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适宜听40-70分贝左右的声音。
宝宝4个月是宝宝有反射期向反应期过渡,4个月的宝宝他的大脑额叶、小脑的枕叶、顶叶都开始快速发展,宝宝的视觉、听觉、运动觉也都在发展,这时候给宝宝听歌曲的强度应该选择不大不小,也就是我们专业上说的舒适阈给宝宝听,舒适阈多半是40-70分贝左右,如果声音太大,宝宝就会觉得吵。这里的舒适阈,是指听语言时的最舒适的听力级。
超过90分贝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强烈的刺激
对于小宝宝而言,50至90分贝的响声就能引起呼吸的变化,而“鼓噪的”音响会形成较为强烈的刺激,诱发机体感到疲劳,并减弱宝宝对真实人声的反馈和交流,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大脑的发育和成熟,造成多梦、易惊等现象,一旦损伤到听力,还会对宝宝的语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正所谓“十聋九哑”哟。
保护小宝宝不受噪音的侵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避开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源,比如电视或者高音量的立体声音响。
2、当孩子周围有长时间的噪音时,例如隔壁在打电钻或者工地上机器响个不停,父母最好给孩子带上保护听力的耳塞或者带着孩子远离污染源。
3、确保家里所有的加热设备和制冷电器在噪音方面都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同时关注孩子的学校里和其他生活环境是否存在噪音污染源。
4、如果家和学校都被车水马龙的环境所包围,那么孩子无论上学还是在家都将生活在一个过度嘈杂的环境中,时间长了,孩子的听力就肯定受到影响。
扩展资料:
在十分安静的情况下,人在某个频率刚能听到的最小声强的声音为听阈,而引起听觉疼痛的声音为痛阈,在这两者之间即为人的听觉响音范围,又称听域。
声音在耳中的传导有两条途径,分别为骨传导和空气传导,当空气传导消失而骨传导起主要传声的途径时,为传音性耳聋,即外周性听力减退。当两种传导都降低甚至消失时,为感音性耳聋,即中枢性听力减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听觉响应范围
宝宝在出生24小时之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一周后,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
研究表明,胎儿的听觉感受器在胎龄6~7个月时已基本成熟,超声显像观察到胎儿对声音刺激有眨眼的反应。
新生儿喜欢听人的声音。当妈妈在婴儿耳边呼叫宝宝时,他的头立即转向母亲,并亲热地看着妈妈,脸上显出高兴的样子。
当母亲在婴儿看不到的地方呼唤婴儿的名字时,10~12天的婴儿会向母亲的方向转头,而对其他妇女的呼唤没有反应。
如果母亲在照料她的宝宝时,经常呼叫他的名字,5~8天后,大多数婴儿就能对母亲的呼叫发生反应。
研究证明,6个不同国家的母亲,不管她们的本国语言是什么,在和新生儿交谈时,都用同样的声调、无意义的音节、短语说话。
新生儿偏爱轻柔、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曲调。出生24小时的新生儿,在听到优美音乐时吸吮速度加快,当听到无节律的噪声时会以停止吸吮和躁动不安来表示拒绝。
扩展资料:婴幼儿听力的错误说法
1、 听得见摇铃的声音就说明宝宝听力正常
就像我们的视力有1.5和0.8之分一样,我们的听力也是分等级的:正常、轻度聋、中度聋、重度聋、重重度聋。
对于中度聋的宝宝,小的声音他可能听不到,但是大的声音他能听见(比如摇铃,它的声音就比较大,而且它声音的频率非常高),再比如鞭炮的声音,可能重度耳聋的宝宝也能听到。
但是对于中度聋和重度聋的宝宝来说,人们普通的交谈声他们是听不到的。
2、 出生时宝宝的听力筛查通过了,以后宝宝的听力也不会有问题
新生儿听力筛查仅仅是一种筛查,它不能保证100%准确,可能会存在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问题。另外,即使宝宝初次筛查的结果是正常的,也不能保证宝宝今后的听力发育一定没有问题。
因为宝宝的听力发育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情况,比如患上脑膜炎、使用耳毒性药物、严重黄疸等等。
所以,父母的细心观察与直觉非常重要。我们需要随时关注宝宝听力发育的情况,不要因为宝宝听力筛查通过了就掉以轻心。一旦感觉宝宝的听力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马上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
3、 出生时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就意味着宝宝一定存在听力障碍
要对听力筛查结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除了前面说到的筛查结果不能保证100%准确以外,宝宝没能通过听力筛查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宝宝的发育还不够完善。
或者是由于耳道狭小或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还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或宝宝不配合导致的。所以,如果首次筛查没有通过,父母也要保持冷静,但必须带宝宝进行复查。
如果42天复查时仍然没有通过,需要到指定机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以便作出明确诊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生儿听觉
百度百科-新生儿听力筛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