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肺热体质者会有夜间咳嗽出汗的症状。
阴虚肺热证通常是由于肺炎导致长期咳嗽,余邪未尽而正气已虚引起,还可能是因为素体阴虚或邪热伤津所致。患者通常会有长期干嗽、夜间常有咳嗽、痰量少色黄、喉干舌燥、五心燥热且汗多、夜间盗汗的症状。
怎么办1.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以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为主。
2.饮食清淡。夜间咳嗽出汗的阴虚肺热者在饮食上宜清淡且富含营养,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
3.保持空气清新。阴虚肺热导致夜间咳嗽出汗,在夜间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可以开窗通气,也可以打开空气净化器。
4.吸痰治疗。如果夜间咳嗽症状严重,咳痰较多,建议住院观察,卡痰时随时吸痰。
2 考虑情况二:肺结核肺结核患者也会有夜间咳嗽出汗的情况发生。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咳嗽、咯血等。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怎么办1.化学治疗。夜间咳嗽出汗如果确诊是肺结核,需要及时治疗,可进行药物化学治疗,可以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
2.对症治疗。肺结核患者者还可能会出现肺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高热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以及咯血症状等,这时候需要对症进行抗结核治疗及排出呼吸道血块等。
3.手术治疗。对大于3cm的结核球与肺癌难以鉴别时,复治的单侧纤维厚壁空洞、长期内科治疗未能使痰菌阴转者,或单侧的毁损肺伴支气管扩张、已丧失功能并有反复咯血或继发感染者,可作肺叶或全肺切除。
4.中医治疗。克采用辩证施药治疗,也可进行针灸治疗。
3 考虑情况三:不同原因导致夜间出汗和咳嗽夜间咳嗽出汗可能分别是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比如药物原因、低血糖、甲亢、肿瘤、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心内膜炎等,都可能导致夜间出汗;而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夜间空气寒冷、睡觉姿势、药物过敏等,都可能导致夜间咳嗽。
怎么办建议到正规医院,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治疗。
4 夜间咳嗽要注意什么1.天气不冷时宜开窗经常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嗽的人,在天气不冷的情况下,晚上睡觉最好开窗睡,能够让肺部呼吸新鲜空气。并且在睡前不要在卧室内抽烟,或者吃气味大的东西,容易刺激气管。
2.做好保暖工作在夜间寒冷的时候,体质不好的人更容半夜醒来咳嗽,因此在夜间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被子要盖厚实盖好,并且冬季天气冷时不要开窗睡,容易感冒。
3.不要蒙头睡觉蒙头睡觉时呼吸的全是被子里的二氧化碳,氧气也不能及时补充,这样很不利于肺部的健康,很容易导致半夜醒来咳嗽。
4.尽可能鼻子呼吸尽量用鼻子放缓呼吸,因为晚上睡觉用嘴呼吸会降低喉部空气的湿度,从而引起喉咙干痒、夜间咳嗽的症状。
5.改变睡姿容易夜间咳嗽的人,晚上睡觉时可以让后背垫高倾斜一些,粘液就不会攒着喉部。也可以试试换一个枕头,从平躺改为侧卧,调整呼吸道角度。
【盗汗的定义】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盗汗的种类】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的划分】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有时弄得家长非常紧张,这就需要掌握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盗汗。 (1)生理性盗汗: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2)病理性盗汗: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