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不通的表现及症状

十二经络不通的表现及症状,第1张

人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气血的运行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两句:“经络不通,走路中风”,“经络不通,浑身不舒象鬼上身” 。

1.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2.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3.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4.大肠经不通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5.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6.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辰干舌燥身体消瘦。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7.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8.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小腹绕脐而痛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9.膀胱经不调的常见症状: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10.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11.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12.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12个不同时辰,分别对应着十二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运作。当轮到每一脏腑经脉当值时,其余经脉都会全力支持和修复当值的脏腑经脉,所以每天每个脏腑经脉都会得到一次良好的保养和修复时间。所以按着经脉时间规律行对养生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经脉子午流注的奥秘。

健康养生直播间

陆琴脚艺直播间

热点话题直播间

十二经络的病症解析(深度好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

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1、手太阴肺经

    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寅时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2、手阳明大肠经

    凌晨5点-7点(卯时)这段时间是手阳明大肠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卯时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3、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7点-9点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起床了,如果你有胃痛、胃酸等毛病,可以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养养胃哦,因为这段时间是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来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

 4、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5、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我们饭后都想睡一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克制了这种欲望,如果有条件只要稍微的睡10分钟也会对我们的心脏有很大的帮助,也不要担心会发胖因为时间很短,还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减少负担。

 6、手太阳小肠

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7、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8、 足少阴肾经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9、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10、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

11、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12、足厥阴肝经

凌晨1点-3点(丑时)是肝经开穴运转排毒的时间,丑时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手三阴、手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一: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外侧缘,分两条路径。

位置——1、中焦至大指端的脉。2、腕后至拇指支脉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外侧及面前部,分两条路径。

位置——1、食指端至大肠的脉。2、缺盆至头面部的脉。

三: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行上肢前内侧,分三条路径。

位置—1、心至小肠的脉。2、心至目系支脉。3、心至小指端直行的脉。

四: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内侧,颊部及耳廓前,分三条路径。

位置——1、小指端至小肠的脉。2、缺盆至耳支脉。3、颊至目内眦支脉。

五: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正中间,分三条路径。

位置——1、胸中至三焦的脉。2、胸至中指端支脉。3、掌中至第四指端支脉。

六: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侧正中间,耳廓外缘。共分三条路径。

位置——第四指端至三焦的脉。2、膻中至眼支脉。3、耳后至眼外眦支脉。

足三阴、足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1、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下肢外侧前缘,分六条路径。(便于记忆从间讲)

位置——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下行最后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内侧,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足太阴脾经_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前缘,胸腹前面分两条路径。

位置___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至大趾端至舌下的脉。胃至心中支脉。

3、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行头顶,后项和北部,及下肢后正中,共分五条路径。

位置—— 1、眼内眦至头顶的脉 2、头顶至耳支脉 最后到脚小趾外侧。

4、足少阴肾经__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后缘,腹胸前面,分三条路径。

位置_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后至足小趾和膀胱的脉,肾至舌根直行的脉,肺至胸中支脉,从肺别出,络 心,内注胸中,与手厥阴 心包经相接。

5、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行头侧面,下肢外侧正中间,分五条路径。

位置___起于目锐眦下抵头角,下耳后至脚由锁骨上窝至第四趾端直行的脉。

6、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胸,行于下肢内侧正中,腹胸侧部,分三条路径。

位置——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最后从肝脏,穿过膈肌,上行入肺脏,于手太阴肺经相接。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083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4
下一篇2023-08-24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