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列苯脲(优降糖)。该药是磺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的,降空腹血糖较餐后血糖明显。它的主要特点是作用时间长,可达24--48h,因此低血糖发生率较高。
2、格列奇特(达美康)。该药属中效磺脲类降糖药,作用时间12-24h,主要降低餐后血糖。除有降糖作用外,还可降低血小板凝聚,清除过多的自由基,降低胆固醇形成,减轻血管损伤,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
3、格列吡嗪(美吡达、迪沙片、瑞易宁)。该药为短效磺脲类降糖药,吸收迅速,半衰期短。可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还可降低甘油三酯。该药安全性好,很少引起持续性低血糖。格列吡嗪控释剂(瑞易宁)是经过特殊加工,控制其吸收速度,一日只服药一次,即可控制全天血糖。
4、格列喹酮(糖适平、糖肾平)。是短效类磺脲类降糖药,也是目前上市的唯一不是从肾脏排泄的磺脲类降糖药,主要从肝脏排泄。它较格列吡嗪吸收更快,半衰期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主要降餐后血糖,不升高空腹胰岛素水平。安全性好,适合体重偏轻,血糖偏高,年岁较大的患者。
二、双胍类降糖药。主要是二甲双胍。该类药不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主要是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其降糖作用依赖于一定的胰岛素浓度,Ⅰ型糖尿病单独使用无效果。对Ⅱ型糖尿病其降糖作用为中等强度。它是目前可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的药物之一,特别适用于肥胖型Ⅱ型糖尿病。它的特点是,适用于有一定胰岛素功能的糖尿病患者,有较强的量效关系,对正常血糖无下降作用,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不引起空腹胰岛素的增加,轻度降低食欲,有利于控制饮食,能降低体重,降低甘油三酯,单独使用可显著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药主要副作用是乳酸性酸中毒和胃肠道不适。
三、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如拜唐苹。该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使餐后血糖峰值下降,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同时也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该药不仅能够降低血糖,对改善血压、血脂指标也有一定的作用。它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Ⅱ型糖尿病早期往往会出现餐后高血糖及下次餐前的低血糖,而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不仅抑制了餐后高血糖的发生,由于它的吸收延缓作用,也防止了下次餐前低血糖的发生。糖耐量低减的人使用该药,可以减少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对大血管并发症有预防作用。该药的副作用主要是有可能造成腹部不适,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四、噻唑二酮类降糖药。该药主要通过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促进糖代谢,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为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可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对于代谢综合症的患者特别实用。主要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等。前者对肝脏损害较大,限制了其应用,后者减少了肝脏毒性,是很有前途的药。
五、胰岛素释放促进剂。如瑞格列奈。该药是一种新药,主要是促进胰岛素释放,作用迅速,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
上述药物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尚未被确诊为糖尿病的糖耐量低减者,如果想要预防发展成糖尿病,可以选择a-葡萄糖酐酶抑制剂(拜唐苹),根据不同情况,也可选择二甲双胍或噻唑二酮类药;对糖尿病初期,如果用饮食调控和运动已经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则可选择一种或两种口服降糖药,对于肥胖者可选择二甲双胍;对于口服降糖药已经不足以控制血糖者,可采用胰岛素治疗,可以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联合用药,也可以单独用胰岛素治疗。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烦恼,请先到正规的医院诊断,再根据医生的知道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糖尿病药可以分为5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二酮类、磺脲类、苯甲酸类。每种药物有自己的特点。选择药物是医生的任务,不要求病人自己决定吃什么药物。因为,选择药物要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血糖水平、胖瘦、年龄、肝肾功等综合起来看。
大概介绍一下几种降糖药:
1.磺脲类: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糖,而且可以引起肥胖。对1型糖尿病没什么作用。如:达美康(又叫格列齐特):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也可以降低血粘稠度。推荐剂量:2~4片/天。优降糖(又叫格列本脲):是目前降糖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磺脲类药物。缺点是很容易引起低血糖。
2.双胍类:适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但是年龄大于70,肝肾功有问题,有酮症倾向者不可用。尤其是降糖灵(苯乙双胍)。二甲双胍(又指法国的格华止、国产的美迪康、澳大利亚产的迪化糖锭、中国的就叫二甲双胍)比降糖灵安全一些,副作用小,很多65岁以上的患者服用没有什么问题。1500毫克/天。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糖类的消化吸收。中等作用强度的降糖药。有国产的卡博平,日本产的倍欣、德国产的拜糖平。进入市场的时间还不长,建议肝肾功异常者、妊娠者不用。
4.噻唑二酮类:是胰岛素增敏剂。不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增强胰岛素作用。但副作用较大。
看了我的介绍,我想你至少会明白,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不是一类药,而且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不是那么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