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胃二经。
【功效】祛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解毒。
【功用主治】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
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
2、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此外,本品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入丸剂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体弱者慎服。
【选方】
①治恶庄心痛,闷绝欲死:鬼督邮一两(末),安息香一两(酒浸,细研,去滓,慢火煎成膏)。上药,以安息香煎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醋汤下十丸。(《圣惠方》)
②治腰痛,胃寒气痛,肝硬化腹水:徐长卿二至四钱。水煎服。(《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③治腹胀:徐长卿三钱。酌加水煎成半碗,温服。(《吉林中草药》)
④治牙痛:徐长卿根(干)五钱。洗净,加水1500毫升,煎至500毫升;也可将其根制成粉剂。痛时服水剂90毫升,服时先用药液漱口1~2分钟再咽下;如服粉剂,每次五分至一钱,均每天二次。(《全晨选编·口腔疾病》)
⑤治风湿痛:徐长卿根八钱至一两,猪精肉四两,老酒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经期腹痛:对叶莲根三钱,月月红二钱,川芎一钱。切细,泡酒四两,内服。(《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痢疾,肠炎:痢止草一至二钱。水煎服,每天一剂。(《全展选编·传染病》)
⑧治精神分裂症(啼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药材里有太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徐长卿和杜仲比较特别,二者是中药材里少有的以人名命名的。
杜仲之名,早已有之。据《事物记原》载:尹轨,杜仲,有道之士也,周穆王招之,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若此记载为实,杜仲为周朝人,距今有近三千年了。
药材杜仲,实际上使用的是这种树木的干燥树皮。按照中医理论,这种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至于为何将这种药材称之为杜仲,也有不少传说。
在医书等中也有杜仲名称来源的记载。如《本草纲目》说“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另外,《事物绀珠》也说:杜仲本为民间大夫,因为常用一种植物为病人治疗腰痛,疗效极佳,病人出于感激,所以习惯称这种药材为杜仲,又叫做思仲,思仙。最后一种说法较为符合常理。
由于杜仲是上品的滋补药材,至今也常用来作为食材的配料,如杜仲腰花汤,杜仲排骨汤等等。
徐长卿与之类似,但杜仲是一种乔木,而徐长卿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也和杜仲一样,其实有非常多的名称,比如又叫千云竹,也叫别仙踪,又有称呼它为鬼督邮或者老君须的。
总体而言,徐长卿这种植物比较讨喜,长得比较好看,因此大部分的名称都特别好听,很有仙风道骨的韵味。即使还被称为“鬼督邮”或者“九头狮”,这些名称也别具风格。
关于徐长卿这一名称的由来,多为传说。一说为民间医生徐长卿用此药治好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病,因此得名徐长卿。另一说,民医徐长卿治好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不管如何,徐长卿历史淹没不闻,而他有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种药物,定然是非常熟悉这一药物的特性,并以此给人们带来了福利。
但杜仲和徐长卿并非用人名字命名中药的唯二例子,除此之外,至少还有十分霸气的“刘寄奴”。
刘寄奴,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据说在刘裕还没有参军的时候,遇到大蛇,刘裕捥弓射箭,正中蛇头,大蛇负伤逃入山中。第二天刘寄奴再次上山,遇到童子捣药,童子说他家大王被寄奴射伤,捣此药可以医治。寄奴大声呵斥,说他就是刘寄奴,因此吓跑妖怪,并取得此药。后来寄奴参军,带此药医治创伤十分有效,军士皆称此药“刘寄奴”,因此得名。
和杜仲,徐长卿二者相比,刘寄奴可以算得上是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药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