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囊,帮助我们消化的好助手
胆囊的形状像一个香梨,位于肝脏后方,主要作用是收纳和浓缩胆汁。胆汁中包含胆固醇、胆汁酸、胆盐等成分,可以促使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促使脂肪分解、消化、吸收等,还可以清除胆道内的细菌。
二、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别切
一般来说,切除胆囊之后就失去了非消化期胆汁蓄积储存功能。也就是说,胆汁会持续不断地直接排进肠道内,影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别切胆囊。
临床上,万不得已要切除胆囊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出现了严重的胆囊感染,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2.严重胆结石,出现了梗阻和感染,威胁身体健康
3.胆囊癌,如果不及时切除胆囊,癌细胞可能转移扩散到全身,导致死亡。
三、切除胆囊,可能带来哪些后遗症?
切除胆囊,体内少了一个重要器官,会带来一系列变化。数据显示,胆囊切除后,有超过92%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有超过18%的患者并发胆总管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
总的来说,可能会有下列后遗症:
1.反流性胃炎
胆囊切除后,胆汁虽然可以继续生成,但分泌量会大大减少,而且无法正常浓缩,严重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当进食一些难消化或者高脂肪的食物时,就会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切除胆囊之后,还会出现胆汁反流的情况,容易引起反流性胃炎。
2.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之后,胆总管可能会替代胆囊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胆囊进行胆汁存储,导致胆总管内部压力过大,引起代偿性扩张,使胆汁在胆总管内滞留时间过长,增加胆总管结石发病机率。
3.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囊术后综合征的发病率约10%-30%,具体表现为上腹闷胀、高热、黄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还有的专家认为,胆囊切除后,肝里面的胆汁就会流进肠道,刺激肠道,增加结肠癌的患病率。不过,目前还没有特别有力的证据能够证明胆囊切除和结肠癌之间的关系。
四、善待胆囊,你需要这么做
总而言之,胆囊对于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来说缺一不可。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好好善待胆囊,不要等到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坚持吃早饭
人体的胆囊要定时排空,有的人早上上学或上班时间比较赶,经常不吃早饭。不吃早饭,储蓄了一整晚的胆囊就无法把浓缩后的胆汁排进小肠帮助消化食物,延长了胆汁在胆囊内的时间,增加了结石的发生风险。
饮食要清淡点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以免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高,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避免长期吃素
不吃肉,长期吃素,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影响胆固醇代谢,引起胆结石。
多喝软水,少喝硬水
软水是指钙镁离子含量低的水,硬水是指钙镁离子含量高的水,平时很少喝水或者经常喝硬水的人,也可能引起胆汁浓缩,诱发胆结石。
及时治疗诱发病症
出现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要及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因为这两种疾病会改变胆汁成分,使胆囊收缩异常,增加胆结石的发病率。
胆囊看似不起眼,其实对身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善待胆囊,才不会出现不得已要切除胆囊的情况,更不会出现胆囊切除后遗症等麻烦事儿。
你学会好好保护自己的胆囊了吗?
方先生患上胆结石已经一年有余,每次发作起来,总是能痛到在地上打滚,用她妻子的话说就是“大冬天整个被褥上全是他的一身汗”。
前段时间,隔壁家的老王劝他去做个胆囊切除手术,但方先生一直有所忌惮,他听说切除了胆囊之后,少了一个器官身体素质也会随之降低,于是迟迟不肯去做手术,无奈之下,方先生向小妙发来了求助的信息。
在了解是否有后遗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胆囊对人体的作用。
“卧薪尝胆”,胆囊一直给人印象“苦”。确实,这个微不足道的器官,却是身体里的“苦力担当”。
正常成年人的肝脏每日可以分泌600—1000毫升胆汁,分泌出来的胆汁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胆固醇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空腹时,胆囊储存胆汁,吃饭时,胆囊收缩,发挥消化功能。简单的说,胆囊既可以储存“胆汁”,它还能参与胃液和胰液一起帮助消化食物。
胆囊作为胆汁的仓库,日夜不停的工作,很容易受到疾病威胁,加上它的位置隐秘,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到它的异常。
在一些常见的诱因的作用下,胆囊一般会引发的3种疾病:
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按位置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解释。人们常说的“胆结石”多指胆囊结石。有6——8成胆结石患者患者没有症状,基本上是在体检过程中以外发现,出现症状时,表现为右上腹部隐痛、胀痛或右侧腰背部隐痛。
胆囊炎
胆囊炎又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其中9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严重者可导致胆囊萎缩和积水。患者可表现出右上腹疼痛,持续时间长,在呼吸和改变体味后,疼痛加剧。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以良性息肉多见。良性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而腺瘤性息肉若是不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癌变风险。患者少有明显症状,大多是通过B超查出。
患者出现胆囊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有少部分人有上腹和右上腹部疼痛。在急性发作期间,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表现,甚至发热和轻度黄疸,如果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目前对于胆囊疾病,许多人认为是不是就要把胆囊切除掉。实际上,胆囊切除后是有后遗症的,建议这几类人优先考虑胆囊手术,其他患者需根据情况在进行综合治疗。
第一,胆囊壁已经增厚,胆囊的慢性炎症明显,胆囊功能不好。
第二,胆囊出现萎缩,胆囊瓷化。
第三,胆囊中结石已超过2cm以上。
第四,胆囊充满型结石,已经没有储存功能。
第五,胆囊结石张在胆囊管上影响胆囊排空。
胆囊涉及到人体的消化与吸收,选择切除术也是由于胆囊已经“不能用”,若是盲目地选择切除胆囊,可能会遇到以下后遗症:
1、消化不良
人体内具有储存、浓缩胆汁功能的胆囊没有了,那么肝脏排出的胆汁就无处可存,只能持续不断流入肠道,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吸收。
2、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
,胆囊收缩,使胆汁浓缩成肠,与胃和十二指肠的分泌和蠕动同步。胆囊切除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逆流入胃,造成胃酸升高,胃部细菌繁殖,促进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
3、导致胆管损伤
胆管损伤是胆道外科的非常疑难的并发症,是胆囊切除的最大缺陷。而内镜保胆取息肉是在胆囊腔内施行手术,根本不可能伤及胆囊周围器官,可以避免此并发症。
胆囊疾病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由此得知在胆囊切除术后,我们的饮食更需要注意三个“一点”:清淡一点、柔软一点、量少一点。
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可在清淡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营养补充,每天可以多吃瘦肉、水产品、豆类食物,也可以饮用牛奶。
术后3 6个月内,做到少量多餐、每天以4餐为好;进食要细嚼慢咽、宁慢勿快,这样做能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避免消化功能的紊乱。
一般术后6个月后,胆总管逐渐伸展扩张,患者也可以慢慢恢复正常饮食。适当增加一点脂肪类的食物,若是出现腹泻、腹胀等,需及时停止,恢复到清淡饮食。
饮食调节是预防和防止疾病的基础,无论是否胆患者,建议40岁以上,直系亲属3代内有癌症史、切除胆囊5年以上者,腹部隐痛不适者,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异样及时处理,防止病情向恶性发展。
#39 健康 超能团# #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