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死更是恐惧。人一旦对死产生了恐惧,就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呈现出一付生无可恋的状态。身为家人的我们,如何才能开解老人这种心理呢?观察身边那些老人,发现那些害怕死亡的老人有一个特点,精神生活相对丰富,晚年生活比较幸福。对于他们来说,年龄越大,就越害怕死亡。当然也有一部分老人是放心不下儿孙,比如孙子还没出生、或者是孙子、孙女还没成家,所以在看到他们获得幸福前不能走。可是随着身边邻居、老朋友的离开,老人对于死亡就越发恐惧,因此他们更关注于身体健康。比如他们接到什么所谓专家健康讲座的推销电话就会想办法去参加。身为家人的我们,如何才能开解老人这种心理呢?
一、多抽时间陪陪老人
作为家属,尤其是子女,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减少他们的孤寂感,进而减轻老年人恐惧死亡的心理。许多老年人由于长期孤独、寂寞,所以更畏惧死亡。常和老人一起做运动、聊天、说笑话,老人开心愉快,无形中延长了生命。开怀大笑能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血液循环,可减少有害物质聚积,减少对血管的威胁,减少心脏病发生机会,同时驱走负面情绪,释放压力。
二、周围邻居、朋友去世尽量少告诉老人,避免老人参加追悼会
当老人的亲友去世时,如果老人状态不好,最好不要告诉老人,避免老人参加追悼会,否则会加重老人对死亡的恐惧。当然,如果老人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坚持要去,做为子女最好陪同。
三、给老人找点事干,让他觉得自己被需要
好多人害怕死亡是因为没有信仰。我奶奶走的时候84,姥姥走的时候77。记得爷爷走时,姥姥来家里做奶奶思想工作,从此奶奶和姥姥一样开始信仰道教。她们乐善好施,一听说哪儿有什么灾害,一定会进行捐助,另外逢初一、十五还要到庙里烧香。在奶奶、姥姥走之前,都说自己死后会到天堂。她们走时,都很安详。发展老人的兴趣,让老人有事干:比如跳跳广场舞,下下棋,种种花,喂猫、喂狗再或者让老人带带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学、再做做饭、打扫房间等等让他觉得自己被需要,比说那一句“你不会死”有用。如果老人开始倾诉、唠叨,家里成员要尽量配合,让他相信自己的观点是被重视的,自己是受欢迎的,从而体会到更多的支持和亲密感,老人会慢慢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自己的生活,也就不会天天想着怕死这件事了。
死亡意味着结束,意味着烟消云散,所以除了那些视死如归的人,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会怕死。
人到老年,对死亡的恐惧视人而定,有些人看透了人世间的浮华,便无惧死亡,有些人感觉人生无憾,也无惧死亡,但还有很多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
(1)生老病死,是一个需要不断面对过程
无论医学在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有多么大的突破,生理的衰老依旧是无法避免的。从三十岁开始,我们的心脏泵血功能逐年下降 ;四十岁左右,肌肉的力量开始走下坡路,骨密度以每年 1% 的速度流失;到了八十岁时,我们会丢失将近25% -50% 的肌肉;
同样,大脑的处理速度从四十岁左右开始降低,到八十五岁40% 的人都可能患上老年痴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到老年,死亡的几率开始不断上升。对死亡充满未知,是人们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
(2)亲友逐渐离去,带来更多的是孤独
人也许可以不怕死,但是对于孤单和寂寞,相信没有人会喜欢。
也许自己的身体还算健康,但是每当同学聚会、去公司参加庆典、或者与周围同伴聊天的时候,发现自己当年的同学、同事、老伙伴相继过世,难免不胜唏嘘。眼看着身边的亲友一个个离去,感同身受着他们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中年人健身泡枸杞,老年人跳广场舞、听保健讲座,都一样是希望生命可以延续得长一些
从老人自己的角度来看,死亡意味着和最亲近的人诀别,如果家庭关系和睦的话,对彼此都念念不舍的,对死亡的恐惧会更深。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这容易带来的孤寂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