. 导管鞘:为了架起体外与血管腔的桥梁,便于进出导丝导管等,避免损伤血管。
导管鞘
5.支架:用于对狭窄管腔支撑以达到恢复管腔开通功能之用。广义上可以分为内涵管和金属支架,狭义的支架,仅指金属支架。
支架
6. 其它:根据介入治疗的不同要求还有很多特殊器材,如用于防止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梗塞的腔静脉滤器,用于取异物或结石的网篮,用于肿瘤穿刺治疗用的激光、微波、射频、冷冻等器材,用于治疗血栓的旋切导管等。
二、设备
1. X线透视 是介入放射学传统的、基本的监视手段,应用历史最早,适用范围最广泛。目前应用影像增强器可使图像清晰明亮,X线辐射量明显减少。DSA利用计算机技术消除了骨骼、软组织对于注入血管系统对比剂影像的影响,提高了血管显示的清晰度,并减少了对比剂的用量,是目前血管腔内治疗首选的监视导引方法。
DSA设备
血管造影和胆管造影
2. 超声 具有方便、实时、经济、无辐射的优点。特别适于肝脾肾、胸膜病变、乳腺、体腔积液以及其他体表软组织病变的穿刺定位。但受声学成像的特点制约,超声检查易受骨骼、气体等因素影响,适合扫查的目标还会出现相对的盲区(如肝脏紧贴膈下的部位等),另一方面,由于探头对于靶器官的位置千变万化,对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超声断层成像的特点,造成对脏器的整体观较差。
超声引导
3. CT 比X线影像CT断层影像能够使病灶组织的细节显示的更加清楚,CT在非超声监视适应证的非血管穿刺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肺内病变的活检、颅内出血穿刺抽吸减压治疗等。
CT引导
4. MRI 磁共振作为特殊的介入放射学监视设备,由于没有射线损伤,观察范围大,组织分辨率高,近年来出现的开放型MR和透视技术,方便了介入治疗的操作,并且可以达到实时监视的程度,故越来越被临床所认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虽然现在由于设备的普及程度、性能和专用无磁性介入放射学器材开发程度所限,尚未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MR引导
欢迎关注肿瘤介入刘医生
后续介入治疗--Seldinger穿刺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