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我国山西陕西均有出产,山西绵上者佳,茎卧地成蔓状,叶为羽状复叶,根肥大,短而理横,味苦者不堪入药。
【性味】味甘性微温无毒。
【主治】黄耆为补气要药,功能助肺气,实皮毛,升清气,泻火气,补虚损五劳,痘疮不起,外症治痈疽,托毒止痛。
【别录】女人子脏冷,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甄权】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治发背,内补。
【日华】助气,壮筋骨,长肌肉补血,破症癖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侯不匀。痰嗽,头风,热毒,赤目。
【元素】治虚劳自汗,补肺气,泻肺火心火,实皮毛,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之痛。
【好古】太阴疟疾,阳维为病苦寒热,督脉为病逆气里急。
【容川】禀北方水中之阳气以生,以北耆最佳,人身之阳气皆从肾与膀胱之气海出发,上循三焦油膜,以达于肺,而为呼吸,分布于皮毛,则为卫气,北耆之体极松,内行水道之孔更大,故知其气盛,黄耆之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吸收土下之水以上其苗叶,气即水也,故其气盛而能补气,色黄如三焦油膜,故为三焦之良药,能拓里达表,行三焦之水气,又皮色黑,是水火之色也,色黄味甘,乃土之色味也,得味厚故能补,黄耆入土最深,得土之气最厚,故又大补脾,所以黄耆归脾经,又能通利三焦也。与升麻不同,升麻味不厚,故能升不能补。
【药征】主治肌表之水,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旁治身体肿或不仁者。
【灵胎】内补脾胃,外托疮毒。
【用量】普通生者钱半至三钱,炙者八分至三钱,大剂一二两。
【禁忌】黄耆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忌,又能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忌,又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上焦热甚,下焦虚寒,及病人多怒肝气不和,并痘疮血分热者均忌。
【倪注】一般言黄耆专于补气,凡气虚之症皆可用,又治自汗,补中气之不足,外科及痘科多以之托里透脓,肾亏溺血亦治之。
【附录】黄耆皮——性味功用同黄耆,善走表逐水湿,治虚浮及脚肿。
【炮制】拣去杂质,刮去粗皮,洗净捞出,沥干水分,切片晒干,再筛去灰即得。炙黄耆,用蜂蜜与水置锅中炒至干,取出冷却,即是。
【倪解】黄耆这个药, 顾名思义,它是黄色的,这是耆是老,所以说,这个黄耆它是补虚劳,你如果长期吃黄耆, 人 健康 长寿,它是中药里面的气药的王,所以你如果人参、高丽参吃不起,用黄耆跟甘草,或者单用黄耆都。黄耆治症非常的广,他是气药,味是甘饴的, 微温,最重要的功能是大补脾, 让脾实,所以脾太虚,要实脾的时候用黄耆。那黄色的呢?就通利三焦。
黄耆看起来就很像甘草,但是跟甘草不一样,是以北方的黄耆最好,中医的观念里面呢,按照针灸,黄帝内经:脾主湿,主少腹,所以肚子呢,一个人的腹部这边,脾脏在管,虽然下面有膀胱,小肠,大肠,但是脾统少腹,所以腹部的问题一律归于脾脏,脾脏在管。皮肤表面上是气走的地方,黄耆能够固表,表虚的时候,人气不足的时候,都可以用黄耆。脾主肌肉,主四肢,所以四肢上的有问题,肌肉萎缩,人太瘦,都可以吃黄耆,能够长肌肉。由于黄芪能够补脾,所以去湿的功能也很强,比如这个病人生了脓疮,在皮肤表面上脓疮一直没有收口,甚而于那个疮凹陷下去,我们都可以用黄耆把它提升上来,非常的好用。神农本草经的原文说主痈疽久败疮,那个疮不能收口的,不管是褥疮,很多人中风的有褥疮在背后,身上的疮,还有那个糖尿病的病人,脚指头破了个洞,不能收口,都可以用黄耆,它可以排脓,止痛,补虚啊,都可以用。水肿也可以用黄耆,为什么?因为通利三焦,三焦水道出焉,能够通利水道,那能够去湿,腹部的积水都可以用黄耆,这是实脾的竣药,很强,很好的药。喉咙的地方是气的海,所有行气的药,都可以使用,比如说甲状腺肿或者是扁桃腺肿,或者是里面,长硬块,肿瘤或者腮腺炎,要开行气的药,黄耆就是行气的药,很好用,在【日华】就讲他能破症癖瘰疬瘿赘。【日华】还说女人产前产后,一切的病,月经不调都可以治。中医对女人生产的观念是在怀孕的期间,中医想办法让你气虚血旺,气比较虚,血比较旺的话,目的就是安胎,如果说,让病人气旺血衰的时候, 就是下胎,这个原则,你就知道什么时候要用黄耆了,那合谷,三阴交的补泻也不会弄错了,合谷是气穴,你如果让她补气,三阴交是血的穴道,泻血,补气泻血,就是气旺就血衰,那就下胎。补合谷泻三阴交,可以下胎,泻合谷,补三阴交可以安胎。气旺血衰的是要下胎的,所以快生产的时候,原来在怀孕前面九个半月,都是血旺,到临产,越到临产的时候气越来越旺,所以开始震动,气才会动嘛,开始一阵一阵的开始阵痛,那气很旺,那这个时候,开始震动的时候,可以让她气旺血衰,帮助顺产,可以重用黄耆,那生产就会很顺利,气一旺一下就排出来啦,气旺骨盆也会开,气是主开合。平常吃黄耆,对皮肤非常好,要美容可以给太太多吃黄耆。如果你太太怀孕,每天早上让太太喝豆浆,然后你放黄耆,和一些蔗糖,不要把它开的很重,太重等下气太旺了,小孩子没了,补一点点气,比如放一钱两钱,因为产一点甜味就好了,小孩子生下来,皮肤雪白的,那个小孩子将来超极白。【唐容川】说北方是水中阳,所以北耆为最佳,因为北方冷的,人身的阳气,都是从肾脏和膀胱出发,和气海出发,走三焦油膜,这个跟黄耆的性是完全是一样的。唐容川认定黄耆是三焦的良药,能拓里达表,所以说积水的时候,一定会用到黄耆,所以实症的水可能你不需要,比如说我们猪苓汤、五苓散把它已经排掉了,那虚症的腹水,积水,身体里面的积水,就会用到黄耆, 且不单会用到,你还会重用它,用到 5 钱 1 两,都没有关系,2 两都没有关系,有的 2 两不行 3 两都无所谓。它颜色又是黄色的,土能治水,所以是非常得天独厚的药。唐容川的结论就是黄耆归脾经,通利三焦。【药征】说他主治肌表,皮肤表面的水,能治黄汗盗汗皮水。黄汗怎么来的?就是汗出,马上冷遇, 汗没有发透就遇冷,长期这样热冷, 整个腋下衣服全都是黄色的。那这个【附注】上面,黄耆的皮,功用同黄耆。又说五皮,比如说生姜皮,都用皮的,这个橘子的皮,黄耆的皮,什么甘草的皮,陈皮都用皮,这各种皮放在一起,就是要走皮肤表面,中药可以以意来推理,是绝对合理的,所以它这个,走水主表,全身积水的时候,病人只要告诉你,通身都是有水,积水,就是告诉你重用黄耆的时候。所以气虚的时候,肺气不够的时候, 水肿的时候,身体有积水的时候,统统可以用黄耆,女人要生产,待产的时候,都可以用黄耆。
以中医经书为依据,溯本清源,返璞归真,传播中医文化。本文由杂家归真编辑撰写,转载请注明。
是指的亡者的具体年龄:耋寿:71—80岁为耋寿;稀瘦:61—70岁为稀寿;耄寿:81—90岁为耄寿;耆寿:60以上老人,这样的写法,一方面,可以认为是对亡者的一种尊重,就像不能直接称呼长辈大名一样,此种写法有敬意的含;另一方面,耋、耄等是被人认为长寿的象征,也是晚辈对亡者长辈寄予的希望吧。
以上是对亡者的称呼方法,而对于在世之人,称呼是更加广泛的。在小学或初中时,应该也听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基于此,大家称呼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
0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巍=柚赣啄辍T谡饫铮白堋本褪蔷勐J岬囊馑肌W芙侵唬ㄓ啄昃拖嗍兜暮门笥眩W芙鞘前司潘曛潦乃甑纳倌?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