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都知道一毛不拔是形容一个人吝啬的'词,那么它出自哪里呢?原文是怎样的呢?下面我整理了一毛不拔典故原文、一毛不拔文言文及阅读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一毛不拔,成语,意思是: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自《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以及出自《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以上这些注解只是后世儒家学派为了批判攻击道家学派(或者是出于某些目的),断章取义而已,杨朱的原意根本不是这样的,因为还有下半句,原文引用于《列子·杨朱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二、一毛不拔文言文原文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三、一毛不拔文言文翻译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四、一毛不拔文言文阅读答案
问题: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方拔一根( ) ②既欲做人( )
③拔之( ) ④猴不胜痛叫(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①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②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小题3:此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 ,他的原意是现在一般用来形容 (3分)
小题4:寓言往往借助一个虚构的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试概括本文寓意。(3分)
答案:
小题1:①方:刚,才① 既:既然 ③之:代指猴毛 ④胜:能够承受
小题2:翻译①才刚拔掉一根猴毛,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大叫起来。②看你一毛不拔又怎能做人呢?
小题3:一毛不拔 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 十分吝啬自私
小题4:做人不宜吝啬,有舍才有得。
很多人都叫他《一毛不拔》,是否属实尚未考证。但据其他资料显示该故事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笑话集《笑林》亦称《笑林广记》。该书系三国时魏人邯郸淳编撰。邯郸淳“博学有才章”,颇受曹操父子器重。此书在《隋书》、新旧《唐书》中都称三卷,到宋代佚亡。但其中的一些笑话散存于《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类书中。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27则笑话,鲁迅《古小说钩沉》补充3则,王利器所编《历代笑话集》将30则笑话全数收入。
《笑林》所选作品内容,有讽刺愚蠢行为的,如《长竿入城》、《痴婿》、《治驼背》、《障叶隐形》等;有嘲讽上层统治阶级的贪吝无知的,如《汉世有老人》、《吴沈峻性俭吝》、《楚人有担山鸡者》等;有关于巧言善辩的人物和事件的,如《某甲夜暴疾》、《甲啮乙鼻》等有记述文人轶事的,如《姚彪倒盐江中》、《赵伯公肥大》等。
《笑林》所收民间笑话,反映了一些人情世态,讽刺了悖谬的言行,生动有趣。但也有一些笑话趣味不高。
《笑林》编刊以后,陆续出现的笑话集有《笑赞》、《笑府》等。
在这里, 胜:尽胜 的含义
◎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利。得~。~券(指胜利的把握)。~负。无往不~。 ◎ 超过,占优势:~似。优~。以少~多。 ◎ 优美的:~地。~景。~境。~迹。~状(胜景)。 ◎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彩~。 ◎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任。不~其烦。 ◎ 尽:不~感激。
很显然,在“不胜感激”这个词语当中,胜的意思应该是最后一个解释——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