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学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又名:急解索、细米草、半边花、水仙花草、镰么仔草等。
半边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20cm,茎为圆形状,全株光滑无毛,呈平卧,长约5~15cm。叶互生无柄狭窄、全缘或有疏齿、呈披针形或条长形。是中医药界有名的药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白色乳汁,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厘米,无毛。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梗细,基部有长约1毫米的小苞片2枚、1枚或者没有,小苞片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而与花梗无明显区分,长3-5毫米,无毛,裂片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全缘或下部有1对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0-15毫米,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裂片全部平展于下方,呈一个平面,2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3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未连合部分的花丝侧面生柔毛,花药管长约2毫米,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蒴果倒锥状,长约6毫米。种子椭圆状,稍扁压,近肉色。花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喜潮湿环境,稍耐轻湿干旱,耐寒,可在田间自然越冬,野生于田埂、草地、沟边、溪边潮湿处。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松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合适。
分布区域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华东、华南、西南、中南各地。印度以东的亚洲其它各国也有。
半边莲的繁殖方法半边莲可用种子繁殖、扦插繁和分株繁殖。生产上以分株繁殖为主,为了扩大繁殖,也可采用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春季4-5月间,新苗长出后,根据株丛大小,每株丛可分4-6株不等。然后开沟,按行距15-25厘米,株距6-10厘米栽种。
2、扦插繁殖:以高温高湿季节为扦插适期,将植株茎枝剪下,扦插于土中,温度在24-30℃,土壤保持潮湿,大约十天便可成活,来年春季移栽于大田,大田管理,苗高6厘米左右。
半边莲的主要用途药用:半边莲全株可入药;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心经;肺经;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泄泻,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疾,跌打扭伤肿痛的功效。
半边莲(图53)。
图53 半边莲学名Lobelia chinensis Lour.科属分类桔梗科,半边莲属。形态特征矮小草本,茎细弱、常匍匐,节上常生根,分枝直立,高6~15厘米,无毛。叶互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或线形,长0.8~2厘米,宽0.3~0.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全缘或顶端有波状小齿,无毛。花单生叶腋,花梗细,常超出叶外,基部通常有小苞片2枚;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狭成柄,长0.3~0.5厘米,无毛,5裂,裂片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全缘或下部有1对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1.5厘米,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5,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未连合部分的花丝侧面生柔毛,花药管状,长约0.2厘米,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蒴果倒圆锥形,长约0.6厘米,种子椭圆形,稍压扁,近肉质。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以种子及茎芽越冬。种子具休眠期,由于半边莲花果期长,种子的成熟期不一致,休眠的解除也不一致,另外,种子的发芽率较低,田间实生苗较少。
半边莲茎芽耐寒,冬季叶片枯萎后,茎芽休眠越冬,春季,当平均气温达10℃以上时茎芽萌发,长出新苗。
半边莲属湿生杂草,种子及越冬茎芽的萌发需湿润的环境,在干旱条件下,种子不萌发,茎芽萌发很慢,在淹水条件下,种子亦不萌发,茎芽萌发亦受到抑制,种子、茎芽均为浅层萌发,秋季耕翻,茎芽埋入土层下,翌春即不能萌发。2)营养生长半边莲主茎匍匐生长,茎上有节,节节生根,节上有侧芽,可向上长出侧枝,侧枝直立。再生力强,侧枝折断后,即可长出新株。
匍匐茎的伸长与湿度关系较大,干旱时生长很慢直至停止伸长,湿润时生长较快。耐水淹,浅水中尚能正常生长,此时主茎伸长受抑制,而侧枝生长较快,在稻田中可依附水稻生长,半边莲喜光耐阴,田埂、田边生长较好。而不断向稻田行间蔓延。3)开花结实半边莲花期长,花果期5~10(11)月,随着主茎的蔓延而不断开花结实,随开花、随成熟、种子随脱落,种子在土壤中寿命较长,可达2~3年。
分布与为害半边莲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各省区,喜生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黏土次之。在排灌及时的稻田分布较多。随着干干湿湿高产措施的推广以及稻麦免耕田的扩大,有利于半边莲的生长及种子、茎芽的越冬萌发,在一些地区发生面积较大,为害也逐年严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