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
采集血培养标本是有指征的,当患者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患者寒战,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 /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或杆状核白细胞时,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 /L,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昏迷、休克或多器官衰竭,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等情况均应采集血培养标本。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的知识,欢迎阅读。
什么情况下应该采集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标本是有指征的,当患者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患者寒战,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 /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或杆状核白细胞时,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 /L,血小板减少,患者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昏迷、休克或多器官衰竭,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等情况均应采集血培养标本。当然不能除外感染,需明确病原菌时,也要采集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标本有最佳时间吗?
血培养标本是有最佳采集时间的,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高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另外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但如果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取血。
为什么使用需氧和厌氧瓶并采集两套呢?
需氧瓶、厌氧瓶标本同时取有助于提高阳性率,细菌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无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因此,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厌氧瓶,有利于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但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成人患者一套血培养标本需取血20ml,需氧瓶、厌氧瓶各10ml,一套标本的检测灵敏度是73.2%,两套标本的检测灵敏度是93.9%,可见采集两套标本可以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所以取两套标本还是很有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取两套标本要分别在两个穿刺点采血。
怎样规范的采集血培养标本呢?
第一步:手卫生。用皂液和流动水或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第二步:消毒瓶塞。用酒精纱布消毒培养瓶塞,充分待干。
第三步:皮肤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5厘米,消毒后不可再用手接触。
① 先用70%-80%乙醇消毒不少于30秒。
②再用1%-2%碘酊消毒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
③ 再用70%-80%乙醇脱碘。
注意: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80%乙醇消毒2遍作用时间各3分钟,等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第四步:采血。取血后不要更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如果血量充足:先注厌氧瓶,后注需氧瓶,如果血量不足:优先注入需氧瓶,剩余注入厌氧瓶,因为真菌、绿脓杆菌、窄食单胞菌多长在需氧瓶内。
第五步:混匀。血培养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不要大力摇晃。在每个培养瓶上分别标记采血部位和采血时间,注明是导管血还是外周血。
第六步:同法选择对侧穿刺部位采集第二套标本。
第七部:送检。血培养标本尽快送到实验室,任何的时间延误都会延迟或阻止检测细菌的生长。
注意:标本应从静脉取血,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若导管设施取血,不要弃去初段血,不用抗凝剂冲洗,必须同时静脉取血,以求对比和解释。不推荐使用真空采血针(蝴蝶针)将静脉血直接入瓶。不主张换针头入瓶。有血的培养瓶不可放入冰箱和冻箱保存。
未使用的血培养瓶在室温保存,被接种后不得冷藏或冷冻。
采集血培养标本需要严格无菌操作,但采集、送检、接种过程等仍然有可能有不可避免的污染,会不会有一些污染菌呢?
在多次血培养中单次培养下列细菌阳性,可认为是污染菌,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丙酸杆菌、芽孢杆菌。如多次血培养多次阳性,可能为条件致病菌,需要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对于成人及青少年患者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总体建议:
1. 血流感染、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肺炎患者,在治疗前于不同部位采血2套或3套,同一部位需间隔30min-1小时,每套20ml,需氧、厌氧各10ml。
2.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前30分钟内采血3套。
3.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前第一天采血2-3套,间隔30-60分钟,如结果为阴性,第二天和第三天再抽取血培养,24小时内采血不超过4套。
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采集2套血培养,1套从怀疑存在感染的导管获得,一套从外周获得,两套血同时采集。可先取外周血,5分钟内完成对导管血的采集。拔除导管时送导管尖端培养,并采集血培养标本。
关于血液标本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可以分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血培养指征
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采血时机
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培养,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
三、采血流程
(一)消毒
1、培养瓶消毒程序: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
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s以上)穿刺采血。
(二)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
成人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的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入厌氧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注意事项
1、检验单需要注明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3、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4、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5、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ml,婴幼儿每次每培养瓶采血2ml。
四、运送要求
1、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如果不能及时送检,宜置于室温环境。血培养瓶送到检验科放入培养箱前,不应暂存于冰箱内。
2、送检标本应正确粘贴条形码,注明采样时间和送检时间。
3、安全防护:放标本的容器必须防漏,禁止将渗漏的标本送往实验室。
五、报告要求
(一)紧急口头(电话)报告
血培养出现阳性报警时立即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果向临床主管医生进行紧急口头(电话)报告。口头报告包含以下内容,并记录在案。
(1)报告者全名(或工号)
(2)报告的时间
(3)所联系医生的全名(或工号)
(4)报告镜检结果并强调其紧急价值
(5)确认临床医生收到报告并复述结果。
(二)最终结果(书面)报告
(1)无菌生长(培养5天无需氧菌和厌氧菌生长)
(2)阳性培养结果(最终鉴定结果、最终药敏结果)。
(三)其他报告和记录
1、标本被拒收时,需即刻通知临床立即重新采血,并记录在案。
2、最终结果与紧急口头报告结果不符,需要变更时,需立即通知临床,同时必须在书面报告上提供正确的结果,注明变更的内容。
3、其他需临床注意的事项的记录,如:采血量不足、标本放置时间长、标本采集份数不够等信息。
以上是对于临床中血液标本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的总结,在面试中常会涉及,希望给学员在复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