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是脾经之井穴,脾主统血,脾阳虚弱,则统血无力,易导致各类出血疾患,尤以妇科病症多见,按摩该穴位可健脾回阳,调经统血,清心宁志。主治鼻出血,吐血,崩漏,呃逆,纳呆,腹胀,腹痛,癫狂,烦心,失眠等病症。
穴位定位: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之间掐按隐白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2 按摩三阴交健脾利肝肾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十总穴之一,平时常按三阴交穴,有健脾理血,益肾平肝之功效,可以治疗全身多种不适与病症,主治呃逆,呕吐,胸腹胀满,腹痛,痢疾,泄泻,黄疸,月经不调,经闭,带下,血崩,下肢肾经痛等病症。
穴位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3 按摩阴陵泉清脾理热
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为脾经之合穴,善于调节脾肾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肾为水脏,脾肾虚弱,则水液疏泄无力,滞留体内,易发水肿,刺激该穴位可健脾益肾,利水祛湿,通经活络,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水肿,黄疸,吐泻,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萎等病症。
穴位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揉按阴陵泉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4 按摩地机穴健脾渗湿
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本穴出现牙痛多提示有胰腺疾患,按压该穴位具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主治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小便不利,水肿,大便溏泄,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乳腺炎,下肢痿痹等症。
穴位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处。
按摩手法:将双手拇指指端分别按于同侧地机穴上,由轻到重,每穴按揉2分钟,然后用力按住穴位不动,持续半分钟。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较喜欢按摩,在一天劳累的工作之后,有个舒适的按摩真的是非常舒适放松的。特别是按摩身上一些穴位,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按摩哪些穴位可以改善脾胃功能。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商丘穴
商丘穴在脚踝内侧前方下缘凹陷的地方,使用大拇指按在此穴位上,其他食指放在脚背顺时针的方向按摩二分钟,一直让局部出现酸胀感为止,可达到通调肠胃以及健脾化湿的功效,能辅助治疗胃肠炎、便秘、消化不良以及腹痛腹胀等。另外也可以把艾条点燃,对准此穴位距离皮肤二厘米的地方熏烤,一直让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4、地机穴
使用双手的大拇指指端对两侧的地机穴进行按摩,从轻到重每个穴位按摩二分钟,可达到调经止带以及健脾渗湿的效果,辅助治疗腹痛腹胀水肿、痛经、小便不利以及妇科疾病等。另外也可以快速的对此部位针灸,不停的捻动,留针20分钟左右。
5 艾灸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所谓合穴是指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对于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尤其是胃经气血不和所致的胃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按摩、刺激足三里来进行治疗和调理。
6 按摩三眼穴我们知道,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的长寿保健穴。其实,在人的“无名指头”上有个穴位和足三里同样重要!
经常按摩三眼穴也可以调整气血、阴阳,从而实现调脾胃、抗衰老、防病于未然的目的,不妨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按摩。
取穴方法:
伸出左手,掌心朝向自己,在无名指靠近手掌的那一节上纵向画三条四等分手指的竖线,然后再横向画两条三等分这节手指的横线,这样就形成了六个交点。三眼穴位于最左上角的交点处。
以同样方法找到右手的三眼穴。可用圆钝的器物尖端点按穴位,同时结合自己的呼吸频率有节奏地按压,效果更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