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精荟》:温经散寒:桂枝

《本草精荟》:温经散寒:桂枝,第1张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与肉桂来源于同一植物。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尤以广西为多。通常于春季刈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小段入药。

一、功效应用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心、膀胱经。

功效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其特点即能温升肝阳,又可平冲降逆,乃温经散寒之要药。

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珍珠囊》:“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

《本经疏证》:“能利关节,温经通脉。其用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本草纲目》:“治一切风冷风湿,骨节挛痛,解肌开腠理,抑肝气,扶脾土,熨阴痹。”

《长沙药解》:“桂枝辛温发散,入肝脾而行营血。风伤卫气,卫闭而遏营血,桂技通达经络,泻营郁而发皮毛,故善表风邪。桂枝温散发舒,性与肝合,得之脏气条达,经血流畅,是以善达脾郁。桂枝即宜于逆,又宜于陷,左之右之,无不宜之,良功莫悉,殊效难详。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为阳和,滋培生气,畅遂荣华,非群药所能及也。”

《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治伤风头痛,中风自汗,调和营卫,使邪从汗出,而汗自止。亦治手足痛风、胁风。”

《医学衷中参西录》:“桂枝力善宣通,能升大气,降逆气,散邪气。桂枝非发汗之品,亦非止汗之品,其宣通表散之力,旋转于表里之间,能和营卫、暖肌肉、活血脉,俾风寒自解,麻痹自开,因其味辛而且甘,辛者能散,甘者能补,其功用在于半散半补之间也。”

二、配伍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等证。桂枝辛散温通,发汗解表。治外感风寒,表虚有汗、恶风、发热者,常配伍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共奏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功,即被誉为“群方之冠”“众方之祖”的《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若治风寒表实无汗之证,常配伍麻黄、杏仁、甘草,以和营通阳,发汗解表,即中医治病“汗法”的代表方剂麻黄汤。

桂枝汤与麻黄汤都是《伤寒论》中的基础方,也是中医临症最常用到的方剂。由此二方加减衍生出的方剂,可谓不计其数,单是《伤寒论》中就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关桂枝的应用,更是最具有代表性。故学习经方,首先要从认识桂枝开始。

《类聚方个义》:“仲景之方凡二百余首,其用桂枝者,殆六十方,其中以桂枝为主药者,垂于三十方。”甚至认为:“桂枝汤者,盖经方之权舆也,《伤寒论》资始于桂枝汤。”

2.用于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痠痛。桂枝能祛风寒湿邪,温经通络而缓解疼痛。治风寒湿痹,最常与附子相须配伍,即桂枝附子汤。本方乃治风寒湿痹之基础方,临症加减变通,对各种风湿痹痛疗效显著。

胡希恕言“痹痛多离不开少阴”,桂枝治痹亦属解外范畴,是以经方治痹痛广用桂枝。常用方剂有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

3.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足,水湿内停而致的痰饮证。桂枝能温运脾阳,温阳利水,尤善治水湿内停之水肿、痰饮等证,常配伍茯苓、白术、薏苡仁、生姜、甘草等,即苓桂诸剂。

若治肾阳虚所致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等证,常配伍茯苓、泽泻、白术等,即五苓散;或配伍山茱萸、山药、地黄、丹皮等补肾之品,即桂附地黄丸。

4.用于胸痹,胸痛或心悸等证。桂枝能温通胸中阳气,常配伍瓜蒌、薤白等,即枳实薤白桂枝汤。

若治心悸、脉结代证,常配伍炙甘草、阿胶、人参、生地等,以助阳复脉,即炙甘草汤。

朱良春经验,凡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用桂枝有提高心率的作用,常以桂枝、黄芪、丹参、炙甘草等为基础方,随症佐药。共奏益心气、复心阳、通心脉之功。

5.用于经寒瘀滞,经闭,痛经及症瘕等证。桂枝尤善温通血脉,散寒逐瘀。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常配伍当归、川芎、吴茱萸、阿胶等,以温通血脉,散寒逐瘀,即温经汤。

若治腹寒血瘀症瘕,常配伍茯苓、丹皮、赤芍、桃仁等,即桂枝茯苓丸。

6.用于奔豚证,症见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能温肾制肝,平冲降逆。治奔豚上气之证,常于桂枝汤方中加大桂枝用量,即桂枝加桂汤。然也有医家加肉桂者,以散下焦沉寒痼冷,亦为可取。

黄元御言:“凡气冲心悸之证,皆缘水旺土虚,风木郁动之故。桂枝疏肝脾之郁抑,使其经气畅达,则悸安而冲退矣。”

三、用法用量

桂枝常入煎剂,也可做丸散。

中药用量不同,其功效也不同,以桂枝最具代表性。不同剂量的桂枝,其功效与主治病症区别甚大,从中也最能反映出中药的特点。

桂枝小剂量应用几克时,可舒畅气机,如逍遥散中以桂枝代替薄荷之用法;若用至十余克,可升肝阳、疏肝郁、调情志、和血脉,治疗诸虚百损,久用除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用法;若用至十五克左右,可育阴和阳、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麻黄汤、桂枝加葛根汤用法;若用至二十余克,可温阳化气、散寒除湿,如苓桂诸剂、肾气丸、桂枝附子汤用法;若用至三十余克以上,则可温振胸阳、温肺化饮,如小青龙汤、桂枝甘草汤用法;若应用更大剂量,桂枝还可平冲降逆,如桂枝加桂汤用法。

学中医之难,从中药学中可见端倪,而学中药之难,从桂枝上又可见一斑。想学好中药学,除书本知识外,还要有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

张锡纯言:“《伤寒论》用桂枝皆注明去皮,非去枝上皮也,而是指所用桂枝皆当年新嫩枝,折观之内外如一,皮骨不分,若见皮骨可以辨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

四、应用注意

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故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诸证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伤寒例》:“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

——中医实战笔记:20.11.4

#中医实战笔记# #2020生机大会#

温经散寒的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补骨脂.小茴香.川椒.等.活血花瘀的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泽兰.灵脂.蒲黄.三棱.赤芍.水蛭.等药

温经散寒的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补骨脂.小茴香.川椒.等.活血花瘀的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泽兰.灵脂.蒲黄.三棱.赤芍.水蛭.等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0536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