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
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食疗调理: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疗胃热验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大家好,我是刘医生,如果你经常感觉自己口干,口苦,而且口气还很大,总是
口臭,尤其是到了晚上口渴的现象就会变的更加明显,一个晚上被渴醒好几次,不仅影响着睡眠,在与人交流的时候都不敢张太大嘴,那我今天就来告诉你原因,帮你改善口干、口苦、口臭。
出现口干、口苦、口臭,半夜总被渴醒这种情况在中医上认为其实是和我们体内有热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最常见的是肝火,那除了肝火之外呢,还有胃热、胃火,中医上讲,胃喜润,恶燥,胃喜欢湿润的环境,如果身体有热的时候,热盛火炽,消烁津液,燥热内结,导致胃失和降,胃具有腐熟的作用, 当胃中热气太盛,导致胃中食物发酵蒸腾,就会产生难闻的气味,经食管到达口鼻,出现口气,口臭。
如果说你平时还伴有大便黏腻,一吃油的就拉肚子,肚子总是胀胀的,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胖大,舌苔黄腻,这种情况那你就要注意了,多见就是胃肠湿热了,这通常跟我们平时的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人平时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很容易就损伤了脾胃,让一些湿浊出现了代谢障碍,阻滞了中焦胃肠,就容易出现湿热,最后导致出现口干、口臭、口苦的症状,那应该怎么去解决呢?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味帮你改善口干、口臭、口苦的中药,哪两味中药呢?分别是黄连和佩兰这两味中药,助你清胃火,去胃热,散湿热,分别是黄连和佩兰。
我们先来看看这黄连,它是一味苦寒的药材,入脾、胃、大肠经,可以起到清热燥湿,去除湿热的作用,对于一些由于胃肠有湿与热引起的口干、口臭、口苦、大便黏腻、舌苔黄的人群有着不错的改善。
这佩兰是一味味辛性质平和的药材,入脾、胃、肺经,其具有独特的芳香,可以起到醒脾化湿、开胃解暑的作用,对于一些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的人群有着不错的改善。
以上两味药材搭配在一起,可以清胃热,去胃火,把胃肠中湿热,湿邪得以化散,津液得布,热邪得清,使得口中不燥,口苦也就减轻了,胃中湿热一清,嘴巴自然也就清新了,对于一些胃肠湿热引起的大便黏腻、舌苔黄腻、湿浊中阻、口干、口苦、口臭的人群是一个不错的小方法,如果你身边有此类人群,可以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