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内科检查、治疗过程中,大家经常碰到的检查项目有尿常规、肾功能与肾脏彩超等,有时复查也会涉及尿蛋白、肾功能等项目指标,患者对这些检查也很熟悉。熟悉的检查都好说,也不会落下,怕就怕有的检查因为不熟悉而忽略,导致身体异常没有及时发现,危及生命。
肾病常见的检查依次为: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尿红细胞形态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肾脏B超,免疫五项,肾穿刺等检查。
肾病相关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甲状腺功能检查,过敏源筛查,等相关检查。
关于肾病的基本检查项目,也是肾病最重要的三项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中的指标。发现很多人对这些并不是很了解,今天我们把这最重要的3项检查讲解一下,让肾友们有个认识。
尿常规
①蛋白质这个肾友们很熟悉,尿蛋白是导致肾衰竭的重要因素,“-”正常,从“±”到“++++”表示病情越来越严重。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规中的蛋白质容易受到饮食、运动的影响,如果只有这一项异常而其它正常,需要重复检查。②潜血(隐血)潜血检验的是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和蛋白质一样,都以“+”表示。如果发现有潜血,还需要进一步看尿中的红细胞。
潜血的危害比尿蛋白小些,但转阴难度却很大。所以部分医生会直接放弃潜血的治疗,以潜血为首发症状的肾病用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③红细胞(高倍视野)正常人的尿红细胞在3个以内,如果红细胞含量过多,50个以上,导致尿液颜色发红,则被称为肉眼血尿。
尿中有潜血不一定有红细胞,很多原因都可以使红细胞破裂产生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数量是评价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恢复到标准范围内。
④葡萄糖也叫尿糖,也用“+”表示。如果没有糖尿病,但是出现了尿糖,很可能是肾小管间质损伤了,这是一种较难恢复是肾损伤。
⑤酮体
尿中的酮体是三种不同成分的总称,它们是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他们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产生极少,用我们现行的常规方法检测不出,因此正常人酮体定性试验为阴性。但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因产生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速度,可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
尿酮体是比较危险的信号,和尿糖类似,在病情加重的时候出现。没有糖尿病的肾病患者出现尿酮体异常,要考虑肾小管间质受损。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标准,没有的情况下是0-0.15g/24h,大量蛋白尿指的是3.5g/24h。尿蛋白可以反映肾脏疾病,无论是原发性肾脏疾病还是继发性肾脏疾病,因为尿蛋白不治疗会损伤肾脏,所以建议进一步查明病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蛋白出现加号后的进一步检查,加号显示有没有,定量显示有多少。当两者有冲突时,以定量为准。
0.45g的蛋白对肾脏的危害较小,也是临床治愈的标准。1g以上就比较危险了,这经常是常规治疗与激素治疗的分界线。如果大于3.5g就是大量尿蛋白,肾病综合征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肾功能
①肌酐一般情况下肌酐值可以反映肾脏受损的程度,但有些情况,比如吃肉多、活动量大、急性进展期等情况,肌酐的突然升高并不能代表实际的肾功能。所以经常需要看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它们更为准确。
②尿素氮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即指“血尿素氮”,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体外。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时,BUN将升高。所以临床以将其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尿素氮正常值为2.86-7.14 mmol/L,测定值会因饮食的内容而有所变动。
③尿酸正常人体尿液中产物主要为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为三氧基嘌呤,其醇式呈弱酸性。各种嘌呤氧化后生成的尿酸随尿排出。尿酸在肾功能受损时的灵敏度比肌酐要高,但由于受饮食的影响太大了,在评价肾功能受损程度时也只能是肌酐的小弟。不过在痛风的诊断中是至关重要。
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血尿酸增高无痛风发作者为高尿酸血症。
以上这些检查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能在看病的时候医生只是看一眼化验单就开药了,并没有给患者解释,于是有些患者不知道。在治疗过程中,肾友们弄明白这些检验的意义,才能和医生配合得更好。
1、尿常规: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便的检查。
2、肾功能检查:可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由此可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在多数成人中,当CCr下降50%左右时,血清肌酐才会开始升高。
3、B超检查:可以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结石、肿瘤、囊肿、肾盂积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变。
4、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如果发现尿异形红细胞>80%,应考虑血尿来自于肾小球。
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 <0.15克/24小时。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可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程度。
6、尿放免三项:就是检查尿中微量蛋白,包括β2微球蛋白、α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可尽早发现肾损害。
7、肾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CT和MRI.能查出普通X线不能检查出的细小钙化、结石,还可以辅助诊断肾肿瘤、肾结核、肾囊肿等。
实验室检查定性检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每日尿量2000毫升定性“+‘的尿蛋白量比尿量400毫升定性为”+’者多,因此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观察、疗效的判定均应以尿蛋白定量为宜。
尿蛋白定量检查:方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读酸一、三氯化铁法等,以双缩豚法最准确,最常用。24小时尿蛋白1克以下肾小球疾病机会少,常见原因肾盂肾炎,肾硬化,尿路梗阻,尿路肿瘤及结石等。尿蛋白1到3克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发或继发肾小球疾患。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3.5克以上者见于原发或继发肾病综合征。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的尿蛋白电泳检查对分型有帮助,可分以下五型:聊。IgG、IgA、IgE、IgD型。尿放免法是一种尿蛋白定性方法,尿常规阴性时,放射免疫法可表现阳性,其缺点假阳性率高。放射免疫法尿β2-mg测定对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帮助较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